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一方砚
原文: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空空者也,空即不空,空亦复空。
句话的意思是:心中就像一个砚台,也不要过犹不及。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适度:过犹不及,不会虚空也不会太满。
(心是一方砚——李砚宗金石篆刻)
菩提善缘

善者缘也,意思就是说,为人正直,耿直,老天都在帮你,你从小到大应该没什么过不去的坎。而且生活也算优越,有贵人相助。得天地之造化。
世出世间森罗万象的宇宙都在一个“缘”字中产生、联系、运动、发展、幻灭,用佛教的观点来谈就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因此“缘”在我们所谓的时空观中只是无相的、阶段性的,非恒常的(尽管一些缘是贯穿于三世的)。“缘”的类型很多很多,如众生缘、家亲眷属之缘、夫妻缘、朋友缘、同事缘、同道缘,人与人结缘、人与动物结缘、人与条件之缘、人与环境之缘、人与社会之缘等等,“缘”与“缘”的关系也是相当复杂的,有因情结缘、因事结缘、因某种欲望和心态结缘、因志趣相投结缘等等,举不胜举。
以佛法看来,“缘起性空”。这种种缘皆为妙有,实为空相。我们不能停顿于只知道“缘起性空”,那样我们会堕入二乘。我们还要懂得“性空缘起”,要知道宇宙本体其性亦空,这样我们可以悟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从真起幻,即幻全真”的一真法界的实相境界。从人们的错觉——-时空观来看,有前世之缘,有现世之缘,有一面之缘,还有贯穿于三世之缘等等。其生灭的过程是纷繁复杂的。
今天仅就我们修行中所遇到的增上缘来说吧,大家知道,我们这个世界里事物往往分为正反两面,有烦恼,就有菩提,有善就有恶,有美就有丑,有白昼就有黑夜,它们是一,不是二。“缘”呢,就我们学佛的人来说,也有善缘、有恶缘。善缘(如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优越、家亲眷属、同事的关系融洽和谐)把握的好、运用得好,即有增上作用,我们修行的道场就和谐,我们把它称为增上缘。相反,把握不好、运用不好也可能走向反面。恶缘(如生活困难、怨亲债主的报复与折磨、身体病苦、灾难厄运等等)把握的好、转化得当,会产生反作用力,起到增上的作用,我们把它称为逆增上缘。反之,把握不好、转化不得当,会直线堕落,难以自拔。从这里看,我们说善缘、恶缘都是好缘分,关键在把握、在运用、在转变。
我们要随缘,要广结善缘,随善之缘,同流合污行不行,不行,这个缘不敢随。可以用我们的心来转变它,当然转不过来也没有办法,机缘不成熟啊!这缘起缘灭的过程中是贯通着客观、公正、无情的因果规律的,随什么缘,种什么因,得什么果。随缘同样是有原则的,这个原则就是佛法,用佛法来观照,以八正道来处之。《大方广佛华严经之普贤行愿品》中说,随顺众生也要“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磐正路。”作为我们这些发菩提心修行念佛法门的净宗行者,在随缘中要珍视自性的清净如护己目,学会在随缘中修持,令自性不断趋于圆满。
(菩提善缘——李砚宗金石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