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以象外,得其圜中——2017中国设计智造大会分会场侧记


    “超以象外,得其圜中。”

这是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和政府津贴学者柳冠中的一种学术观点,语出唐司空图《诗品·雄浑》,该句大意是:超脱于物象之外,而得其精髓。想到这次中国设计智造大会分会场“无边界的设计”主题,笔者不由得把柳冠中教授的“超以象外,得其圜中”和无边界设计相联系,无边界的设计不也正是在强调那种不局限于物化的从造物转为谋神(精)的思维方式吗?

为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升中国智造水平,5月8日,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组委会、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举办以“无边界的设计”为主题的2017中国设计智造大会分会,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吴海燕、网易家居全国总编胡艳力致辞并主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责任教授柳冠中、Layer Studio创始人兼设计总监Benjamin Hubert、亚洲设计联盟主席李淳寅、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秘书长周石红、德国IF奖国际评委(瑞德设计联合创始人)晋常宝、洛可可设计公司创始人贾伟作主题分享,来自全国各地近300人设计精英到会。

柳冠中指出,在业界,一切有生命力的创新和设计都被利润扭曲了。他认为,设计的根本宗旨是创造人类健康、合理、共享、公平的生存方式,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占有欲特别是对资源的欲望,而是服务于整个人类。他说,分享型服务设计开启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希望之门,分享和服务是个永不褪色的主题。

会上,这位工业设计之父、政府津贴学者柳冠中教授可谓观点新颖,发人深思。他提出了用动词思考问题的方法论。他说,名词是现成的,它框定了一种概念,框定了人们的认知,用名词去连接意象就永远无法调动我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而动词需要也能够调动我们去细细体悟,搞设计也要用动词的动态联想思维去展开思考,只有这样,设计才不会被物化的边界所定格。设计源于创意,有创意的头脑必定有空灵的思想境界,这种境界能上能下、能出能入,建立在产品(物)基础上的思维叫下或入,跳出产品这种物的基础之思维叫上或出,这大概就是“超以象外,得其圜中”的本意和“无边界设计”的题旨吧!

会上,“老板”电器陈伟、“奥普”设计中心方雯雯等设计精英积极参与现场互动。“老板”电器在我国厨具行业排名前三甲,该公司的“Less is more ”设计理念传达出关乎人性的设计应用内涵,未来,“老板”电器将继续肩负起行业领导者的使命,践行以人为本的设计诉求,致力于创造更具人性化的产品;“奥普”设计中心以其专业、卓越的设计被业界所称道,被有关部门授予“杭州工业设计中心”称号,“奥普”人一直秉承“无设计,不生活”设计理念,让设计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分会由网易家居协办。(文/承迅,文章来源:《设计与制造》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