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城乡创业与全民创业计划(一)”


  “网上合伙农场”(专利)作为全球性城乡创业计划说明书

  一、“网上合伙农场”发明专利简介

  1、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属“互联网+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城乡资源优势互补的网上合伙农场。

  2、背景技术 “互联网+农业”实际是电商农业的生成,在农村中引起了变化,也给农村带来勃勃生机。

  互联网本质是渠道,电商农业做的是产品与人的链接,但未做到人与人的链接。渠道能集合人群产生对话效果,对话就是商讨,商讨必然关乎公众话题和大众利益,且网络让人人都能自由参与。因此人们一旦发生讨论时,无论是网络形式,还是面商形式,讨论出结果后必将导致某种行为的产生。互联网能构成线上人群讨论动态,然后通过共商就有可能在线下发生讨论者双方的某些行为方式,而这些行为方式由于有着共同商讨基础,于是将相互有益,那么能够这样去应用的互联网渠道,才是互联网+的应用效果。

  “互联网+农业”须开拓人与人链接的方式去运行,而不单是人与物的链接方式。将城乡资源的拥有者和供需双方共同集合在线上、针对大家感兴趣的、关乎大家利益的问题一起进行商讨,双方之间产生出共商结果,然后以共商结果去进行“加”,这才是互联网+的实质性意义。

  “互联网+农业”的重点是将城乡资源拥有者和供需双方将各自优势资源展示并按需求进行合作从而实现双方互求的利益。

  如何将农村具有的土地与劳动力资源优势、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丰富的农产品优势和城市富余的资金、发达的流通渠道和信息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能满足城乡和供求双方需求并实现双䊨的模式很有必要。

  3、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将城市和农村的各自优势资源优势互补,满足城乡和供求双方需求从而实现双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将城乡资源优势互补的网上合伙农场,设有农场资源窗口、合伙人申请窗口、合伙人协会窗口、基础设施窗口、产品供求窗口、财务窗口、产权租赁窗口,通过互联网将城市和农村各自资源优势进行互补合作,从而满足城乡和供求双方需求并实现双䊨,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确定合伙人的预期责任和权益:

  其中农民责任和权益:1)农民以产权除外的土地权利作为资产入伙;2)农民可免费分配到住房并取得与入伙土地相应的合伙农场产权;3)农民按工作岗位领取工资,成为“上班族”式的新型农民;

  城市投资者责任和权益:1)合伙农场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投入全部由城市投资者出资;2) 城市投资者按投入资金份额取得相应的合伙农场产权;3)城市投资者按合伙农场产权份额优先获得价廉质优的合伙农场产品及旅游+养生+休闲的增值服务;

  然后由合伙农场管理总部组建网站,通过网站介绍目标农场的优势资源并吸引城市投资者投资入伙建立合伙农场,合伙农场主要经营方向为有机农产品及工业品的生产并提供旅游+养生+休闲的增值服务。

  所述农场资源窗口,用于展示利于打造旅游+养生+休闲资源的自然村的资源优势,尤其是具有文化传承及历史渊源的自然村或自然与生态环境优良的自然村,自然村以中国村庄为主,世界各国村庄为辅,以吸引城市投资者进行投资入伙网上农场。

  所述合伙人申请窗口,用于登记愿以自有资金转化为合伙农场的建设资本的城市投资者,城市投资者需交纳申请金与保证金,投资者可为个人、企业、社会团体,一个合伙农场中所收取的合伙资金总量,对应目标村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投入。

  所述合伙人协会窗口,用于城市投资者选定目标自然村作合伙农场并成立合伙人协会,与目标自然村村委会共同对合伙农场进行日常经营管理,不同的合伙农场之间的合伙人协会以各自的合伙农场为单位组成范围更广的合伙人联合协会,负责就合伙农场共同的责任和权利与合伙农场管理总部进行有效沟通。

  所述基础设施窗口,用于展示合伙农场整体规划中一应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信息,例如基础设施中的养生堂、养老特护室、餐饮部、娱乐室、放映室、会议室、购物中心、体育馆、游泳馆、高科技农业观光园、沼气池、生物质气化炉、烘烤房、生物质燃气发电装置、生物菌种制备装置,并对这些基础设施实施过程和操作方式进行相应介绍,包括设计、招投标、施工、验收及日后维护使用管理过程,同时介绍以这些基础设施所形成的旅游+养生+休闲的服务性功能。

  所述产品供求窗口,用于展示各个合伙农场生产的产品包括有机农产品及工业品以及城市合伙人和社会公众对相应产品的需求报单,合伙农场以产品报单作为生产规模和生产数量的参考依据,通过实行没有中间利益的网上销售,实行供需结合。

  所述财务窗口,用于展示合伙农场的投资及经营管理帐目公开,管理总部代为管理合伙农场的财务帐户。

  所述合伙人产权租赁窗口,用于农场合伙人包括城市投资者和农户将属于自己的产权向社会公众出租其使用权以获取收益。

  本发明不限于上面所描述的内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不脱离本发明构思作出的各种变化,仍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取得的有益效果:

  1)合伙农场将城市和农村各自资源优势进行互补合作,从而满足城乡和供求双方需求实现双䊨;2)合伙农场成为以农业为特色的+旅游+养生+休闲的专业型服务,而服务创造的价值,远远高于由产品创造的价值从而实现以农业旅游+养生+休闲资源为主项的产业升级转型;3)合伙农场的产品生产全部与需求挂靠,消除了中间环节对产品流通与价格的制约因素,订单经营保持着生产与需求的对称平衡,因此而保障农民利益、保障农业持续性稳定发展;4)合伙农场合伙人之间可相互交换自有产权的使用,由于合伙农场遍及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可使农场合伙人之间能够以交换产权的临时性使用方式实现全世界范围的廉价旅游。4、说明书附图:

