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水哥失手输给了余奕沛,于我既遗憾又高兴。高兴的是余奕沛年轻,长江后浪推前浪,年轻人胜出不是坏事。遗憾的是,没有了水哥的《最强大脑》还好看吗?要知道水哥在历次比赛中,除了输给“小度”之外,都是赢得干净利落,特别是与日本选手青木健的比赛,在病中放弃观察,同样精准完赛,其细节观察能力和记忆力让人钦佩有加。
晚上齐红和我讲了网上有不少对于水哥失利的评价,主要是讲不公平。其一,项目是余奕沛初赛时用过的似有不公,但这是水哥接受了的。其二,比赛中的作弊,24幅电脑屏幕上的细节不可能在16秒钟观察完成的,几乎必定是事前约定好了的,否则光是跑路也需要不少时间的。
更为让人气愤的是,郎指导出题的环节作弊,开头是郎指导出面,后面真正出题的画面其实疑似刘嘉玲。
我打开电视仔细回看,果然郎指导衣服不对(虽然给了个侧面,但完全可以确定不是郎指导)。
还有就是魏教授要求重赛,余奕沛要求重新观察两天,而水哥要求要重赛就现场比,无法达成一致等等。
自贬身份
“让科学流行起来”,多么漂亮的一句广告语。
凭着公平、公正和严格,凭着选手的超高水平让大家脑洞大开,又可以烧脑,我们家喜欢上了这个项目,有时间就在一起看直播;时间实在排不开我就下载下来看,总之是不愿意错过长见识的机会。
如今第四季了,节目有点儿不好看了:选手们失去了本来应有的矜持感;本应互相尊重的,变成了各种的不服和鄙视;节目中各个环节争执不断,嘉宾、选手和主办方都出故事,最后走到了在编播上做手脚了。
本来一个收视率很高的栏目,被自己毁掉了。
自尊
办一个好节目很难:不好选题,不好坚持,难以得到各方的认可。可毁掉一个好栏目却很容易,稍加一些假、大、空,就会流俗,就可以不安乐地死掉。
曾经一个小品中讲到巫启贤做嘉宾的歌唱类选秀节目中,几个不学无术的选手入选,唯一的会唱歌的选手却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入选。
如今《最强大脑》走到了这个地步,可悲、可叹。
立定,给《最强大脑》三鞠躬。
以此纪念我最喜欢的科普节目的即将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