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大莘店古镇民族文化节


 伊川平等大莘店古镇第二十四届民族文化节隆重举行

   

2017年3月14日农历二月十七平等大莘店第二十四届民族文化节开幕式

视频[全屏欣赏]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Y0MDE2Mjg0NA==/v.swf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杏花开dsc_9343.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7年3月14日农历二月十七平等大莘店第二十四届民族文化节开幕1式._9215.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7年3月14日农历二月十七平等大莘店第二十四届民族文化节开幕2式.9110.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7年3月14日农历二月十七伊川平等大莘店第二十四届民族文化节 伊尹祠_9340.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九朝古都洛阳龙门南,伊河与银河交汇处,古称有莘之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佳饶鱼苇,就是伊川平等,古称大莘店,先秦称莘城。是第一名相、烹饪鼻祖伊尹的故里。
    早在八千年前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时期,大莘地区就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中国文物报》曾刊发“伊川大莘附近发现裴李岗文化骨针和红陶三足钵,契刻骨片”。据《春秋纬 原命庖》记载,少典妃安登游华山之东的龙头沟,见神龙首,感而孕,生炎帝神农,教民种五谷,创立伊侯国,被敬为农业之神。
自神农氏首置伊侯国以降,历夏商之有莘国、周伊洛之戎故蛮子国(《汉书 地理志》“新城,故蛮子国”)、韩建新城《吕氏春秋》“韩氏城新城,美则城乎,一大功矣”。
    1997年第12期《考古》上,刊载莘地及其周边有丰富的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夏商周以及战国文化遗存。那层层叠叠的夯土城墙仍然清晰可见。
    这里有有著名的新石器文化古城南遗址、马回营北龙山文化遗址和旧石器文化穆店遗址。与莘地相对的伊河对岸,有著名的土门仰韶文化遗址和白元龙山文化遗址。又据《洛阳市文物志》记载,大新村(平等村)在七十年代曾发现有青铜车的车马坑,出土的地点位于古代“拜尹台”附近。为大莘店古镇提供了考古学基础。
 
     公元前606年楚军在楚庄王统帅下,沿秦楚古道挥师北上,到达伊水戎人国都,观兵周王室之郊新城要塞。楚庄王向前来慰劳的王孙满探询“九鼎大小轻重”,意在试探周王室的虚实,“问鼎中原”成语由此而来。
    公元前316年,秦谋划取夺取中原大计,秦相张仪向秦惠王献策,认为秦欲获取天下,必先拔宜阳(今宜阳韩城)和新城(今伊川平等古镇)。张仪说:“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王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能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案图籍,挟天子以令于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臣闻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朝市也” (参见《战国策、秦策》
周赧王十四年(公元前前301年),秦昭襄王令庶长奂帅师由秦楚古道向东,夺新城,安排他的亲舅芈戎为新城君(《战国策 秦策》)。
     新城郡长官芈戎,看到“芈”、“莘”、辠(罪)三个字的写法极为近似,容易混淆。于是把“莘”字变成“先人”写成“ 侁”字。把“芈戎”统治的“莘城”改成“新城”,避开了忌讳,。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对此记述说“秦人以莘似罪(辠),故改之”。于是 “莘城”变成了“新城”载入史册流传下来。

   “秦楚”交通线开通后,莘店古镇成了洛阳南伊水边重要码头交通枢纽,秦昭襄充分利用秦楚交通线的便利条件,将东南丰富的物产西运咸阳,充实国力。当时新城人白圭,在新城君(秦昭襄王舅芈戎)保护下,大做丝、漆、茧、帛与粮食的以货易货贸易。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白圭,周人也,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夫岁熟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今絮与之食,积著率岁倍。曰‘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也。是故其智不足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盖天下言治生祖圭” 。莘店古镇成为为秦楚交通线上的要塞和商品集散地。
 
    西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改秦新城为新成县。1978年,甘肃敦煌汉代效谷县悬泉置遗址,出土汉简64枚。其中第1296号简上,加盖有“新成之印”。此简文曰:“河南郡新成当利里,乾充字子游,神爵五年正月壬 戌 过东部”( 《文物》1991年8期;敦煌汉代烽燧遗址调查所获简牍释文)。
     这一出土文物,证实东部西去边陲的伊川新成人乾充字子游,持有新城县政府加盖“新成之印”的竹简通关文书(出境通行证,或者说是护照),在新年刚过的正月初六就到达了西部悬泉置关卡。
东汉时新成属河南郡,北魏改新成为新城县,新城功曹孙秋生、刘起祖,带领二百人到伊阙龙门开凿古阳洞石窟,造佛像一尊,开龙门石窟造石佛像之先河。
     东魏改新城县为伊川郡,隋大业初将伊川郡并入洛阳。唐先天年间改为伊阙县,宋改伊阙县为伊阳县,莘店古镇此时称神荫乡,邵雍随父亲邵古慕此地民风淳厚,选址洛嵩古道与秦楚古道交汇处为家,“架屋竹间,水流其门,浩然其趣”,创办安乐书院,生活二十年。
     1927年冯玉祥在莘店古镇置平等县,县政府设在莘店村邵夫子祠内。冯玉祥为控制洛叶、洛嵩、秦楚、秦郑交通线,从洛阳架两条电话线,一条通到平等县衙,另一条通到伊河东的自由县(白沙古镇)。1932年平等县撤销改为伊川县平等镇。

