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会对“一带一路”持更加开放的态度吗?


  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这将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也是我国2017年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举世瞩目的“一带一路”建设已经步入2.0时代。

  就在4月7日的第一次“习特会”会晤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明确表示,中方欢迎美方参与“一带一路”框架内容合作。中国领导人这样的表态,足见中国的开放心态。

  对中国领导人的这一表态,特朗普没有作任何回应,那么,美国是否会参与到“一带一路”框架内的合作当中来呢?或者说美国会对中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持更加开放的态度吗?

  笔者认为,在短期内,美国不太可能会参与到“一带一路”框架内合作中来,原因在于:

  一方面,中美战略路线的不一致,决定了当前阶段两国之间相互博弈格局下的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关系。

  中美两国各自的战略,充分地体现在两个国家对世界未来格局规划的路线图上。

  中国路线图,充分地整合了世界各国的资源,使得新兴市场国家与发达国家各自都能够各就其位,各自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解决的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中国路线图的核心,强调的是参与各方相互融合、各就其位、各展所长,实现互利共赢。

  按照中国路线图,在中国的策动之下,有着广阔空间的新兴市场一旦被打开激活了,势必会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从而很大可能地会带领全球经济进入一个新的景气周期。

  与中国路线图想比较,代表美国战略路线的美国路线图,则依旧停留在旧的霸权主义模式之上。美国路线图实质上是要通过提高门槛的方式以提高美国主导游戏规则的能力,通过TPP和TTIP巩固美国在全球的霸权主义地位。考虑到相关国家的诉求不容易满足,容易受到不少国家的反感和排斥。(引自《G20让世界更加深刻认识中国路线图》,作者:李勇)

  在中国路线图的支配下,中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倡议的是加快速度整合亚欧大陆;而在美国的战略路线图所支配下的美国战略,则是要分化欧亚大陆。

  可以说,中美两国的战略是相互抑制的关系,甚至在很多方面,彼此都带有相互针对性。对于美国加入中国的战略合作框架内容的问题,中国具有开放包容的心态,因而主要取决于美国。但是,从现阶段来看,实在是太过于勉为其难。

  另一方面,碍于作为综合实力世界头号强国的面子问题。

  “一带一路”框架是由中国所搭建起来的发展框架,要美国加入中国的“一带一路”框架合作内容,意味着美国需要在很多方面作出重大的改变。

  对于美国而言,跻身于世界头号工业大国已经逾百年时间,结束两级格局成为仅有的超级大国的时间也有二十多年,习惯了作为综合实力世界头号强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呼风唤雨和作威作福,而今,却要面临着接受另外一个大国的发展框架,美国人自然会意识到这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

  因此,即使其内心认同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框架,也不可能不顾及自身颜面地加入中国的发展框架。

  值得说明的是,尽管当前阶段美国不大可能会直接参与到中国所主导的“一带一路”战略中来,却存在着对中国所主导的“一带一路”持更加开放态度的可能。

  其原因在于,美国参与到中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发展合作框架当中,不仅有助于解决与推进特朗普重建美国实体经济等问题(特朗普政府一再提到的制造业重振、增加就业岗位以及大规模基建重建计划等问题),也可预防日本有可能对美国经济形成更大制约的投资计划,长远来看也有利于他的连任。(引自《美国如果要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中国愿意吗?》,作者:占豪)

  对于特朗普而言,面对中国国家领导人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提出的欢迎美国加入“一带一路”发展框架的合作内容,选择对中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发展框架持有更加开放的态度,双方在“不冲突,不对抗”的前提下实现合作共赢,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上策。

  作者:李勇(中兴汇金高级研究员)

  本文发表于4月14日《海疆在线》

  《海疆在线》文章链接:http://www.haijiangzx.com/2017/0414/17648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