再融资新问答出台了,市场都在热烈的讨论中,各种观点也层出不穷。个人感觉,总体而言变化还是很大的,同意华泰证券研究员戴康总的归纳,市价发行让再融资变得更难,发行不超总股本20%限制让再融资规模变小,间隔18个月让再融资发行节奏变慢。这种改变对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影响无疑是巨大且直接的,沿着对再融资的影响做下延伸思考,对整个证券市场会有啥影响呢?
一,老项目将受追捧
因为新规增加了再融资的发行难度,除非发行时出现价格倒挂,在会已经受理的再融资项目后续将受到投资者的热捧。以后不可能有折价超过10%的发行机会了,故此享受旧政策的再融资项目若采用询价发行的,发行价格跟二级市场价格折价在10%以内是大概率事件。
二,投资变成技术活
市价发行将改变现有定增机构的获利模式,三年期定增因为发行价格没有比较优势而锁定期较长基本会退出历史舞台。从认购定增的投资者而言,纯财务投资人的“折扣安全垫+赌大盘”获利逻辑会减弱,对企业具有价值提升能力的产业基金或并购基金会成为主要认购力量。投资从靠天吃饭转为靠能力吃饭阶段,投资者想赚钱必须有成全别人的能力。
三,次新股热衷并购
新规要求再融资有18个月的限制,而并购重组的配套融资不受影响。企业的融资需求多数会转化成并购重组需求,会让并购重组成为企业成长的常规方式。尤其对于新上市的次新股而言,在上市后两年内,通过并购方式来实现外延式扩张是资本运作的首选,简而言之,并购还会火下去。
四,投行血拼IPO项目
从投行角度而言,再融资的业务机会大大受限,业务重点会转移到IPO、可转债、优先股和并购重组领域。尤其IPO领域的竞争更为激烈,主要是目前发行提速且投行团队对IPO业务比较熟悉。随之而来的问题是IPO的申报质量会出现下降趋势,需要提防IPO项目中的财务造假可能。
五,成长型企业会更值钱
再融资难度增加导致的上市公司并购热情,加之投行业务重心转战IPO业务领域,对于成长型企业的证券化是利好。好的标的企业无论是IPO和被并购的可能性都会提高,会导致并购交易和PE投资的价格走高,会促进PE投资的活跃,也可能导致创业新热潮的连锁反应。
六,投资机构保驾护航
重组配套融资的发行价格也调整成市价发行,配套融资的发行难度会增加,选择配套融资做并购重组支付会有难度。另外,再融资18个月的间隔会改变新建项目的操作模式,促使企业更多在体外培育项目后在择机注入。上述两项诉求导致上市公司跟投资机构的合作会更为紧密,在体外培育新建项目中产业基金会更多参与,在解决并购重组支付后参与换股操作中,也会出现更多并购基金的影子!价值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