  本专利申请于2017年2月28日,初审合格已在33卷2702期2017年7月7日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布,目前进入实质审查,合格后可在互联网上应用,从而开展城乡创业运作。

  二、以“网上合伙农场”专利设计为全球性城乡创业项目进行运作

  1、城乡创业以三种产业模型构建小型化城镇建设:

  “网上合伙农场”以网络方式借助于一个村庄将城乡资源进行互补整合,将城乡资源互补整合实际上是由城乡共同创业创办一个合伙农场;该农场将开创出三种产业模型:1)农业旅游+养生+休闲产业,2)有机农产品生产,3)是工业品生产。城乡合伙创业是农村人出土地与劳动力,城市人出资金、并将自身需求建立在农场上。在创建农业旅游+养生+休闲产业时,以建筑物来构建,类似于房产(实际是农业旅游+养生+休闲的产业产品)的方式,开发后向城市人发售且获得资金,于是城乡合伙创业模式生成,同时将该村的有机农产品生产条件再一并创建出来。除有机农产品之外,还从社会上引进工业制造技术、资金,技术工人与管理人才,农民提供土地与劳动力,并承担部分组建工厂的投资,双方以合股的合作方式自创工业品制造企业。

  在中国当一个合伙农场在城乡创业模型下被建设出来后,原先村庄中的中国式小农经济的个体承包经营模型将发生改变,变成集体经营,农民成为该集体三种产业的上班族,将个人劳动绩效与工资进行挂靠结合;由于农民亦是城乡创业的合伙人,三种产业模型将全部是订单产品,因此,各劳动岗位与各劳动者自身的劳动付出将获取多少劳动价值?村民都有清晰透明的认识,所以劳动积极性不同于改革开放前的农村生产队吃大锅饭的情形。在中国创建农场之后,由于产业集中、人口集中将成为一个小型都市区,即小型化城镇建设,村民户数达600-700户(多时可达1000户),人口略3000人左右,城市人略7000人左右(而流动性常住人口略为6000人),合计为16000人左右。然后再以此合伙农场为起点来带动周边村庄经济发展,将农业产业以集体性质进行集中生产,消除小农经济,优化农业产业供给侧的建设,在以优化了的农业产业供给侧的情形下,将城市人在消费方面的需求侧以对称经济方式与之进行对称结合,在对称结合下获得城市资金,亦将城市消费与农业产出进行挂靠,使全部农产品成为订单经营,如此而逐渐的可以将合伙农场发展成为一个中型都市区,为中国的城市化建设产生积极作用。同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外在社会长期以来对农业社会的扶持、或者是扶贫计划,往往是“授之以鱼”,而城乡创业将不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 使农民拥有自己的高科技产业与服务业,于是有能力寻求到发展与进步。

  城乡创业模型选择农村地区构建出小型都市区,在任何一个国家主要是以城市消费者的闲置资金来投入,这种投入不直接以利益为驱动,而是先以个人消费需求为驱动,之后作为创业模型再设计出商业赢利模式,如此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将城市人的需求与农业产出进行供需结合。因此,城乡创业在前提因素上是有效的拉动了该国的内需,在刺激该国内需的同时,巧妙的将城市消费又导向于该国农村经济建设,继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再带动该国农村人的消费增长,从而刺激该国的国民经济能保持稳定持续的发展。

  2、面向社会公众开发农业旅游+养生+休闲产业(房产)时,吸引城市人自愿参与的方式:

  1)面向城市人出售农业旅游+养生+休闲产业产权(实为房屋建筑、以m2计算价格)。2)购买产权者不需购买土地,因为农民已经以土地入伙。3)购买者不交房产税(不为房产形式、实为农场形式,所以不用交税)。4)该村若地处城郊可成为购买者个人房产。5)该村若地处风景与生态区可成为个人旅游+养生+休闲资源。6)可使购买者能在全中国或全球范围廉价旅游。7)可使购买者获得专业的健康养生与养老服务。8) 购买者资本的50-70%,可由合伙农场按70年使用期限逐年归还。9)个人所购产权,可成为旅游性质的商业模式创造利润。

  上述9项中以房产论,具有购房还本设计,即使用70年后购房者资本的50-70%已归还,这是当前全球的房产商所做不到的。上述9 项中以商业性质论,城市购买者既有商业性产权用于创造利润,加上归还资本亦为投资利润,也能廉价的全球或全国范围旅游;而农村人获得旅游+养生+休闲服务业与有机农产品产业。如此城乡以各自资源创办了合伙农场,构成共同创业的合伙模型。一个合伙农场的建设资金,全部来源于面向城市投资者(个人或企业)出售农业旅游+养生+休闲产业产权的销售额,成为一个合伙农场固定+流动资产总资金。

  3、举例说明:

  例如中国桂林市阳朔县十里画廊、或百里新村,两处均地处城郊,阳朔风景闻名全球,在此县可选择村庄来创建合伙农场,比如选择百里新村来创建一个合伙农场。首先是根据百里新村地理、风景、生态、人文、交通等因素,制订出农业旅游+养生+休闲产业产权价格(实为合伙资金收取标准)为5500-6000元/m2(阳朔房价6500-12800元/ m2),户型从100m2起向个人发售(企业发售方式不同)。建筑量以2100 m2/农户为基数来扩建,其中1000 m2为投资者产权面积,1000 m2为服务业和农产品生产所需面积,100 m2为村民产权面积;按基数×户数=总建筑面积。假如百里新村有150个农户则总建筑面积为31.5万m2,以15万m2向社会个人发售旅游+养生+休闲产业产权,收入8.25-9亿元为该农场建设总资金。

