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在既有社会分工条件下,虽然商品生产者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并不追求其自身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但是,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商品生产者自身及其家庭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使用价值,却必需通过其生产的满足于市场需求的产品来作为前提条件。就此而言,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仍在于生产适合市场需求的以商品形态表现出来的使用价值。理论上而言,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商品生产者最终要获取满足自身及其家庭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使用价值形态的商品,必需经历W-G-W这个商品流通路径,由此决定了以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价值,对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来看,不同的货币流通条件对于商品生产的最终目的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里根据人类流通货币的演绎轨迹,着重分析金银等金属货币与信用货币流通对于商品生产的最终目的以及社会生产发展的影响。
(一)金银等金属商品货币流通条件下商品生产的最终目的及其影响
1.金银等金属商品货币流通条件下商品生产的最终目的。由于金银等金属货币本身就是商品,因此,在金银等金属商品货币流通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从事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参与社会分工的商品生产,满足商品生产者自身及其家庭的生产和和生活需要。具体言之,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一方面必需根据社会分工,生产市场所需要的相关商品,然后再通过销售商品的方式,取得以金银作为表现形式的商品价值形态,再通过在商品市场购买其所需要的商品的方式,将金银作为表现形式的商品价值形态,转换为以另外一些商品作为表现形式的使用价值形态。就此而言,从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销售-再购买”整个过程分析,虽然商品生产者在通过市场购买其所需要的另外一些商品之前,必须将其生产的商品通过市场销售的方式,转换为商品的价值形态-以金银作为表现形式的货币,但是,其最终还必须通过再次购买其他商品的方式,满足于商品生产者自身及其家庭的生产、生活需求。由此可见,如果除去金银商品货币在商品经济活动中所承担的流通中介职能,商品生产的最终目的主要在于满足商品生产者自身及其家庭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就商品的生产需求而言,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为了使商品生产者自身及其家庭的生活得到继续维持,商品生产在顺利地实现商品销售以后,必须通过购买相应生产资料的方式,来抵补商品生产的成本消耗,以此使商品生产可以继续进行,从而为即定社会分工条件下商品生产者通过参与社会分工,生产满足其自身及其家庭生活所需要的使用价值形态商品,创造有利条件[1];另一方面,在商品生产者有效地抵补其生产成本之后[2],还必需通过向市场购买满足于其自身及家庭生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方式,来满足其自身及家庭的基本生存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需要。从商品生产者在商品销售以后在商品流通市场购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之间的关系来看,商品生产者购买生产资料的目的在于维持商品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而商品生产持续进行的最终目的,就在于通过既定的社会分工,确保商品生产者自身及家庭的生活得到有效维持和不断提高。就此而言,在商品经济生产条件下,商品生产的最终目的还在于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理论上而言,这种生活需要,既包括居民的物质生活需要,也包括居民的精神生活需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金银等金属货币是商品价值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在商品生产者购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之前,满足于商品生产者生产和生活需求所需要的支付条件,主要以金银等金属货币作为价值形态表现出来。由于商品生产在时间上必须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而商品生产者自身及其家庭维持生存必须有连续不断的生活资料供给。因此,在商品经济条件下,W-G-W必将是一个不断持续运行的过程,由此决定了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以金银作为表现形式的价值形式单独存在的时间相对较短。
二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发展,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在顺利实现销售之后,除了弥补商品生产成本以及满足商品生产者自身及其家庭生活需要之外,还存在着较大的剩余,由于这一剩余主要通过以金银作为表现形式的价值形态表现出来, 而在金银等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金银商品货币既具有使用价值特征,也具有价值特征。因此,商品生产者在既定社会分工条件下从事社会生产所实现的剩余,直接以金银作为表现形式的财富体现出来。其一方面使金银作为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可以随时满足商品生产者生产规模扩张和进一步提高其自身及家庭生活水平的需要。在此情况下,金银商品货币主要承担一种商品流通手段的职能;另一方面,金银作为商品,本身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商品生产者自身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在此情况下,金银作为一种使用价值形态的商品而存在。由于金银自身所具有的商品流通中介职能以及金银商品本身所具有的商品属性,决定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如果商品生产者自身及其家庭生活水平能够得到有效保障[3],商品生产的最主要目的就在于追求以金银作为表现形式的财富积累。当然,这种以金银作为表现形式的财富积累,一方面受制于金银等金属商品货币扩张规模的约束;另一方面,也受制于金银等金属商品货币劳动生产率与其他商品劳动生产率之间变化关系的约束。具体言之,在其他商品劳动生产率小于金银等金属商品货币劳动生产率的条件下,金银等商品货币供给规模的扩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其在商品生产成本得到有效补偿以及商品生产者自身及其家庭生活能够得到有效保障的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以金银作为生产目的追求。反之,则这种以金银作为生产目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金银供给规模的制约。
2.金银等金属商品货币流通条件下,商品生产目的对于商品生产的最终影响。就金银等金属货币作为商品流通货币的社会生产最终目的而言,如前所述,由于在金银等金属商品货币流通条件下,社会生产只有在有效地进行商品生产成本消耗补偿以及商品生产者自身及其家庭维持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得到有效保障的条件下,才能追求以金银作为表现形式的财富积累。因此,在金银等金属商品货币流通条件下,社会生产首先必需根据既有的社会分工,生产满足于市场需要的商品,其主要表现为用于抵补生产成本消耗的生产资料生产,用于满足居民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生产资料生产。只有在实现上述生产需要之后,社会生产才能实现以金银等金属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财富积累。而从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实现金银等金属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财富积累手段来看,其既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也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的手段,还可以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扩大生产规模,以此增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供给规模。就此而言,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对于以金银等金属货币的追求与社会生产的初始目的,基本上一致的。其一方面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满足于人类日益提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在金银等金属商品货币劳动生产率与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劳动生产率发展水平的制约下,使既有社会分工条件下的商品生产规模、结构保持相对均衡。并且,在人类基本生活资料得到基本满足的条件下,使社会生产在追求以金银等金属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财富积累的生产目的的条件下,更多地表现为满足人类新型需求的不断扩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