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费一直是问题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的GDP已经是世界第二名,虽然人均指标还相对较低,但已经在世界上举足轻重了。
中国的GDP贡献率排名中,先是基础建设占先,而后又是房地产挑头,我们的消费占比与西方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近十几年来,提振消费一直是经济发展的主题。由于国情差异,美国人有了钱就可以消费,而我们国人要先有储蓄,解决了后顾之忧后,多余的钱才能消费,于是提振消费一定是逐步的。
中美贸易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出口,消费成了拉动GDP增长最重要的马车。
升级还是降级是个问题
近年来,关于消费要升级还是降级有不同说法。
讲升级的强调国人的经济实力有了提高,开始逐渐摆脱了假冒伪劣产品的侵扰,逐渐走向了正品、精品,甚至有人开始了成批量地消费世界级名品。近年来,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一直受到世界瞩目;特别是在国内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国人开始借出国旅游之机,大规模购买名品和奢侈品。
讲降级的强调经济增速下降,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并不明显,今年在美国上市的拼多多,就足以证明了还有不少人处在低端消费中。
归位
提振国人消费不好单独讲是升级、还是降级,应该是归位,即更加趋于合理。
合理之一,去除讲排场式的浪费型的消费,档次高低不在讨论范围,重要的是要不要浪费。曾经有专家就讲过:人类的进化是在适度的饥饿中进行,在营养普遍过剩的情况下,适当地饥饿只有好处而无坏处。
合理之二,当高则高、不当高则低。比如奢侈品过去是用来撑门面的,是没底气的表现,如今国家实力强了,人们未必真需要LV之类来给自已“助威”了。
合理之三,量入为出,过好自己的日子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