  4、“百里新村合伙农场”总建筑面积在二种产业或个人产权上的分割:

  将15万m2向社会公众发售则成为个人产权面积,最少100 m2起售,那么认购人不超过1500人,如此构成了合伙人与村民的10︰1对应比例(而当其它农场合伙资金收取标准如大于5500-6000元/ m2时,但是增幅范围不能超过7500-8000元一平方米,对应此比例吸收合伙人数将减少,全球范围的合伙农场合伙资金收取标准将不低于5500-6000元/ m2,因为合伙人的投入有农场归还投资成本的策划、个人产权的商业运作策划)。将10万m2为旅游+养生+休闲产业面积,其中6.6万 m2用于构建养老房,每房16.5 m2/间(阳台面积在外),共计有4000个房间,以3.4万m2为配套设施占用面积(包括有养生堂、餐饮部、体育馆、游泳馆、会议室、娱乐室、购物中心等)。将4.62万m2(一楼面积)加全部楼房顶层5.775万m2共为10.395万m2面积,全部用于矮杆类作物无土栽培种植,无土栽培可三层立体空间种植,因此实种31.185万m2达472.5亩,户均3.15亩种植量,而建筑物占地约70亩,户均只0.466亩,“增生土地”面积达6.75倍,因此兴建旅游+养生+休闲产业产权时,建筑物虽占用了农田,但却能“增生”出种植土地。最后将1.5万 m2为村民个人产权面积。村中除粮田外土地全部退耕还林,且开发林下产业。

  退耕还林适合山区地带,如在平原地带则以种粮为主,这一措施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如此进行。在中国范围以南方为山林地带,北方为平原地区,则以南北进行调剂,平原地带可多产有机粮,因为适宜机械化生产,山区地带可多产林业产品与动物放养,因为能以动物习性来扩大放养量,如此调剂可确保产品最大化生产效益。以此方法调剂进行退耕还林,主要是在中国的663.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69.1%的山区可最大程度的开发林业种植量,以及林下种养产业量;在林下从事动物放养产业,可极大利用山区地理优势,提高产品品质与产量。但是有一个前提,必须是集体作业,而非小农经济模型,首先是土地产权问题与承包使用权问题上能够在合伙农场中进行化解,其次是所有村民以岗位分工成为上班族,个人劳动效益在集体经营模式上可保障农民建立高收入标准,合伙农场制订个人6万元年收入标准在小农经济运作时是无法达到的。

  我们不妨就农业现状试想一下,如今中国在小农经济模型下,各人以承包方式独占自有的“一亩三分地”,“以自己之田,养自己之口”的传统思想成为农业特色,局限于自我生活需求为前提的自给经济模式,土地利用效益低下不足以满足现代化生活标准,于是土地大都被荒废,而小农经济产出利益处于最低状态,几乎无法以农为生,于是农村中大多数青、壮年村民为寻找新的出路而进城务工,更导致大量土地闲置,因此,中国南方山区的地理优势与北方平原的地理优势都无法被充分利用起来,所以农业供给侧必须进行改革、必须加快建设步伐,那么在农业供给侧改革措施上,在中国建立整体性、南北农业产出调剂的农业效应模式是非常必须的,时不我待的,更是未来中国经济后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5、合伙农场以农业为主题创新出旅游+养生+休闲服务产业:

  先是针对老年人社会设计养生与养老业,合伙农场内的4000个养老房全部作为养老者用于养生与养老的租房,类似于养老院,但租屋期约不固定,租期在满一周后就可随时更换,一年有12个月,则可更换全国及全球48处的农场场址而形成旅游性,全球拟建4000个合伙农场,中国占2700个,那么在这4000个合伙农场中,养生者可年复一年的不断更换不同国家与不同农场场址而长期的游玩下去了。之后是设计农业旅游资源,将村庄环境(及当地风景、生态)与租屋、个人产权结合形成硬件,再借用有机农产品和有机中药材构成健康养生的服务性软件,两者相辅相成后生成以农业及地貌环境为特色的旅游+养生+休闲资源。

  6、合伙农场经济效益分析:

  租屋可供一人、或夫妻使用,定价900元-1200/月,4000租屋约服务4000以上老人(4000租屋服务社会公众4000以上老人构成对应比例,此比例将成为面向全球社会时可兴建多少合伙农场数量的标准)。村民100 m2产权可作豪华大房,定价380元/日起。合伙人产权可消费与商业模式并用,按100m2实行三、七分配,若农场地处城郊以70m2为房产(面积嫌小时可多购面积,由购买者决定,并提前报知场部),以30m2为投资,若地处风景与生态区以30m2为房产(面积嫌小时可多购面积,由购买者决定,并提前报知场部),以70m2为投资;以70m2为投资时做成豪华套房,以30m2为投资时做成标准间;套房可长期向社会公众租赁,定租价为3500元/月套,或售卖套房使用权定价280元/日起,标准间定价为120元/日起;套房与标间经营权归“合伙人协会”掌管,村民提供劳动力,收益由“合伙人协会”在本农场合伙人中实行统筹分配利润。4000租屋以1200元/月计年利为5760万元,以8.25亿元为总投入时,提留590或825万元为逐年还本计划,提留800万元为农场管理总部收益;提留160万元为“合伙人协会”、管理总部派出团队、村小组管理费、及劳动奖金与村民劳动模范奖金之和,提留400万元为维护费+设施折旧费,余3575万或3810万元为村民报酬。之外农场另有豪华大房、16.5万m2物业、餐饮、养生堂、有机农产品生产、农产品深加工、生物质能源等多项收入,年收入合计超过6千万元。

  7、劳动岗位分配:

