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机制与能力培养在管理中同等重要


 强化机制与能力培养在管理中同等重要

 

长期以来,尽管在变革管理领域涌现出了大量研究成果,但这些成果并未导致变革计划更多地取得成功。而提高企业变革成功的几率,要通过考虑关于员工如何看待所处的环境,以及如何选择行动方式的洞见才能实现。

变革管理必须强化机制

    传统的变革管理理论强调了在组织结构、流程、系统、目标设定,以及激励机制中强化和引入所期望的变革的重要性。为了使这些机制更加有效,就必须考虑到,人们的行为表现并不总是符合理性。金钱是激励人们最昂贵的方式。那些尝试将变革计划的目标与员工的薪酬挂钩的企业发现,这种方式很少能将员工参与变革的积极性提高到所期望的程度。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它符合人性中的心理特点。事实上,在绝大多数企业中,要将真正意义上的薪酬与变革计划挂钩的做法整合到基于一大批指标来制定的薪酬体系之中,是极其困难的。

    此外,许多研究都发现,人类的满意度=感觉-预期。对于变革管理者而言,这个等式的美妙之处在于,少量的、预期之外的奖金可以对员工对于一项变革计划的满意度产生超乎寻常的影响。大多数变革管理者都将感谢员工为公司“业绩、增长和突飞猛进”的变革计划所做出的努力,仅仅看作是一种象征性表示,并认为其效果有限,且难以持久。但是,员工们对于这种奖励却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事实上,员工一致表示,这种少量的、预期之外的奖金奖励对于提高变革积极性具有非常大的正面效果,而且这种效果会持续数月。当然,流程和结果必须公平。如果情况与员工们具有的关于公平与正义的其他一些观念发生冲突的话,他们就会反对自己的一己私利。有一家银行推行一项重要变革计划,创建了新的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RAROC)模型,并将根据新模型制定的新的定价计划和与此对应的销售激励新措施一起交给了一线员工。其结果是:客户流失(不仅仅是无利可图的客户)和价格打折的现象猛增,这种变革尝试使企业价值遭受了巨大损失。问题出在哪里呢?因为身处一线的银行员工感到,这种变革对于客户不公平,有大量员工对银行对待客户的政策提出了严厉批评,并且采用价格打折的方式来向客户表明自己的善意,尽管这样做意味着他们可能无法完成个人销售目标。

在对企业的组织结构、流程、系统和激励机制进行任何变革时,变革管理者应该注意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这些变革,要高度关注员工对变革流程及其预期结果的公正性的感受。尤其对于会影响员工彼此之间互动方式的变革(如减少员工人数和改变人才管理流程),以及会影响员工与客户之间互动方式的变革(如销售激励计划,重新设计呼叫中心,以及改变定价机制)应该慎之又慎。反过来说,在前面描述的有关定价的例子中,其结果本身是公正的(要求客户为银行承担的风险支付相应的费用),因此,如果在围绕变革的沟通和培训中,小心谨慎地妥善处理银行员工对于公平的感受,上述业绩下滑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变革管理必须注重能力培养

变革管理强调了培养期望的变革所需要的技能和才干的重要性。尽管难以论证,但为了保证变革成功,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两条洞见。员工的行为反映了他们的所想、所感和所信。当管理者试图通过改变员工的行为方式来提高绩效时,他们经常会忽视员工的思想、感情和信仰,而正是这些驱使着员工的行为。有些企业一股只关注员工的观念而不是其行为,从而揭示出了真正的原因所在:员工们只不过是感到与客户的互动交流令人局促不安,因此,他们宁愿埋头于文案工作。员工这种局促不安的感觉是由内向的性格、缺乏人际交流技巧,以及在与比自己更有钱、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客户打交道时所产生的自卑感综合造成的。

    掌握了这些揭示出根本原因的洞见后,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内容进行了拓展,纳入了与个性类型、情商和职业认同(将“销售”重新改写为一种“帮助客户发现和实现他们的自然需求”的更高尚的追求)有关的要素。这种改进不仅在六个月内使变革计划重新走上了正轨,而且最终使销售额持续上升,超过了最初的预定目标。

    当然,仅有良好的意愿是不够的。优秀的技能培养计划通常都会考虑到,通过亲自动手去做,要比光是用耳去听的学习效果更好。这些技能培养计划采用了许多互动式模拟和角色扮演,而且参加培训的员工也承诺,他们回到工作岗位后将会“实践”所学到的新技能。但到了星期一早上,很少有人会遵守自己的诺言。

    这种不能善始善终通常并不是因为缺乏良好的意愿,而是因为没有做出正式的规定,以降低实际应用新技能的门槛。为了做一些额外的事,乃至以一种新的方式做一些事,都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而在大部分员工忙碌的日常工作安排中,根本就抽不出这种时间和精力。由于没有为培训后的员工回到工作岗位后实际应用新技能创造空间,大多数培训计划所获得的回报注定会大大低于其潜在的回报水平。

    为了将日常工作中的实践应用正式引入能力培养流程中,建议对传统的培训方法进行一些改进。首先,培训不应该是一次性的事情。与此相反,应该采用一种“现场加讨论会”的方法,该方法将课堂培训拓展为一系列学习讨论会,其间穿插安排现场培训。第二,建议所安排的这些现场培训应该与参训员工的日常工作直接挂钩,以将新的观念和技能正式引入员工工作职责的方式,要求他们实际应用这些观念和技能。应该对这些现场培训进行可量化的、基于结果的测评,表明员工已经达到的能力水平,并且出具承认和奖励员工所获得技能的证明。

    总之,通过认识人类独特的社会偏见、认知偏见和情感偏见,经济学领域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以相同的方式,需要通过提高对人类如何看待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如何选择行动方式的认识,对变革管理的方式方法进行改革。虽然持续的长期影响要过几年以后才能测评出来,但在运用这些洞见时所获得的一些初期结果,给予了大家广泛共享观点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