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眼界是修炼出来的


 思想眼界是修炼出来的

胡占华

我们这样的六零后,伴随着国家成长思想眼界也逐步越来越宽,记得大学时学习英语专业的可以收听英美节目,理工科学生想了解点国外知识途径非常有限,哪像今天有这样便捷的信息技术,也没有知识产权概念,工科学术论文实验成功率非常高,大家几乎不保留什么技术诀窍。即使毕业到了单位工作,专利技术工作还是我开展起来,省一级专利机构才成立不久。想了解财经知识和国外信息除了每天到图书馆看新华文摘,就是每天听美国之音、德国之声、法国广播、澳洲广播、前苏联广播等,因此那时大学虽然没有出国过,也算是本土学生对国外有所认知,从眼界到思想认知对国外还是比较理性客观的。

因此我之所以倡导新诸子百家竞相向繁荣,

并非没有根据,事实上我们这个价值中国网财经同行们眼界思想都是对接世界的,然而我们的生活圈子与中国基层并没有都达到这样一个层次。那今天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的崛起,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便利条件,那就是我们不仅可以与世界对接而且可以与最基层对接,即使在中国最偏远地区的老百姓,拿出手机都可以了解世界各地信息,问题是这些纷繁复杂的知识那些对他们对我们是有用的,是我们研究的对象,也是他们需要学习研究的内容。

比如说我写的那篇《如何实现文化资源产业化良性循环》这篇文化经济领域空白文章,不了解这个领域的人确实不知道它还有实用、实践价值,同样的道理,我们每个人所研究的领域的学术文章,我们都希望人们能够了解,至少是尊重我们的学术思想。想了解的我们就去澄清,想实践的我们就是努力沿着自己的学术思想去实践,与国家战略思想切合度越好,能够实践的机会就越大,与国际经济文化发展趋势契合度越好,能够实践的机会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