  从上述情形来考量劳动力,“百里新村合伙农场”的服务岗位约需250个劳动力来承担,农产品生产、深加工、生物质能源等生产岗位约需200个劳动力,总计约450人,如果本村村民人数不足时,可从邻村吸收劳动力,则把周边邻村中的部分土地与劳动力转移进来构成一个整体的合伙农场,迁移的村民暂无住房产权外其它都是同工同酬。无论是服务业、还是生产业,全部应用现代技术、先进工具,那么劳动工具与设施取代了手工作业,村民经过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工作,同时加强劳动纪律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如果村民中个别人确实无法胜任二种工作岗位时,不予分配工作,可领取1.8万元/年人生活费。合伙农场管理层结构:1)管理总部派出30人技术团队,2)“合伙人协会”委派专人参与管理,3)村小组与村委会干部、以及选拔优秀村民经培训后成为管理骨干分派到各部门上参与实际管理。

  8、8.25亿元投资预算:

  1)总建筑面积:1080元×31.5万m2=3.402亿元(若地基超出基本预算而需增资时,按实际超出部分分摊到以m2计算后再行收取。另外若建筑成本大于1080元时,以6000元为基础标准收取合伙资金。建筑成本分高楼与矮楼,高楼成本较高略为1080元,矮楼成本较低,当下在许多地区自建7层楼房屋时,一般标准为650-700元/m2,若按此价格幅度时,则可约增10万m2的建筑面积,那么相应的就可将旅游+养生+休闲产业的养老租房增加到5600个。此时也可改变方案,将新增的1600个租屋平均分配给管理总部与“合伙人协会”,那么农场则不需提留管理年费和逐年还本费用,而是以养老租屋作为利润,租屋以1200元/月计年收入不少于千万元,合伙人投资约可全额归还,管理总部年收益亦提高25%)。2)4000个租屋装饰:0.6亿元。3)豪华大房装饰:0.25亿元。4)养生堂:1亿元。5)农业生产条件筹备:0.5亿元。6)其它配套设施+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1.1亿元。7)0.4亿元为项目设计费(4000个农场总收1600亿元)。8)0.4亿元为村民自创企业入股自备金,作为自创工业品制造企业的入股金,每个村民入股定额为10万元,总计可转化为上班族的工人数量为400人。9)0.2-0.4亿元为税金(此税金如按房产性质分析时,城市人的个人产权面积15万平方米占用土地量为26.74亩,以亩来计算此税金地方政府收入74.79-119.58万元/亩,与往常相比,地方政府同样获得了高额土地利润,所不同的是农村土地性质依然不改变,还是集体产权所有制,没有象以前那样剥夺掉农民土地,所以地方政府既合算,也有利于当地农村建设和农民权益保障,中国的城市扩张不再以变更农村土地产权为代价,这于农民来说不合理,于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也不合理)。10)余额0.198-0.398亿元为流动资金。

  9、以城乡资源互补匹配来创建合伙农场时,吸引城市投资者的亮点:

  1)有农业旅游+养生+休闲产业产权,2)在统一交付产权后的使用年限为70年,3)“合伙人协会”与村小组共同拥有合伙农场产权,4)农场全部经营项目对应城市合伙人的消费需求,5)投资成本有50-70%的回笼运作,6)个人产权可划分部分成为商业性质而创利,7)获得廉价健康养生与养老服务,8)可全国及全球范围的廉价旅游+养生。

  10、吸引公众选择合伙农场进行消费的亮点:

  1)获得廉价健康养生与养老服务,2)可全国及全球各国范围的廉价旅游+养生。

  三、结合举例来简介通过网络运作创建合伙农场的操作方法1、“农场资源窗口”:

  在“农场资源窗口”上将各个自然村所在地的中国、或外国的地理位置、环境以实录摄像与视频资料来公示,及展示各村土地、人口等信息。例如中国阳朔县百里新村村庄的展示,对应该村庄制订的合伙资金收取标准为5500元/ m2。中国展示2700个村庄,外国展示1300个村庄, 4000村庄表明要兴建4000个合伙农场。

  2、“合伙人申请窗口”:

  农村资源窗口上展示了包括风景、生态、人文等资源优越的4000个村庄后,选择者(个人或企业等社会团体)必以各自喜好做出选择。例如选择到中国阳朔县百里新村,以及全国或全球范围的其它美丽村庄被选择者所看中,于是将自己申请为与该村村民民共同合作创业的合伙人。之后向“合伙农场管理总部”交纳申请金、保证金、合伙资金(如前所述是以m2为单位所制订的类似于房产的价格,不同村庄因地理、风景、生态、人文、交通等综合因素的不同,合伙资金收取标准幅度也有不同制订)。

  3、“合伙人协会窗口”:

  对应于展示的全球范围的4000个村庄中,各合伙人自我选择,如选择了百里新村村庄,当认购15万/m2的合伙人数量满员后,管理总部将全部合伙人组织起来成立“合伙人协会”,“合伙农场和合伙人协会”同以百里新村冠名,也以城乡双方的供需对称而结合形成经营运作。4000个协会还可组成“合伙人协会联合总会”,协同“合伙农场管理总部”参与对合伙农场的管理。“百里新村合伙人协会”是一个集体,它与村民小组、村委会的集体性质完全一样,村民小组与“百里新村合伙人协会”分别代表村民和合伙人共同拥有合伙农场产权,村委会则代表村民拥有着土地产权,因此,各合伙人与各村民一样共同享有“百里新村合伙农场”权益,两个集体代表着各方签订了“合伙章程”,那么依照章程,双方的责、权、利均能明确,且农场经营模式与发展方向均由全体人员认同。

  4、“百里新村合伙农场”出售旅游+养生+休闲产业产权来收取创业资金(合伙资金):

