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加速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陈柳钦

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交通运输体系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受到各国政府的极大重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交通运输需求不断进行着转变,也带动了运输方式的革新。目前,摆在人们面前的重点就是交通方面的协调问题。而解决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方法在于对交通运输体系进行系统性的综合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各种运输方式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采取现代先进技术在物理上和逻辑上实现一体化的交通运输系统的总称”。综合交通运输包含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五种运输方式,以及电信和邮政。

综合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是交通运输行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交通运输有关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反复强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先导作用”,明确指出要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的主体工程,对于深入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有效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更好地服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合则强,孤则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种运输方式都要融合发展,提高效率、提升质量,支撑经济的发展,支撑民生不断改善,在各个方面发挥先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综合交通运输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重大判断的基本前提是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现实基础。“十二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实现了由“总体缓解”向“基本适应”的重大跃升,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十三五”来看,这是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发展的重点方向,若错过这个阶段,今后付出的代价将更大。2016年,交通运输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不断提升,运输一体化进程持续加快,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具备了更加坚实的基础,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推进交通运输改革发展的重要一年总的来看是紧紧抓住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服务水平提高和转型发展的黄金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日前,国务院正式发布《“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这是新一轮大部制改革后第一个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规划》提出,交通运输将坚持衔接协调、便捷高效,适度超前、开放融合,创新驱动、安全绿色的原则,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部分地区和领域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规划》牢牢抓住“十三五”黄金时期,坚持交通运输服务人民的根本要求,以提高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率为中心,以优化服务供给结构为主线,加快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着力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完善、运输服务一体衔接、运营管理智能高效、发展模式绿色安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战略支撑,对于更好发挥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作用、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现代交通运输正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实现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已成为优先发展的主题。我们要瞄准“连而不畅”“邻而不接”等问题,大力推进各种运输方式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大程度上融合。“十三五”时期,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处于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优化网络布局的关键期、提质增效升级的转型期,将进入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因此,我们要努力推动交通运输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当好先行以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为动力,以提高交通运输质量和效率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着力点,扩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投资,加快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努力提供更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更优质的运输服务,推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满足中高端和个性化运输需求,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结构的新变化

                          (作者系中国城市管理研究院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