平等大莘店古镇的古迹与历史名人
  1、伊尹。  《中国姓氏寻根》载:“夏末有有莘氏人伊尹,因生于伊水之旁而得氏。”《姓氏寻源》:“伊尹姓伊,以有莘氏女采桑伊川,以伊为氏。”
    大莘店是烹饪鼻祖、第一名相伊尹的出生地,村西有伊尹祠和伊尹墓。伊尹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外交家、谋略家。他辅佐商汤,顺天应人,革命建国。又辅佐商汤、外丙、仲壬、太甲四代帝王,以德治国,构建和谐,功昭日月。伊尹又是烹饪学、中医学、药性学、丝织业创始人,是中国美味饮食和中医汤药的开创者,历代餐馆、酒肆、食品、饭店、食府、中医药铺等,均敬伊尹为圣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7年3月14日农历二月十七伊川平等大莘店第二十四届民族文化节 伊尹祠_9300.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7年3月14日农历二月十七伊川平等大莘店第二十四届民族文化节 伊尹祠_9304.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7年3月14日农历二月十七伊川平等大莘店第二十四届民族文化节 伊尹祠_9317.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7年3月14日农历二月十七伊川平等大莘店第二十四届民族文化节 伊尹祠_9320.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7年3月14日农历二月十七伊川平等大莘店第二十四届民族文化节 伊尹祠_9327.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7年3月14日农历二月十七伊川平等大莘店第二十四届民族文化节 伊尹祠_9318.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7年3月14日农历二月十七伊川平等大莘店第二十四届民族文化节 伊尹祠_9309.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中国将相辞典》收录自夏至清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定影响的878位将相,《中国历代名师》记述中国历史上有名望的52位名师,伊尹均名冠首位。《尚书·君奭》记载:“成汤肆求元圣”,“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论语》记载:“汤臣大贤,唯有伊尹”(唐,孔颍达《十三经疏注》)。
  《孟子》记载:“伊尹相汤以王于天下”。“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汤三使往聘之”。说是伊尹在有莘之野这个地方“乐尧舜之道”,成汤闻听他的名声,先派使者以“禄之以天下”、“ 系马千驷”、“以币聘之”。但伊尹说,我要这些车马、钱财、禄位干什么呢?哪里胜我在乡间乐尧舜之道呀!但成汤亲自三顾其处,讲夏桀残暴害民的事情,自己决心要救大众出苦海,使普天下百姓都享尧舜之道,很想得到伊尹帮助。成汤的诚心终于感动了伊尹。伊尹转念想:我个人乐尧舜之道,不如帮助成汤成为尧舜之君,使天下民众都享受尧舜之道,于是答应辅佐成汤。所以孟子称赞伊尹是“以天下为己任”、“圣之任者也”。
  
大莘店伊尹祠 第一名相,烹饪鼻祖 伊尹塑像:
 
  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伊水》对伊尹生于伊川有莘氏,有较详细考证:“伊水又东北,涓水东迳陆浑县故城北,平王东迁,辛有适伊川.鲁僖公二十二年,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故县氏之也.涓水东南流,左会北水,左合禅渚水,水上承陆浑县东禅渚,渚在原上,陂方十里,佳饶鱼苇,世谓此泽为慎望陂,陂水南流,注于涓水,涓水又东南注于伊水。昔有莘氏女采桑于伊川,得婴儿于空桑中,言其母孕于伊水之滨.其母化为空桑,子在其中矣,莘女取而献之,命养于庖,长而有贤德,殷以为尹,曰伊尹也, 伊水又东北过新城县南”。
  莘女采桑得婴儿之地在“陆浑县故城北”“陆浑县东”“新城县南”的有莘氏故国,正是伊水与银水交汇处,这里是伊水之旁最大的一片平坦沃野,伊水支流银河注于伊水,十里平原,佳饶鱼苇。伊尹以伊水为姓,以银(尹)水为名,合乎自然,顺理成章。     
 
  伊尹为有莘氏女之媵的史事
 《帝王世纪》记:“初,力牧之后曰伊挚,耕于有莘之野,汤闻以币聘,有莘之君留而不进。汤乃求婚于有莘之君,有莘之君遂嫁女于汤,以挚为媵臣,至亳。”  
 《吕氏春秋 本味》记载,成汤听说伊尹是贤人,欲请伊尹出山,“汤闻伊尹,使人请之有莘氏,有莘氏不可。伊尹亦欲归汤。汤于是请娶妇为婚。有莘氏喜,以伊尹滕女”。成汤多次聘请伊尹,但伊尹养母有莘氏不同意他去,于是成汤采取聘伊尹养母有莘氏所生的女儿为妻,就有机会得到伊尹。被成汤所聘的有莘氏女虽然不是伊尹的亲妹妹,但伊尹仍是哥哥。小莘氏女嫁给成汤,伊尹实际上是成汤的妻哥,在婚宴酒席中,伊尹与妹夫成汤谈论烹饪美食,又论起了天下大事,二人谈的很投机,于是成汤决定让他的这位妻哥当“国政”,掌握军政大权帮自己打天下。《史记·殷本纪》对此记载说:“伊尹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以王道,汤举任以国政”。后世嫁女,由叔、伯、哥去送的风俗,就是源于伊尹为有莘氏陪媵的史事。
 “拜尹台”的故事  
  大莘店过去有“拜尹台”遗址(今平等乡医院),成汤聘请伊尹时,筑台举行盛大的拜相仪式,年代久了,百姓讹传为“白衣台”。《吕氏春秋.本味》记载:成汤以隆重的礼节接见伊尹。伊尹向成汤讲述天下美味的精妙,对成汤说,你想要成为天子,必须懂得古往今来治国之道,加强自身的德行修养,成为天下之主,那所有的美味就很容易齐备了。成就别人也就成就自己,这是王者之道啊。” 
   成汤听了伊尹关于美味和天下特产,又联系治国之道的论述后,认为伊尹是个难得奇才,于是破格任用他主持国家政务。“汤乃兴师,率诸候,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桀败于有狨之墟,夏师败绩。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社》。伊尹报,于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史记.殷本纪》)。“汤立为天子,夏民大悦,如得慈亲,朝不易位,农不去畴,商不变肆,亲邦如夏,尽行伊尹之盟,不避旱殃,祖伊尹世世享商”(《吕氏春秋.慎大》)。
 伊尹放太甲的故事
  伊尹辅佐成汤推翻了夏桀暴政,建立了商王朝,在成汤以后,伊尹又辅佐太丁、外丙、仲壬、太甲几代商王,并对不遵汤法的成汤之孙太甲进行“放之桐宫”的严厉教育,太甲悔过后又重新迎回为王。伊尹当政期间除保留夏人宗庙“社”,让夏人供奉外,还主持建造了偃师商城、规划郑州商城等商的王都,规范统一了甲骨文,发展中医、中药,“撰用神农本草为汤液”(《古今图书集成》)。“闵生民之疾苦,作汤液本草,今医言药性,皆祖伊尹”(《通鉴》)。开创丝织业,“伊尹以薄之游女工文绣”(《管子》)。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多有祭祀成汤和伊尹的,还有大量历代商王将伊尹作为功臣与先王一同祭祀的甲骨卜辞。
 