  建造农业旅游+养生+休闲产业的产品,其产品如同房产的产品形式,以平方米为单位制订产品单价,通过出售其产品产权以获取创业资金(合伙资金),在申请人窗口上发售。“百里新村合伙农场”产品单价为5500元/m2,以此价格向个人发售总计15万m2,收取总额8.25亿元(若地基有超出部分则另收、以及因建筑成本增大时加收合伙资金标准)。这8.25亿元成为合伙农场固定与流动资产总额。

  5、“百里新村合伙农场”合伙资金搭配使用方案:

  将创业资金(合伙资金)以搭配方式用于农场建设,因为合伙农场具有两种经营产业,一是向城市合伙人及社会公众提供旅游+养生+休闲服务、二是提供有机农产品,因此,就需要借用于合伙资金,不光用在服务型建设上,还要将产品生产型的有机农业生产条件一并创造出来。资金搭配目的有三个:“一是用于产品生产型的全部投资,将不作为生产成本而计入到农产品上,降低产品售价。二是创造有机生态种植环境。三是增生出土地面积。”

  无土栽培把植物种在“水泥地表”上,“水泥地表”就成为“土地增生”方法。8.25亿元搭配使用方案:1080元×31.5万m2=3.402亿元为建筑面积(有11.5万m2为种植面积),0.6亿元为租屋装饰,0.25亿元为豪华大房装饰,1亿元建设养生堂,0.5亿元构建有机农业生产条件,余资为其它各种用途(参照前面投资预算数据)。

  合伙资金在二种产业上的搭配量?有一个匹配关系——1)以全部劳动力人数为基数,将劳动力全部转化到创新的农业旅游+养生+休闲服务与有机农产品生产上,且以“上班族”的形式去安排与分配全部劳动力工作岗位;2)因拟订劳动岗位,再设计出劳动收益,制订基本年收入4-6万元/人(450人×4-6万=1800-2700万元,若多挣则多得,收入6万元时以70%还本,7万元以上收入时85%还本);3)合伙人个人投资与所获得的产权面积相匹配(本着合伙原则要求消费与投资兼顾,即自用或投资在所购面积中分配),即在面积上以m2/元来核算,最后以村民户数核定出建造的“水泥地表”面积为实际开发量;在上述关系中,1)是固定基数,2)是因1产生的基数,3)则是1和2结合后产生的基数,匹配关系是三者持平。

  6、“百里新村合伙农场”基础设施窗口:

  用于展示“百里新村合伙农场”整体规划中一应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信息,例如基础设施中的养生堂、养老特护室、餐饮部、娱乐室、放映室、会议室、购物中心、体育馆、游泳馆、高科技农业观光园、沼气池、生物质气化炉、烘烤房、生物质燃气发电装置、生物菌种制备装置,并对这些基础设施实施过程和操作方式作相应介绍,包括设计、招投标、施工、验收及日后维护使用管理过程,同时介绍以这些基础设施、所形成的“百里新村合伙农场”、在旅游+养生+休闲上的服务功能。

  在“增生地表”上形成的无土栽培园区,可开发成高科技农业观光园,而生产企业参与时形成的工业品生产场地,可建成工业品制造工艺观光园,之外其余的“增生地表”面积可用于建造养生堂、养老特护室、餐饮部、娱乐室、放映室、会议室、购物中心、体育馆、游泳馆等配套设施。

  而除建造“增生地表”之外的本村+邻村土地全部变为退耕还林,可将大量退耕还林土地种植成经济林区(高杆类农作物种植)和用材林区,在两个林区中建设出观光步行+自行车长廊和停车场,在两个林区中搞规模化有机种养构建出原生态农林禽养畜牧场景观光园。

  城乡双方合伙人个人的旅游+养生+休闲产业,包括企业工业品生产场地产业,均由村委会(土地产权拥有者)、合伙农场共同颁发旅游+养生+休闲产权证书,增生土地使用权证书;如能获得各国政府支持时,亦请各当地政府给予相应的产权证书,以维护其合法权益。

  在“增生地表”上以无土栽培构建出高科技农业观光园,其栽种面积是建筑物占地面积的2-6倍,即从空间中增生出2-6倍的“水泥地表”面积,种植不再是常规农业模式,而是在“水泥地表+有机基质、液肥”上进行,有机基质与液肥是利用微生物与生物质发酵制取的有机肥料,有机生产原则是把农业能量封闭后形成自循环,在循环状态下全部过程都利用农业资源,而不是利用农业以外能源(化肥、农药、生长素、添加剂等)影响和改变农业能量循环。如此改变了种植技术,使农作物成为有机种植模式。

  用于有机农业生产的各种配套设施其各设施功能分述如下:

  沼气池建于楼房地基处,进行中温发酵,原料是人畜粪便、农业或工业有机废料,气化炉焚烧后的炭粉和灰分等;沼气池1米3容积产气1.5m3/日,占地一亩的地基构建沼气池体积约为750米3,“百里新村合伙农场”建筑物占地90亩,那么产气量为90×750×1.5=10万m3/日。沼气可作生产与生活能源,可发电供合伙农场生产与生活用电。沼液可作营养液,沼渣可作基肥,由于有机碳溶于沼液中,沼渣富含有机碳,肥效高于农家肥。由于产气量大,除自用之外,多余的沼气可向社会供给,1m3沼气定价1.5元(自供时定价只占30%),低于能源市场价格。沼气甲烷含量达65%,即为天然气的65%,且沼气是再生能源,碳排放为零能源,如果把“百里新村合伙农场”全年产沼气折成价值,所创价值高达5475万元。

