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起自营外卖,便利蜂是否会成便利店中的“美团、饿了么”?


 近两年,是便利店历经变革发展的阶段。伴随着互联网的深度发展,便利店这一特殊的零售模式也感受到了来自网络的冲击,整个行业开始接受大数据、在线订餐这种新鲜事物,开展外卖配送也是大势所趋。

近日,中国便利店品牌便利蜂也宣布测试上线外卖业务。据了解,便利蜂外卖在内部被称为“蜂鲜达”项目,采取直营模式,由便利蜂全面负责运营管理。

封面.jpg

据笔者了解,现在全时、全家、罗森包括711等知名便利店连锁品牌的部分店铺已支持外卖配送,而且有意思的是,与便利蜂不同,这些品牌无一例外都选择了和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合作。

为什么这些品牌都和外卖平台合作呢?在笔者看来,外卖平台优势明显是重要因素。对比自营外卖从软件开发维护、人力成本以及管理培训等多方面的高额成本和大团队需求来说,基于美团、饿了么一站式的外卖服务方案使得商家更省心,而且这两大平台拥有不俗的用户数量和活跃度,能够为便利店带来更多的客户,增加其营收,从而提高盈利水平。

2.jpg

一方面,高额的合作佣金以及不菲的每笔订单抽成都会增加便利店企业的成本支出,而同行业的其他品牌入驻也会加大竞争压力,导致盈利困难,这对于本就是重资产、盈利不易的便利店来说更加是雪上加霜。

另一方面,由于是入驻的形式,用户全部来自该平台,便利店作为第三方难以抓取其数据,同时,由于平台店铺众多,用户流动性也大,很难保障对本品牌和门店的粘性,这对于便利店未来的互联网化发展非常不利。

而作为一家互联网思维驱动的便利店,便利蜂的初衷就是通过创造新的消费场景和消费需求,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而用户群体、用户消费特点等数据尤为重要,便利蜂通过自主研发的APP可以实现在线订餐用户完全自有化,不但能够提升粘性,也有利于抓取不同区域用户的消费特点,帮助不同的店铺实现精准营销,从而大大增强品牌的区域竞争力。因此,即便付出高昂成本的代价,便利蜂也必须开展自营外卖。

3.png

此外,自营外卖并非没有成功的先例。彼时的京东,也是走自营外卖的道路,曾经走的很艰难,但是现在终于熬出了头,去年京东物流还进行了独立拆分运营,完全诠释了这条道路的可行性和光明前景。

当然,便利蜂目前的外配品类还不算多,模式上也可能有待优化,未来究竟会像京东一样,采用前置仓实现全城配送还是继续依靠店铺,仅仅辐射周边用户,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自营外卖的模式一旦发展成熟,将带来难以想象的积极影响,便利蜂必然会在便利店头部企业中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