 
  伊川大莘地方圆二十公里内,有四十多处古文化遗址,《洛阳市文物志》记载,1970年,大新村(即大莘店村伊尹祠东不远)村内出土过商周时期青铜马车,青铜马车的饰件及车辖现存洛阳文物工作队。 青铜车车辖及饰件 
伊尹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外交家、谋略家。伊尹又是中国的烹饪鼻祖、厨师之祖、厨圣,他既是烹饪大师又是烹饪理论家。
   伊尹文化的核心,是治国理政的德政思想。充分研究弘扬伊尹的德政思想,对建设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和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大意义。因此,对伊尹文化的深入阐释和解读,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巨大的现实意义。

伊尹祠戏迷唱段 视频
点击开新窗口欣赏该FLASH动画![全屏欣赏]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Y0MDIxNDU0NA==/v.swf

 

点击开新窗口欣赏该FLASH动画![全屏欣赏]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Y0MDIyNTM4NA==/v.swf

 

点击开新窗口欣赏该FLASH动画![全屏欣赏]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Y0MDIyMTY3Ng==/v.swf

 

点击开新窗口欣赏该FLASH动画![全屏欣赏]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Y0MDIxODIyOA==/v.swf

 

大禹的父亲鲧安葬在有莘之地
 

   大禹是夏朝的奠基者。他是夏后氏部落首领鲧的儿子。大禹的父亲鲧被尧帝封于崇,叫崇伯,实际上是一个伊川盆地的国君。当时闹水灾,尧帝便叫鲧治水,鲧用筑堤堵水的方法治水九年,大洪水来时大堤全被冲垮,尧帝看到了这种结果,便命舜以“治水无状”的罪名,把鲧处死于羽山。
大禹的父亲鲧因治水被杀,是天大的冤枉,他的尸体“三年不腐”,后“化为黄龍”。既然当时鲧被定为“死罪”,他所封“崇国”国君也一并被夺去封号,国号也除去。但他的妻子有莘氏部落尚很强大,于是“崇国”就变成有莘国了。
  尧又让鲧的儿子禹接替父职,继续治水。禹深知责任重大,为平定水患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身先士卒,埋头苦干,凿龍门、辟伊阙,疏水道使洪水下泄,终于治理住水患。还把华夏地域划定为九州,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
 《汉书.古今人表》载:“鲧妃,有新(莘)氏女”。《水经注·伊水》载:“禅渚水,渚在原上,陂方十里,佳饶鱼苇,禹父之所化。……涓水又东南注于伊水,昔有莘氏女采桑于伊川……”。《归藏·启筮》载:“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化为葬,即鲧死后葬于伊川禅诸水有莘之地,鲧的儿子大禹;孙子启;重孙太康、仲康;玄孙帝相,帝相的儿子少康(杜康),都是鲧的直系后裔。
 
  新城故城一带大莘地是崇伯鲧的封地有莘国,是大禹的故乡。后来大禹的重孙子少康(杜康)逃避寒浞追杀,潜隐有莘氏故里,在空桑发明了杜康酒,被后世尊为造酒鼻祖。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伊川出土的公元前1880年夏代酒器-灰陶陶奇型壶.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扭秧歌2017年3月14日农历二月十七伊川平等大莘店第二十四届民族文化节_918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舞蹈2017年3月14日农历二月十七伊川平等大莘店第二十四届民族文化节_9179.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7年3月14日农历二月十七伊川平等大莘店第二十四届民族文化节_923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杏花dsc_934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邵雍