  地温水池深埋地基下、且连通于自来水,水池有多个,可交替使用;每个水池连接输送管道,水池的出水管连接到在每个楼层层面安置的散热管中,每个楼层的混凝土层面是散热管的包裹夹层,夏天以地温水调节室温、冬天以地温水加热后调节室温,地温水循环管连接自来水,借用自来水压力体系,自动输送地温水到各楼层层面,另外地温水可用于人居的生活用水,或工、农业生产上的使用温水。

  气化炉,以农林废弃生物质为原料,气化炉选择二次还原气化炉或下吸式气化炉,因为产出的燃气本身温度可达500-700度,可利用燃气本身温度来进行沼气池中温发酵,及地温水加热,以及用于木材炭化和烘干,农产品烘干等,当燃气冷却后可储存起来作能源使用;另外,出炉废料为炭屑和灰分,粉碎后添加入沼气池内经微生物发酵转化为溶于水的有机碳,或用高磁场产生的电磁场使碳粉溶于水中,使沼液和沼渣成为速效性有机碳肥。

  液肥输送管道,从沼气池抽取沼液于楼顶处储备作原液,针对不同作物再适当配比含不同矿物元素的腐植酸,然后再从储备池中分流到每个种植楼层,每天用滴灌法、或浸根法、或喷雾法数次为植物施水、施肥,施用完毕后废水自动流入到楼底的液肥预存池中。

  生物质燃气发电设施,利用沼气、气化炉产出的燃气来发电,电力作为自供于生产与生活用能,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于农场户外各种设施与户外诸多加工生产上的用能;如还有剩余产电量,可向村外市场供给,也可以出售给国家,换取更多价值。

  热气管道从气化炉中带出具热源的燃气,输入到沼气池给料液加热,使沼气发酵保持中温发酵;输入到连接地温水循环管的水箱中,给水箱中的地温水加热;输入到炭化炉中给木材进行炭化或烘干时加热;输入到烘干房中给农产品烘干加热,进行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另外还可输入到生活与生产楼层的散热管中加热人居房间,或加热植物种植室内,散热完毕后再将冷却的燃气储备起来。

  微生物菌种的培育与应用,是将农业植物和动物的生产上、或食品加工上一应需要应用的各种生物菌种,以合伙农场的自我方式进行培育与制造,从而不需要依赖于市场用高价格购买此类产品。

  上述以多项设施构成的全生态系统与应用体系,在服务上有了电力、空调、热水、燃气自供、或工业生产耗能自供,并且人居与作物生长有了自然环境与生态条件的结合;在作物种植上遵循了有机农业原则,有机生产原则是把农业能量封闭后形成自循环,在循环状态下全部过程都利用农业资源,而不是利用农业以外能源(化肥、农药、生长素、添加剂等)影响和改变农业能量循环。有机生产是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土壤4种生产因素的有效循环,不打破生物循环链方式。从空间楼房“增生土地”,楼层转化为“地表”来应用,无土栽培基质生成的土壤就是有机肥,多项设施打造了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的相辅相成,构成农业能量自循环体系。当合伙农场二种产业均成熟运作后,可成为扶持当地农业的基础设施。

  用于农业旅游+养生+休闲服务业的各种配套设施其功能分述如下:

  养生堂类似于一家中医院,将合伙人转化为养生堂会员、另外向当地老年人社会吸收社会会员,为其提供健康服务,实行每月定期检查身体,以“治未病”方式设计因人而异的个人食谱,以中医治疗手段针对亚健康,以网络形式建立“养生堂会员个人健康档案”,且分派专家长期跟踪与管理个人健康指导。养生堂中分设“养老特护室”,用1.2万m2来构建,专门给养生堂会员在生活无法自理时应用,类似于医院住院部,可特护1500个老人。一个合伙农场中特护1500个生活无法自理者,涵盖当地社会老年人数是很大的;假如生活无法自理者占老人比例为4%,而中国老人占人口比例为15%,特护1500人时则可覆盖3.75万中国老人,于是能涵盖当地社会人群约为25万人;依此数据再结合一个合伙农场养生租屋约服务5000人数来设定兴建农场数量的标准时,假定翻倍增加到50万人口中才兴建一个农场;一个合伙农场向社会吸收养生堂会员总计约有1.5万以上老人时,只占7.5万老人中的20%幅度,此比例不超过中国可领退休金生活老人的三分之一,享受得起合伙农场提供的廉价旅游+养生+养老服务,那么依此比例而形成的50万人中兴建一个合伙农场的标准,在中国13亿多的人口数量中,可兴建2700个合伙农场,放眼全球总共可兴建4000个合伙农场。

  单以中国的情形而论,中国将建设2700个合伙农场,每个农场的城市投入资金为8.25-9亿元,2700个农场合计总额高达22275-24300亿元,这些资金全部属于城市消费资金,单此一项拉动城市内需总额高达22275-24300亿元,同时这22275-24300亿元又全部转化为中国农村建设资金,带动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另外,一个合伙农场中将有1200多人农村劳动力参与工作,个人年收入4-6万元,一个合伙农场的农民收益达4800万-7200万元,2700个合伙农场农民总收益达1296亿-1944亿元收入,这将改变中国农村落后的面貌。

  在中国拟创建2700个合伙农场,是将中国的需求侧以创业方式与农业供给侧进行结合。中国目前正在加紧供给侧的改革,改革的对象是工业供给侧,而非农业供给侧,而农业供给侧却是供给能力与水平均处于低下,所以农业供给侧是要加快、加紧建设的步伐。在城乡创业模型中,所涉及到的供给侧四要素中,农业只单纯的提供了劳动力与土地,资本来源于外部,而农业原先的个体承包式小农经济模型得以改变,农民成为集体性上班族式的新型劳动者,同时也是此次创业的合作者,农民无需再为别人打工,而是为自己创造劳动价值,城乡创业成为极其重要的农业供给侧的创新设计。因此,在中国以城乡合作模式创建2700个合伙农场,加快了中国农村经济建设,提升了农业供给能力与水平,也拉动了城市消费升级。

