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蓬安:可将茅台股价作为中国“清廉指数”


 周蓬安:可将茅台股价作为中国“清廉指数”

贵州昨日的一则“禁酒令”让今天的酿酒板块清醒了不少——在全省范围内的公务活动,一律禁止提供任何酒类,自带酒也不行。消息一出,今日酿酒板块登上跌幅榜榜首。今日共引出104.1亿筹码砸盘,酿酒板块损失市值也超过百亿。(8月23日《券商中国》)

 

必须承认,十八大之后的反腐成就可圈可点,公务接待中使用白酒也由过去的“一般”升级到“一律”。记得5年前,在第二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贵州省副省长蒙启良表示,茅台……入口感觉挺好,不上头,不影响工作,这是共识,和其他酒比起来有其独到之处。作为商品,茅台受到很多人追捧,导致价格走高。这个和政治没有太大联系。

现在看来,喝茅台还是影响工作的,茅台价格甚至股价与政治也是很有关系的。这篇题为《茅台为何砸盘:贵州"更严禁酒令"出台多地陆续禁酒》的文章就介绍,分股票看,贵州茅台集合竞价就低开不少,早盘最大跌幅高达2.8%,尾盘跌幅收窄至0.51%。

今年以来,茅台供不应求甚至疑似为涨价做舆论铺垫的消息就不断传出。年初《贵州茅台:供给紧张致批价走高提价或在18年初》一文,即有炒作涨价之嫌。5月21日,《1300元控价形同虚设飞天茅台涨价真因供不应求?》一文报道,供不应求,成为贵州茅台股价的一剂威力奇大的催化剂。截至5月19日,贵州茅台股票收盘价440.82元,贵州茅台市值突破5500亿元,市值成全球烈酒第一。

 

西方发达国家股市炒高科技概念,中国股市炒白酒概念,你要是说中国股市比人家股市更健康,我是“打死也不信”的。而就是这样的“天价”,在茅台高层那里,竟然还是“老百姓喝得起的酒”。记得一年前,茅台集团公司董事长袁仁国、党委书记、总经理李保芳分别重申:在价格问题上,把“老百姓喝得起、承受得了”作为价格高低的重要检验标准。鬼才信!

茅台酒作为非生活必需品,老百姓能不能喝得起,能不能喝得上,都没有关系。茅台作为一般性商品,其价格理应由市场说了算。但茅台酒作为奢侈品,如果涉及公款消费,纳税人就该过问了。贵州作为茅台酒产地,这个“更严禁酒令”明明白白写明所有公务接待“一律禁止提供任何酒类”,也就意味着今后贵州省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账单上不能再出现消费茅台酒的开支。

 

作为一名此前也曾接受过公务接待的基层公务员,我必须为这样的硬性规定“击掌三下”!实践证明,过去禁酒令中使用的“一般”其实狗屁作用也没有,还是用“一律”实在。

一贯乐观的笔者就在想,在各地大员纷纷表示“忠于党中央”的大背景下,贵州的这个好做法必将很快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白酒或很快在全国公务接待中消失。而白酒的消失,埋藏在白酒背后的腐败,也必将大大减少。

今天看到贵州“更严禁酒令”对白酒股价的影响,笔者突发奇想,何不将茅台酒的股价作为中国的“清廉指数”?

 

这里顺带介绍一下什么是“清廉指数”?全球知名的反腐败机构、总部设在柏林的“透明国际”组织(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是一个监察贪污腐败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从1995年起,每年“透明国际组织”制定和公布清廉指数,提供一个包含178个国家或地区可供比较的国际贪污状况列表。透明国际总部在大约70个国家有分支机构,和一些政府合作打击腐败。

《2016年清廉指数》显示,欧洲国家的清廉指数排名最高,占据前五名的四个位置。丹麦和新西兰是世界上最清廉的国家,紧随其后的是芬兰、瑞典和瑞士。在世界10个最不腐败的国家中,新加坡是唯一入选的亚洲国家。而索马里、南苏丹、朝鲜和 叙利亚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腐败的国家。多年排名,也都大差不差。

在这个排名当中,中国列第79位,与印度、巴西、白俄罗斯并列,而俄罗斯列131位,与笔者昨晚所写“虽然中国‘巨贪’家藏的现金令人咋舌,但与俄罗斯‘巨贪’相比仍有不小差距”相吻合。中国列79位虽然很不理想,但进步很大。2015年,中国列第83位;2014年,中国列第100位。

上周,笔者针对《贵州茅台股价16年涨了83倍现在买还能赚吗?》一文曾写了个微评:茅台的价格变化、股价变化,与中国社会腐败程度成正比。这16年,中国腐败成本虽然没涨83倍,但至少也是几十倍。我定位茅台为奢侈品,基本上是买的人不喝,喝的人不买。茅台若价格再翻一番,估计更难买。

 


 “透明国际”发布的清廉指数,很多时候并不准确。比如“闷声”大肆腐败的时候,他们不知道,也就不会统计在腐败指标里面;而当你查处力度特别大,贪官纷纷被揭露时,反而增加的了腐败程度。这种时间的滞后性,决定了清廉指数反映的实际情况与当年情况严重不符。而如果以茅台酒的股价作为中国“清廉指数”,反映出的情况应该是相对科学。 (我的公众号为“zhoupengan1”) 

 

 

 

(长按以上二维码关注我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