  系出西周开国功臣召公。祖籍范阳,祖父迁卫地衡漳,三十岁迁伊川,五十岁迁洛阳,六十七岁葬伊川。
  邵雍生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少年时随父迁河南苏门山百泉,邵雍30岁这年(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邵雍生身母亲李氏在辉县百泉去世已满十周年,邵雍的夫亲邵古带着续娶的杨氏和邵雍的同父异母弟弟邵睦,在邵雍陪侍下迁到洛阳伊川神荫原大莘店(今平等村)。邵雍生母李氏的骨殖也随迁到伊川神荫原卧龙沟之阳安葬。 遂安家落户定居伊川。《宋史·邵雍传》记载:“其先范阳人,父古徙衡漳,又徙共城。雍年三十,游河南,葬其亲伊水上,遂为河南人。”《伊川击壤集》“昼梦”诗:“梦里到乡关,乡关二十年,依稀新国土,隐约旧山川。”诗中的“新国土”,是指“新城故国”。
  《邵子家谱 卷四》《宋隐君邵子启贤公讳古墓志铭》对迁居伊川也有明确记载:“尧夫侍亲,往来洛阳,见山川水竹之胜,人情舒遐,始得闲旷之地,架屋竹间,水流其门,浩然其趣,固自号曰伊川丈人。铭曰:世范阳,家伊川,神荫原,原西南。”
   邵雍是伟大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易学象数学家、诗人和书法家。他受到三位皇帝的赐封,宋哲宗赐谥“康节”。宋度宗赐封“新安伯”(新城故国安居乐道之伯),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道学五子”,从祀孔子庙庭。莘店村内的安乐书院旧址尚存。康熙皇帝赐《学逹性天》匾。程颢把邵雍称之为“内圣 外 王”。
  伊川大莘店有安樂書院旧址,后称邵夫子祠,原是邵雍与其父邵古“伊川丈人”的隐居地,邵雍“讲学于家”,著书、精研象数易理,在此居住了二十多年,著有《皇极经世》、《渔樵问对》、《观物内外篇》、《伊川击壤集》等哲学名著,对历史演变、朝代兴衰规律有独到的研究。明代宣德三年河南布政司《重建康节先生祠堂记》碑文中记曰:先生之功德被于后人,“薄海内外皆知遵从而奉祀之,新店为先生故里”。 邵雍父子在大莘店生活了二十多年,办私塾安乐书院,“讲学于家,乡里化之,远近尊之,贤者尊其德,不肖者服化。”

伊川平等邵夫子祠安乐书院,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邵华泽题词:大莘店邵夫子祠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7年3月14日农历二月十七平等大莘店第二十四届民族文化节 邵夫子祠安乐书院_9242.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7年3月14日农历二月十七伊川平等大莘店第二十四届民族文化节 邵夫子祠安乐书院_9257.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7年3月14日农历二月十七平等大莘店第二十四届民族文化节 邵夫子祠安乐书院邵雍像_9245.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7年3月14日农历二月十七伊川平等大莘店第二十四届民族文化节 邵夫子祠安乐书院_9246.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伊川大莘店有安樂書院旧址,又称邵夫子祠,原是邵雍与其父邵古“伊川丈人”的隐居地。
  程颢所作的《邵雍先生墓志铭》讲到邵雍一家刚到伊川的情况:“始也,蓬荜环堵,不蔽风雨,躬爨以养其父母,居之裕如,人莫能窥也。先生讲学于家,未常强以语人,而就问者日众。乡里化之,远近尊之。” 
  邵雍把伊川新家称作“安乐窝”,他写有《观易吟》诗:“庖牺大圣人,画卦传万古。阴阳变化机,乾坤为易祖。吾隐安乐窝,天地乃同伍。窥破圣贤心,恬淡自得所。”他说:“所寝之室谓之安乐窝,不求过美,惟求冬暖夏凉。”邵雍对选中伊川莘店这个竹林环绕,水流其门的隐居处很满意,当时他尚未结婚,心想在伊川找个终身相依的伴侣生活一辈子,有《伊川吟》写到:“ 休嗟流年随逝水,但将清景逐闲情。山河天下从来广,日月林间长自明。幸有园林供笑傲,岂无诗酒乐升平。如何更得烟霞侣,好向伊川老此生”。
  他是伟大的历史学家,所作《皇极经世》从公元前2357年帝尧开始,到公元963年宋太祖建隆四年止,时间跨度为3320年,对各朝代的天干地支详细紀年和与之对应的历史大事记,其详尽程度甚至不亚于当代的《夏商周断代年表》。邵雍的研究成果载于《四库全书》的经、史、子、集,成为后世兴国治乱的必读典籍。
  邵雍在安乐书院教书之余,精心研究伏羲先天易学、
  朱熹编辑印刷《周易本义》时,收录了邵雍的《伏羲先天八卦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 后此图被多种翻译版本引用而传播到国外,后世把邵雍的原创“先天图”当成了伏羲的作品。所以莱布尼兹发表著名的论文:《关于仅用0与1两个符号的二进制算术的说明,并附其应用以及据此解释古代中国伏羲图的探讨》,将二进制与中国的八卦联系在一起,但他不承认是受了邵雍“先天图”的影响。
邵雍大胆创新设计《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也称方位图),将八卦的阳爻(|)叫“天根”,阴爻(- -)叫“月窟”(月亮似的圆圆的窟隆‘○’)。用“○”与“|”组成六十四种不同组合,构成二进制○○○到|||共八个基本序数,无限叠加变幻无穷,可实现意(想法)、言(语音)、象(图像)与数(数码)之间的转换。揭示出二进制数率奥妙原理。载于《周易本义》,得以传给后世并传播到国外。为后世电子计算机发明提供了启蒙性理论模型:
邵雍虽然没有发明电子计算机,但他在千年之前提出的只用“天根‘I’月窟‘O’”两个数就可以完成天下万物象与数的转换的理论,实在是不可思议的超前思维,是现代计算机发明最有价值的启蒙理论。
电子计算机发明不仅推动了科技革命,也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是对促进中国和世界科学文明进步做出来无与伦比的贡献。
   邵雍二十卷诗集《伊川击壤集》,被誉为自孔子删诗书以后最好的诗篇。吟咏随意、立意高雅。《安乐窝铭》:“ 安莫安于王政平,乐莫乐于年谷登。王政不平年不登,窝中何由得康宁?”富有哲理。他淡泊名利,不为官位所诱惑,埋头钻研,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千秋万世永远受到人们的敬仰是当之无愧的。
   清代康熙二十六年,皇上亲书《学达性天》匾,派钦差咯拜送到大莘店邵夫子祠安乐书院悬挂
   邵雍在伊川莘店创办安乐书院,讲学于家二十年,晚年间移居洛阳“安乐窝”。卒于宋神宗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谥康节。病危时特意嘱咐儿子将其归葬伊川先茔。邵雍墓安乐佳城位于平等西北三里地卧龙沟之阳,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邵雍是世界级的历史巨人,他的理论是开启世界文明殿堂宝库的金钥匙,学术成果造福中国和世界。
   在当前文化产业面临大发展新机遇的形势下,政府和媒体应不失时机,主动引领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对像邵雍这样有影响的杰出人物,应大力讴歌,以振奋民族自信心。