  另外,还有一种情形,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不完全市场,因为土地长期被各级地方政府所掌控,导致土地供给价格一直高攀不下,最后导致各地房产价格一路攀升,这就是不完全市场导致的。如果有另一种情形,合伙农场以城乡资源进行互补整合,农村出土地与劳动力,城市出资金,那么土地产权则来源于村委会,土地承包权来源于农民,当土地产权与使用权集中于合伙农场时,合伙农场有权自我进行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寻求最大化土地利用价值。在双方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合伙农场的农民不用出一分钱,在城市人的投资下开发出二种产业模型,使农民能够彻底的大翻身,从此不再贫穷,年收入可观。因此,当有另一种与中国房产有关系的土地供给模式从农村中产生时,就使得中国房产市场不再是不完全市场,土地不再被各级地方政府所垄断,房产价格必然在完全市场化中自动形成调节。比如,合伙农场的房产价格从5500-6000元一平方米价格起,往上攀升时房价无论再高,但一个农场的总投资限定在8.25-9亿元基础上,房价无论攀高到7500-8000元一平方米时,只是减少了城市入伙的人数,因此,合伙农场在运营中,应对8.25-9亿元的投入总额,有能力分70年使用年限按50-70%、最高可达80%来归还投资,在这种情形下城市人购买的房产一方面是消费模式,而另一方面已经将城市消费与农业发展进行了结合,转变为扶持农业经济有效发展的投资模式;由于消费转化为投资,且投资又有还款措施,这种情形的房产开发能够完全被城市消费者认同与接受。

  合伙农场养生堂为养生堂会员提供的健康养生与养老的服务方式:配合于4000个租屋面向1.5万以上社会会员、包括内部会员养生,制订每月提供定期身体检查、专家跟踪指导的健康养生费150元/人月(分细项)养生堂可与餐饮部、体育馆形成三结合,因为饮食是健康的基础,合理的膳食结构,以及食材的烹饪,更是维护健康的手段,于是在餐饮上可向养生堂会员提供个性化、家庭式餐饮服务,所以科学养生离不开与餐饮结合;另外生命在于运动,体育馆开展的体育项目,分别针对青年、中年、老年人,提供体育事项服务。

  养生堂与餐饮结合时个人消费账:社会会员,900-1200元/租屋为一至二人使用,为450-900元或600-1200元,伙食费600元(另入住农场酒店者亦可交付30元/日人来获得有机产品与廉价餐饮服务)+养生费合计为1200-1650元/月人或1350-1950元/月人。内部会员无住房费用(一是使用自有房产,二是异地可互换个人房产使用权,如此而形成无房费廉价旅游),为750元/月人。养老特护室个人消费账:制订特护费1000元/人月(重症老人视情形另定,前者是由一个特护员可管理10个老人为标准,二班倒可维持在5000元/月个人劳动收益;如按此标准有所下降时,即个人劳动强度无法护理时,以下降情形、及下降幅度另行设定相应的特护费用)+伙食费+养生费,社会与内部会员均为1750元/月人。合伙农场制订的个人养生消费账与个人养老特护消费账,不足当今中国养老市价的一半,而服务标准则更高于所有养老院,因此为普通人所能接受,因为廉价质优才会产生需求市场。以有机食材和中医药做健康养生与养老服务在中国及全球社会方兴未艾,亟待拓展与完善。

  中国目前60岁以上人口已超2亿,且年年均在递增,养老将成为中国主导产业,护理床位、人员、及配套设施必然增长,合伙农场以养老为主业而生;2700个合伙农场以会员制服务于老年人,平均每个农场吸收会员1.6万老年人,只占22%以下的比例。但如果社会养老需求增大,可将租房在一个单间中,不再设置一个床位,而是设置二个床位,如此约可增加50%会员吸收量。吸收的社会会员要与管理总部签约,一年中至少有三个月的养生租屋消费,达不到者取消会员资格,从而保障旅游+养生+养老业的正常运营;会员资格享有廉价旅游+养生+养老服务,且为其预留养老特护床位,在养生堂中预留床位是养老者在生活无法自理时的必须需求,国家与社会亦必须为所有老人完善这一服务。

  休闲娱乐服务,休闲娱乐在合伙农场中的最大项目是农产品采摘、深加工、烹饪、品尝等内容,之外,再选择一些文艺类、影视类、棋牌类、休闲类等其它娱乐内容,分别以某个内容或多个内容为主题在个别农场中设专项娱乐室,同时还要将娱乐现场场景、并结合于养生、餐饮、体育等现场场景与内容制作出视频资料在线上播放,或借助各种媒体频道播放,以达到宣传4000个合伙农场的效果。

  综上所述“百里新村合伙农场”(包括所有合伙农场)设有高科技农业观光园、原生态农林禽养畜牧场景观光园、工业品制造工艺观光园、养生租屋、养生堂、养老特护室、酒店式大房、套房、标间,及各种配套设施,包括村庄环境与地貌构造,合并后使合伙农场构成农业旅游+养生+休闲资源。

  7、产品供求窗口:

  将全国范围及全球范围的4000个合伙农场的各种有机农产品及工业品全部累计后,先是一个汇总的报单,囊括了全部的农产品品种或工业品品种、及每个品种的年生产总量,之后又有一个细分的报单,细分为各个合伙农场的、各个品种的、分生产季节与周期性的产品生产产量;然后对应每个品种在供应报单上,对应于有机农产品有两种价格呈现,一是自给价,二是市场价,自给价是合伙人与村民的购买价,市场价是对应社会公众的出售价。对应于工业品由企业生成价格体系。

