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足山:徐霞客与静闻和尚


 悠长假期,四处游荡(36):

鸡足山:徐霞客与静闻和尚

2018-2-3

徐霞客云南之行的首个目的地是鸡足山,这与静闻和尚有关。

徐霞客动身前往云南旅行之前,南京迎福寺的静闻和尚找到他,要与他同行。静闻和尚用二十年的时间,刺血写成一部“法华经”,想要带到鸡足山去供奉。鸡足山是迦叶尊者的道场,有着崇高的佛教地位。于是,静闻和尚、徐霞客以及徐霞客的仆人顾某一同上路了。船行湘江期间,遭遇土匪,静闻和尚为保护徐霞客的书稿和财物与土匪搏斗,身上挨了土匪三刀。之后他们到了南宁,静闻和尚重病身亡。临终之前,静闻和尚请求徐霞客将他的经书和遗骨带往鸡足山。

徐霞客曾作《哭静闻禅侣》六首,怀念这位与自己患难与共的禅师。其中一首云:

晓共云关暮共龛,梵音灯影对偏安。

禅销白骨空余梦,瘦比黄花不耐寒。

西望有山生死共,东瞻无侣去来难。

故乡只道登临少,魂断天涯只独看。

 

之后,徐霞客带着静闻和尚的遗骨,出广西,过贵州,走云南,历程5000余里,终于到达鸡足山。在当地和尚朋友的帮助下,徐霞客将静闻和尚的遗骨安葬在进山朝阳的山坡上。

我看网络上的攻略得知,原来的静闻和尚墓在文革期间已经被毁,不过前些年又修了静闻禅师塔。似乎是在上山的路上,但很不好找。

 

我们从石钟寺出来,按照百度导航,找到先前来过的猴子出没的地方;有路牌指往右手的岔道,说是已经到附近了,却只是一座巨大的宝塔。上面没有字也没有图案,显然不是静闻禅师塔。我看过网上的图片,静闻禅师塔远远没有这门宏伟壮观。

于是回到猴子出没处,向那位着蓝色制服的管理员咨询。

真的很幸运,我们碰到了懂的人。可以肯定,在偌大鸡足山上,没有多少人知道静闻和尚并知道静闻禅师塔在哪儿的。

这位了不起的管理员姓苏,是当地的白族。

当我问知不知道静闻和尚墓的时候,苏师傅犹豫了一下,说是不是徐霞客背遗骨来的那位。听到这个线索我心里暗喜,这说明他知道。于是连连点头。

苏师傅说,现在没有墓了,重修了塔。倒是在下山的路上,不过不容易找到。“干脆,我带你们下去,完了你们再送我回来值班。”我们求之不得,又连连点头。苏师傅跟边上一位管理员说了几句,交代了工作。

真的是很不好找,要是没苏师傅的指引,我们是绝对找不到的。下山走了两公里,要往右边岔进一个院门。后来知道,那是地藏院的后门。苏师傅说地藏院是台湾富人投资的大庙。进入后门后,是一条很窄的陡峭小路,弯弯曲曲的,走了几百米,右侧山坡上看到有三座新塔,苏师傅说,到了。

山坡上的平台上,有三座宝塔,中间那座,刻着“静闻禅师之塔”。后面的石墙上嵌着几块碑,其中一块,可能是以前的“静闻和尚墓”的纪念碑,记录的是徐霞客和静闻和尚从江苏出行的经历,静闻和尚受伤,给徐霞客留遗嘱,以及徐霞客不负厚望,千里背骨的过程。还有一块碑,记录的是重修“静闻禅师塔”的过程。

这地方实在太偏僻,显然很少有人来。感觉冷冷清清,倒也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