视频

点击开新窗口欣赏该FLASH动画![全屏欣赏]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Y0MDE5MDk2OA==/v.swf

 

点击开新窗口欣赏该FLASH动画![全屏欣赏]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Y0MDIyNzg3Mg==/v.swf


点击开新窗口欣赏该FLASH动画![全屏欣赏]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Y0MDIzNzk5Ng==/v.swf

 

点击开新窗口欣赏该FLASH动画![全屏欣赏]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Y0MDIzMDU2NA==/v.swf

 

 

   清代康熙二十六年,皇上亲书《学达性天》匾,派钦差咯拜送到大莘店邵夫子祠安乐书院悬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7年3月14日农历二月十七伊川平等大莘店第二十四届民族文化节 邵夫子祠安乐书院_9252.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7年3月14日农历二月十七伊川平等大莘店第二十四届民族文化节 邵夫子祠安乐书院_9251.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7年3月14日农历二月十七平等大莘店第二十四届民族文化节 安乐佳城_9279.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7年3月14日农历二月十七平等大莘店第二十四届民族文化节 邵夫子安乐佳城_9288.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邵雍在伊川莘店创办安乐书院,讲学于家二十年,晚年间移居洛阳“安乐窝”。卒于宋神宗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谥康节。病危时特意嘱咐儿子将其归葬伊川先茔。邵雍墓安乐佳城位于平等西北三里地卧龙沟之阳,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7年3月14日农历二月十七平等大莘店第二十四届民族文化节 安乐佳城_9277.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邵雍是世界级的历史巨人,他的理论是开启世界文明殿堂宝库的金钥匙,学术成果造福中国和世界。
   在当前文化产业面临大发展新机遇的形势下,政府和媒体应不失时机,主动引领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对像邵雍这样有影响的杰出人物,应大力讴歌,以振奋民族自信心。

视频

点击开新窗口欣赏该FLASH动画![全屏欣赏]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Y0MDE5MDk2OA==/v.swf

 

点击开新窗口欣赏该FLASH动画![全屏欣赏]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Y0MDIyNzg3Mg==/v.swf


点击开新窗口欣赏该FLASH动画![全屏欣赏]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Y0MDIzNzk5Ng==/v.swf

 

点击开新窗口欣赏该FLASH动画![全屏欣赏]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Y0MDIzMDU2NA==/v.swf

 

点击开新窗口欣赏该FLASH动画![全屏欣赏]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Y0MDI0NTkzNg==/v.swf

 

 

4、神农炎帝与天然石龙
   平等炎帝神农氏诞生地。平等上元天然石龙,现出露部分长约九十多米,高近十米。附近还有天然石凤凰、石龟、黄龙泉和黄龙庙。在中央统战部华文出版社出版的《中华龙·源流文化》一书中,伊川天然石龙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洛阳市旅游地质景观分布图》列为淋滤钙华型石龙景观。 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图说中国文明大典·三皇五帝时代》,记述伊川天然石龙地区是炎帝神农氏诞生建国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黄土厚地 伊洛渊源 天然第一龍 黄龍聖碑.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伊川西汉时期空心砖上的人龙和谐图.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9_276457_cc5d673c8da097a.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夏天的龙000.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洛阳伊川华夏第一天然石龙图 k.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平等村内《炎帝庙》。

  位于村东北部,距洛南旅游快速公路0.5公里处。庙殿三大间,座北朝南,殿门上房额部有“炎帝庙”石匾。石匾周边二龙戏珠,双凤朝阳精美雕饰图案和甲骨文“龙凤”文学。庙内中间炎帝塑像以及两侧的二武士站神塑像,系炎帝庙院庙殿内所存“朱昭、玉蛟”塑像,属彩绘泥塑。
   庙殿中所存“炎帝”塑像。为彩绘泥塑。所塑炎帝三头六臂,赤面红须,三只眼,金甲红袍。上臂两手各执一宝剑;中臂左手执乾坤圈(风火轮),右手执一羽箭,下臂左手持宝葫芦,右手握印,背靠单龙火球画壁,端坐于巨型卧虎之上。该塑像高3.9米,宽2.2米,其造型之规范,做工之精细,色彩之亮丽,形神之逼真,为洛南古今炎帝塑像之极品。炎帝中所存神龛,龛体为灰青色轿式,轿杆二根为朱红色,按照当地神农教习俗为“炎帝”每年初春农历正月初五和二月十七日出巡促耕时所专用。
 龙头沟天造地设天然石龙