  所有需求者,以电脑或微信方式在窗口上报出对应于某农场的某个或多个产品、以及数量上的需求报单,同时支付现金下单购买。下单后,对应的合伙农场按照各需求者的下单信息,通过采摘或加工,管理总部监督其全过程,保证其按质按量,再通过物流输送把产品分流向各合伙人或市场需求者手中。网络营销时无论是农产品、还是工业品,网站无中间利益,以此而建立起供需对称结合的模式。

  另4000个合伙农场生产的农产品、中药材可互通有无,将食材与药材结合到各农场的餐饮与养生上;而地处城郊的农场餐饮部,不仅能为养生堂会员提供养生,也可为社会公众提供餐饮服务。

  8、产权的使用权置换与租赁窗口:

  用于合伙人将个人产权以异地置换方式进行交换使用,或将个人产权以商业模式做成豪华套房向社会公众租赁或售卖其使用权。城市合伙人的利益来源有:1),投资成本回笼运作,2)标间120元/间利益,3)豪华套房280元/间利益。

  也可在窗口上售卖豪华大房使用权,获得380元/间利润,70%归于劳动收益,30%为管理及折旧。因此,合伙农场在服务业上,对应村民有三大块利益:“1)4000个租屋创造价值,2)个人产权创造价值,3)物业管理及旅游+养生+休闲服务上创造价值。”因此,服务业创造价值高于农产品创造价值,农业结合了旅游、养生、养老后构成经济转型,有效解决了中国三农问题,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百里新村合伙农场”全部收入对应村民岗位,个人年效益达4-6万元,且能多挣多得。

  9、财务窗口:

  由管理总部统一管理全部合伙农场的建设资金与营运资金,并公开所有财务管理账目。管理总部通过统一管理财务而建立起管理各个合伙农场的作用与效果。

  上述所讨论的合伙农场商业赢利模型绝非是一种固定不化的模式,它可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针对各个村庄自身条件、及所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情形、以及在专利授权后权力要求的各个细项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变化。

  以“网上合伙农场”专利设计为全球性城乡创业项目的总结:

  城乡创业即共创合伙农场,由城市出资金、农村出土地与劳动力。城市出资金得到旅游+养生+休闲产权,以1000多间豪华套房或标准间来获取利益;村民与之配合付出劳动力,占总收益15-18%为劳动代价,这是双方合作之基础。农村出土地与劳动力得到养生租屋、豪华大房、有机农产品生产条件等,且能创造利润;但在年利润中要逐年归还投资者50-70%投资,这亦是双方合作之基础。之外合伙农场其它产业与产权,均由村民小组和“合伙人协会”共同拥有,即人人皆是股东。每个合伙农场总部派出30人管理团队,任务是保障村民收入标准,而后才有个人工资与每年800万元管理费提成,如此而完善城乡双方创业的天作之合。

  ※上述讨论属城市市民在参与城乡创业时个人的投资情形,而在同一农场中亦将包括工业品生产企业等社会团体的参与,团体合伙资金以2000元/m2幅度收取,由于收费低则无成本回笼运作匹配;所需面积由企业根据需要自定,同样无需购买土地,建筑物使用年限达70年。所收合伙资金80%构建企业生产场地,并发放产权证书、增生土地使用权证书,余20%农场自用。一个农场允许企业建设面积总量10万m2,可以多家企业共同分摊建筑总量。

  另外,将以4000个合伙农场为基础开展全球性全民创业计划,是继城乡创业之后的第二次创业设计,创业模型是将市场经济转型为对称经济。对应于全民创业计划,由入股保险公司设立“对称商品-消费板块”,而“对称资金-存款板块”由入股银行设立,两者都是提供给消费者使用的,由于两者板块具有工具的使用性,且在使用中成为个人劳动因素,因劳动性质所以叫做全民创业。由合伙农场免费提供土地设立生产基地,从就业人群中吸收企业创办资金,生产的产品成为“对称商品”,如此而构成“对称商品板块”。农场自创企业,没有私人老板,工人不是聘用制,而是入股入职制,全体员工既是股东,也是工人,确切地说他们本身就是由劳动者共同组建的企业,自创企业的筹建资金全部来自于就业者与农民的投入。在合伙农场自创企业的优势是资金自投、土地免费,自投每股10万元,村民以上节所述的20%余额来分配,若有0.4亿元则可安排400名农民入股,另有村民自创企业入股自备金0.4亿元,又有400村民可入股(可吸入周边村庄后从中挑选中青年)。社会就业者每股10万元,且以专业技能入职,自投资金主要用于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不足时由入股银行借贷。

  因此,合伙农场有全民自创企业成立,管理总部将收获的1600亿元项目设计费作为对称经济启动金,再年年从管理费中分出100亿元作为入股保险公司身份转化时店铺与人员的费用补贴;自创企业产品成为“对称商品”,即全民创业计划是将市场经济转型为对称经济,且以合伙农场为起点来开创。在入股“合伙农场管理总部”银行与保险业的职能作用下,配合于1600亿元启动金和每年100亿元补贴金的投放下,一切“对称商品”制造方的营销费用为零,即对称商品在交易中无中间费用,只单纯保留了物流费;且所有投入制造上的生产成本将由消费者投入,当产品生产出来后直接对应的就是由投入生产成本的消费者购买。

  为开创全球性城乡创业和全民创业计划,将诚邀人口满1 亿人以上的人口大国的大型银行和保险公司入股管理总部,亦诚邀12万人15类行业人才入股入职入伙来组建合伙农场管理总部,继本文之后,发出邀请函向对应的银行与保险公司、及15类行业人才提出邀请。

  专利发明人-农场运营策划人-全球性城乡创业暨全民创业设计者:黄熙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