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擎力创静延绵
喻建国
安静,鸦雀无声,一片寂然,没有丝毫噪音。个体若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将会获得极其舒适的心理效应,同时这样的心理效应又会引起个体身体上的其他反应和变化,对人体生理可以带来良好的效应。
当人们进入安静的环境时,人的脑电图会发生显著变化,大脑皮层主动性抑制增强与扩散,感知觉发生改变,调节内脏活动的植物神经系统发生改变,表现为交感神经的兴奋性降低,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强,受其支配的内脏功能发生改变,例如泪腺分泌增多,口腔稀薄唾液增多等。人在安静的环境中,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周身微循环改善,心脏收缩时间间隔发生有益的变化,心电图T波幅度增高。处于安静环境的个体,脑血流量呈现双向调节作用,即脑血流不足之增加,偏高之降低,趋于正常范围。人体的呼吸变得柔和、细缓、均匀、深长,呼吸频率变慢,肺活量增大,氧气的更新率提高,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气体交换率增加。处于安静环境的个体胃肠活动增强,胃电增加,消化吸收能力增强,肠鸣作响,排气增多,胆汁分泌活动增强。内分泌系统也能够看到变化,血浆核苷酸水平发生变化,CAMP/CGMP比值趋向正常。免疫系统的嗜酸性白细胞增加,白细胞吞嗜功能增高,唾液中的SIGA和溶菌酶明显增高,机体细胞免疫能力及体液免疫能力增强。拿国学语言来精点:静可舒心,四个字,一切全在里面了。
安静的首感是耳朵听不到噪音,因此我在想,能不能用隔音的方法,人为地制造安静。上网上一查,只需带上防噪音的耳塞就能有效抵御噪音的袭扰。除此之外,动静交替激抑心理自我调适系统中的端坐,在静可舒心方面也有独到的一功。
端坐操持时要元气贯通,元气自头顶吸入后,沿着两面颊运行至喉头聚集。往下后,又分两路,入上臂后,再沿手腕向下,过手掌,涌入双膝,再沿小腿,入脚,过涌泉穴,入地。气在运行时,操持者全身投入,静控全身,外来音对其丝毫不起作用,全部被屏蔽。
端坐操持时又需精神聚焦,聚焦点在两眼所在的水平面上,与两眼等距离,长约20厘米至25厘米。找到这一点后,就把全部精神投入这一点。此时全身的能量逐渐获得激发,身内的潜能也会受到引发。外界的噪音对操持者形同虚设,安静统揽全身。
由此可见,安静既可真实存在,也可人为意创,个体可以在真实存在中努力创建适宜的安静,也可以通过心理调适人为意创特别的安静。这两种安静都应该重视,都应该努力创建。最上乘的安静是静心的安静,有一句民谚:“心静自然凉。”一句道破了其中的玄哲。人们当好自领会之。
“静景平舒展意渲,人身健硕运兴弹。良辰靓尚紧握攒。要问心怀安静美,当回意揣静安颜。高擎力创静延绵。”调寄《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