《洛阳市旅游地质景观分布图》列为淋滤钙华型石龙景观
    石龙全长九十多米,高九米五,头西身东,尾藏匿于山中,头、须、牙、眼、爪、翅、鳞俱全,头长方如鳄,利齿上下两排,张口长舌居中,印吻、吻前双须前伸上昂,下颌平,眉上龙颜,顶生双角,一角斜上,一角斜下,龙头平展仰起,龙颈向后复向下弯曲,又平与腹相连,龙背生巨翅,龙爪从龙胸向前伸出于颌下,落爪于地,通体连贯,三波九折,宛若腾云驾雾,为名符其实的“神龙首”。
  天然石龙是华夏神州最祥瑞神奇的天然龙景观。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龙体最大、龙形象最逼真、龙文化底蕴丰厚、开发潜力巨大的自然奇观。
  天然石龙正南有凤凰沟,沟壁有天然石凤凰,与天然石龙一道形成龙凤呈祥的自然奇观:石龙南边有凤凰沟,沟壁有天然岩石构成的石凤凰,凤嘴似衔有宝珠,凤目美丽,双眼皮,头顶有石质凤冠,自然弯曲的石线组成凤头上的羽毛,腭下有石质凤胡,一波三折的岩石褶皱层恰好构成凤凰长长的尾巴。绿色的野生酸枣树成为天然石凤凰最巧妙的衬景,与天然石龙一道形成龙凤呈祥的自然奇观。
  1996年2月12日,新华社播发了关于洛阳天然石龙的报道,全文如下:
  “河南伊川发现巨型天然石龙。新华社郑州2月12日晚报专电,由自然沉积岩形成的巨型天然石龙,不久前在河南洛阳龙门石窟西南26公里的伊川县平等乡大莘店村被发现。
  这个石龙位于大莘店村龙头沟的沟壁上,是洛阳古都学会、易经学会的研究人员在这里进行古地名、古文字研究作实地考察时,清除杂草尘土后,并作多角度观察时发现的。石龙对面南沟沿上有望龙台,台上石碑刻有‘龙头沟内龙泉佳,九里土沟有石龙’的诗句。经测量,石龙露出部分长约90.9米,高9.5米,石质龙身通体连贯,龙吻大张,上下各有六颗天然石头组成的龙牙,龙鼻上扬,前方有两棵椿树作龙须状。龙眼轮廓分明,斜状石岩恰好组成龙角,石质龙身线条全由自然地壳变化形成。龙身后脊上有翼状石层显露,似为龙翅,龙的后尾尚埋于黄土之中”(《新华社地方广播稿》1996年2月12日)。”
  同一时间,全国的晚报和港、澳、台的媒体迅速转发新华社的报道,台湾的短波电台在丙子年春节前夕连续多次播发“大陆洛阳附近发现巨型天然石龙”的报道,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对天然石龙的发现感到欢欣鼓舞,他们为中华祖国龙的国度有如此体形巨大、象形逼真、年代久远的巨型天然石龙而自豪,纷纷赞誉这是“世界第九大奇迹”之一,是当之无愧的“天然第一龙”。
   巨型天然石龙,揭开了中华龙神秘的面纱。这个由天然岩石组成的石龙,具有所有关于龙的特征。史料中关于神龙的记载,在这里均能得到印证。北京大学考古学家李仰松先生赞叹伊川天然石龙:“石龙腾飞中华志,古今敬仰民族魂”。中国古都学会会长史念海先生题词:“天造地设,蔚为奇观”。
  著名龙凤文化研究学家王大有论述天然石龙:“洛阳伊川大莘天然石龙是世界上仅有的祥瑞自然景观,兆瑞中华腾飞。龙种龙子龙的传人,乃是天造地设的大自然赋予,是自然风光奇迹旅游之最。文献典籍载神农母感神龙首于常阳(羊),帝尧母感生于伊川,商相伊尹生空桑,皆在此地。是则洛阳伊川有莘之地,当是炎帝神农氏、帝尧、伊尹的诞生地,石龙之乡则为中华始祖发祥之圣地,石龙为始祖圣迹,则宜同时做历史人文问祖开发。炎帝在九龙沟九卓常阳设灵台,树圭表,仰观斗魁,日观大明九皋,昏察星相,立四时八节,定天地之中,而肇有中原、中国。承伏羲少典之制,此地皆有遗迹可证。宜作中华文明(科技、天文、农业、历法)八千年圣迹开发。则自然景观使洛阳伊川九龙沟的远古遗址,成为与中华始祖互证之圣地。与历史人文、地理、中华文明发轫一体开发,使洛阳伊川九龙沟古空桑的远古遗址与中华始祖互证之圣地,成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圣地。故当将泯没之史迹重新昭告天下,不然何颜面对祖先创业艰辛。”王大有先生为石龙题词:“神農龍”。

  中国古都学会会长史念海先生为石龙题词:“天造地设,蔚为奇观。”
在刊载有天然石龙全景照片的《世界华人艺术大赛获奖作品集》上,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慕华题词:“大潮扬帆。”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题词:“发展中华文化,促进中外交流。”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程思远、卢嘉锡题词:“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题词:“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国际交流。”
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会长、《人民日报》原社长、解放军中将邵华泽题词:“风韵天然。”
新华社高级记者王兆麟为天然石龙题词:“華夏奇跡”。
 中华龙文化协会主席庞进题词“龍”。
总参李景上将题词:“中華神龍”
中华龙脉书艺顾问北京潮人联谊会周亿通题词:“龍鳳呈祥瑞,萬民樂太平。”
北京潮人联谊会秘书长颜顺钦先生题词:“太平盛世,飛龍奇觀。”
中华文化复兴系列活动倡导者李伯淳先生题词:“飛龍在天”。
中国黄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博物院研究员许顺湛先生题词:“龙腾虎跃”。
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洛阳市原市长、原市人大主任任普恩亲临石龙考察,题词:“陸海臥龍,神州奇觀”。 
苏州铁道学院旅游系叶骁军教授题词:“天然奇觀伊川龍,電波驚世洛陽風”。 
洛阳市历史学会原会长曹法舜先生到石龙考察题词:“河洛大莘臥神龍,開天闢地自形成,國之瑰寶民族徽,華夏神州永昌盛”。
海外友人季文藝先生为石龙题词:“東方騰紫氣,北國駕祥雲,三山五嶽連天海,草木雲中一神龍”。
著名书法家刘敏世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为石龙题词:“天然神龍,中華騰飛”。
交通部驻洛扶贫工作组王宏图、罗鸿权、陈虎跃、赵泽民等到石龙考察,分别题词: “千年巨龙今犹在,万年中华永不衰”。“伊洛神龍居伊川”。“国之祥瑞”。“奇观石龍”。 
  由统战部华文出版社出版的《中華龍·源流文化》,彩版第一页是天然石龙春、夏、秋、冬实景照片。这本书第四章“龙的奇迹”中指出:“要强调一点的是,石龙所在地域正是黄河流域文化区的中心,是中原龙源的腹地。在这里出土的还有大量距今八千年的裴李岗文化器物,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至夏、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也十分丰富。我们认为作为中华龙文化源头之一的濮阳一带和伊川天然石龙的发现会为我们追溯龙源提供更多的依据。不管沉睡几千年的天然石龙石是否能成为探源的焦点或依据,但作为龙乡的奇迹它将同出现在中华大地上的龙纹一样,激起人们景仰和自豪,并将同祖国的山川一样永存”。

八代炎帝神农氏世居伊洛地区

少典妃女登感神龙首生炎帝神农
  《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在位百二十年,凡八世:帝承、帝临、帝明、帝直、帝来、帝哀、帝榆罔。”实际上炎帝神农氏应是新石器历史时期的一个延长时间很长的部落氏族。炎帝神农氏即神龙氏族,龙祖中有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土龙氏、水龙氏、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黑龙氏及黄龙氏,龙在中国政治、文学、艺术、习俗及信仰中都有鲜明的印迹,成为华夏民族的标志。
  
  炎帝神农氏族崇拜神龙,与少典妃安登(亦称女登)感神龙首生炎帝神农的创世传说有关。
    《竹书纪年》记载:“炎帝神农氏,其初国伊,继国耆,合称,又曰伊耆氏。” 宋司马光作《资治通鉴》、《四库全书》、《帝王世纪纂要》均沿袭《竹书纪年》的记述。伊川古有“伊侯国”之称,安阳殷墟甲骨文卜辞中有“中牧于伊侯”的记载。
 
“炎帝神农氏,其初国伊”。第一代炎帝神农氏诞生即在伊,据《春秋纬·元命苞》记载:“少典妃安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之于常羊,生神农。人面龙颜,好耕,是谓神农,始为天子。”
  《帝王世纪》记载:“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山之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徙鲁。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烈山氏。”《宋书·符瑞志》:“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山,生炎帝神农。” 《路史·后纪三》:“炎帝神农氏,姓伊耆,名轨,一曰石年,母安登感神于常羊,生神农于烈山之石室。”《纲鉴·三皇纪》:“少典之君娶有蟜氏女,曰安登,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
  少典与有蟜氏,是中原地区两个著名的氏族部落。河洛文化研究院院长杨作龙先生著有《炎帝文化发端伊洛论》,对八代炎帝进行了认真祥细考证。通过对多种史料的综合疏理考证,得出“炎帝文化发端于伊洛”的结论。
  《帝王世纪》、《外纪》、《通志》、《路史》注引《古今通系》云:八代炎帝为炎帝石年、帝临魁、帝承、帝明、帝直(宜)、帝来(釐)、帝哀(里)、帝榆罔。石年即第一代炎帝,“母有娇氏,为少典妃”。
  华阳之华,指宜阳花果山的华山,今称岳顶山,亦称花山。华之阳,东南方。神龙即伊川龙头沟的天然石龙,位于华山东方约四十余公里,这里有常海山、羊(杨)海山、常水、羊架坡、牵羊坡、姜沟(降龙沟),天然石龙在常水之源北侧沟壁。
  杨作龙先生亲临伊川平等乡大莘店之龙头沟巨型石龙,感叹说:“在布满植被的上古大地唯有石龙突显,定十分壮观。在盛行感生观念的母系社会,以巨型石龙为感生图腾,正符合炎帝神农诞生的传说,石龙与神农读音很相近,第一代炎帝的活动范围可以坐实在嵩山以南及以西地区。”伊川平等乡大莘店之石龙地区是第一代炎帝神农石年的故里。

 

2017农历二月十七伊川大莘店第二十四届民族文化节

大铜器视频

 

点击开新窗口欣赏该FLASH动画![全屏欣赏]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Y0MDE5OTA2NA==/v.swf

 

点击开新窗口欣赏该FLASH动画![全屏欣赏]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Y0MDIxMDc0OA==/v.swf

 

舞狮视频

点击开新窗口欣赏该FLASH动画![全屏欣赏]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Y0MDIwNTk0OA==/v.swf

 

点击开新窗口欣赏该FLASH动画![全屏欣赏]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Y0MDIwMzMxMg==/v.swf

 

赶毛驴视频

点击开新窗口欣赏该FLASH动画![全屏欣赏]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Y0MDE5NDc3Ng==/v.swf

 

 

6、北宋抗金名将翟兴翟进
    平等村西龙王山之阳有二翟英烈园 皇帝多次下诏賜封
   在北宋王室南迁至建南宋首都于临安的特殊历史时期,宋朝军队主力主要采用保卫南逃朝廷安全的战略,而中原及巩县的宋王室陵寝就无力保护,《宋史·翟兴翟进列传》记载洛阳龙门南名门大族的北宋末抗金名将翟兴、翟进兄弟,率伊川、汝阳、嵩县民众,为保卫中原挺身而出,给来犯金兵以有力打击,保护了宋王室陵寝,牵制、打乱了金军南下一举消灭宋朝的战略,为南宋的建立赢得宝贵的时间,立下不朽功勋。在朝廷官军全部撤走的情况下,义无反顾投入抗金斗争。翟进、翟兴兄弟团结并率领中原各地的地方武装,奋不顾身迎击来犯之敌,为保卫黄河、保卫中原、保卫洛阳河洛家乡、保护宋王室陵寝浴血奋战。为抗击金兵,洛南数万翟氏族人捐躯战场,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捍卫华夏文明的悲壮史诗。 

   鉴于当时特殊历史时期形势和洛南翟氏坚持敌后抗金的功勋,宋朝朝廷打破自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以来实施的地方大员不得“集文武于一身”的惯例,正式破格任命翟兴、翟进兄弟为集政权兵权于一身的镇抚使大员,可以征兵、征税、征粮。皇帝多次下诏对二翟加官进爵,翟进官至“武功大夫,阁门宣赞舍人,充西北兵马都铃辖,寻授马步军副总管,升本路制置使,兼知河南府”。翟兴官至“承信郎、京西北路兵马副辖、陕西宣抚司”、“河南尹、京西北路安抚制置兼招讨使”、“河南孟、汝、唐州镇抚使,兼知河南府转武略大夫,兼阁门宣赞舍人”、“加封武功大夫,忠州团练使”、“追封为保信军节度使”。翟兴被害后,南宋朝廷任命其子翟琮继承翟兴的官职。 

大莘店龙王山之阳北宋抗金名将翟兴 翟进 英烈园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北宋抗金名将翟兴 翟进 英烈园.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北宋抗金名将 翟兴墓碑.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北宋抗金名将翟进墓碑.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北宋抗金名将 翟兴之子翟琮墓碑.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_9339.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绍兴三年(1133)四月,宋高宗闻翟兴罹难,为之深加叹悼,乃下诏曰:翟兴雅好,将帅之略亟,励忠勤之规纠,合师徒镇临方,面肃中权之威令,御外侮於封圻,骇兹强敌之凭陵,誓与孤军而尘击。奇祸既作,奋势莫回,狼潭驰师,身获死而无恨,气吞贼而有馀。念尔仗节之忠,兴予当伫之叹,可特赠保信军节度使,仍赐三资恩泽,以恤其後。子琮,沈勇有父风,继兴为镇抚使。


   洛南所仅存的翟姓族人,在翟琮(当时的河南、孟、汝、郑镇抚使)的率领下,突围南撤襄阳。金军及伪齐军队遂占领河洛,怀着对宋王室刻骨仇恨及与之对抗数年的洛南翟氏的恼恨,对宋皇陵及伊川大莘店翟氏族莹疯狂毁坏,掘坟挖墓,抛骨盗宝,宋王室陵寝十之八九毁掘一空,帝颅妃骨,满地乱扔。伊川大莘店翟氏少数留守祖坟故院者,遭残酷迫害被迫背井离乡外逃。故土翟氏祖莹惨遭金兵蹂躏、毁坏;所有墓冢悉数被掘开,大小宝物皆被抢掠一空,棺骨焚毁,撒骨扬尘,马踏骨碎,平毁坟地,不留痕迹迹,惨不忍睹。当地成了百里无人区。翟氏族人隐姓埋名逃离故土。后来待风声稍松,暗地返回家乡,含泪将先人骨殖收拢一处集中掩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伊川大莘店翟氏宗祠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祭拜伊川大莘店翟氏宗祠翟兴翟进.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中国梦“翟门行”第十站(洛阳伊川)0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中国梦 翟门行 洛阳伊川第十届大会.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中国梦“翟门行”第十站(洛阳伊川)0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大莘店关帝庙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7年3月14日农历二月十七平等大莘店第二十四届民族文化节 关帝庙_9269.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位于平等村中部。座北面南,关帝庙中有“关帝”塑像,为彩绘泥塑。塑像高1.4米,宽0.85米。所塑关羽红脸美须,右手握《春秋》正聚精会神诵读。其左右分别为关平、周仓塑像。


李氏宗祠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_755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位于平等村东部,原古门楼今已不存,现存门楼为明代所建砖木框架结构古建筑,该门楼共三大间,座北向南,门楼前额部有“李氏宗祠”匾牌。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_7538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内有莲花盆和莲花盆座,系李氏宗祠院内甬道两旁的明代石雕艺术品、青石质莲花盆两个,半园平底钵形石雕,外部精雕莲花花辨,多层布满表面,内部盛土植花草,直径1.35米,高1.38米,莲花盆置放在刻有荷叶的饰纹的青石座上,荷叶四周翻卷,衬托上部莲花盆更富诗情画意。荷叶座下部有一层刻有水纹波涛图案的青石基座,使莲花盆更显得高贵稳如泰山。在此莲花盆的北部李氏宗祠卷棚前面甬道两边还有二个汉白玉雕制的石座,高0.45米,直径0.65米,上部圆形,向下为圆孤状收缩,下部为平底。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_7530.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董氏宗祠
董氏宗祠位于平等村北街,系明代所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_926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平安庙
   平等村西北坡古称白龙山,又称白鹿山,有平安庙。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伊川大莘店白龍山平安庙1.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平安廟.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平安廟7.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东边与邵夫子安乐佳城毗邻。南望厨神第一名相伊尹圣祠。远瞻九皋山,青山如画,鹤鸣之声,达于天庭。武当山道士曾多次来此地考察,平安庙过去是古庙遗址。重建殿宇五楹,中是凌霄宝殿,塑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太上老君、太白真人、元始天尊、张天师、鸿钧老祖、都天老祖像。东是老母殿,塑有无生老母、太极老母、黎山老母像。西为平安寺,塑有释迦牟尼、观音菩萨、地藏菩萨像。诸神圣像金装璀璨,法相庄严,都是古往今来人们所敬仰传颂的尊贵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