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说连载:乡村套路深(10)


中篇小说连载:乡村套路深10

/潘国尧

 

10

 

把七叔公送回家后,水根叫了辆摩的直奔镇政府找小丘,小丘说镇长他们都下乡了,下午只能麻烦水根老板自己开车了。水根说没关系,有车就成。

午饭后水根和小丘去县博物馆找到了那张有皇帝对联的照片,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博物馆也没好好保存,照片已经非常模糊。小丘翻拍了好几张,在电脑上放大后,那几个字也还是很模糊,根本找不到七叔公说的“御批”俩字。不过牌坊的样子倒是很清晰。

水根说不管是哪个皇帝老儿题写的,反正祖上有个传说就行,“就按照七叔公的推断是乾隆爷题写的吧,县史上也没记载,哪个去考证这破事呢,现在好多地方的名胜景点都在拿传说当正史,三忽悠两忽悠就忽悠出一个历史名城来,羊角湾也可以依葫芦画瓢么。”小丘说她也同意水根老板的说法,“反正镇长都说了,你爱怎么弄就怎么弄。”

两人去县城的一个广告公司把翻拍的照片打印成了大比例的数码样后就回去了。车上水根让小丘转告镇长,自己准备按照照片上的样子去定制牌坊了,“前期的钱我会垫付的,后面的钱,还是需要镇长帮助一起想想办法。总之这事得早点动手,拖得时间越长,困难就越多。”

小丘说镇长已经在办公会上提了这事,她准备以镇政府的名义草拟一份文件下发到全镇几个效益不错的企业,争取老板们资金的支持。

水根苦笑了一下,小丘说水根老板你没信心吗?水根忙说也不是,主要是这个工程真要动起来花销太大,“以我的经验,企业的那些老板都是些无利不起早的家伙,你不给他点甜头,张口要他捐钱,顶多给个三五千打发掉了,最后筹个几万块钱,恐怕还不够付制作牌坊的定金呢。”

小丘说那咋办?水根说你文件照发,这事整得动静越大越好,过些日子我们在现场搞个隆重的重修羊角湾牌坊的仪式,到时把县上的领导和镇里的领导请来,再把那些企业老板请来,让他们现场捐赠,“这些家伙死要面子,那种场合不敢小家子气的,兴许互相之间还会攀比呢。再说,按照相关的政策,捐赠了钱,企业是能享受一些减免税优惠的。”

小丘说水根老板这个主意好,“那开工的日子定在哪天好呢?”小丘问。

水根说这事还得跟七叔公商量一下,择个黄道吉日,还要跟制作牌坊的石雕厂联系,看他们最快能在多少日子里把牌坊给糊弄出来,否则,把旧牌坊拉倒了,地基挖好了,新牌坊迟迟不来,那也是比较麻烦的。

 

水根叫小丘一边动手做文案,包括要请的领导和企业家的名单要定下来,另一边设法在县报县电视台做些软新闻报道。小丘说这些她拿手,“那些小报记者只要管顿饭给点土特产,我叫他们干啥都会去干的。”水根说宣传的重点要放在羊角湾的悠久历史上,同时要特别强调重修牌坊的现实意义,这就是找回那种曾经被我们砸烂打倒的乡风民俗,重构乡村的价值体系。

小丘被水根随口蹦出的话惊得嘴巴都合不上了,说水根大爷你这些年在外面真没白混啊,“你这水平当我们县委宣传部长都绰绰有余啊,”水根说小丘你不要胡说,宣传部长可是你的顶头上司,得罪不起的。“其实也没啥,我这一套做法早在好多地方忽悠过了,熟门熟路而已。只是政府牵头的事,调子一定要定得高。”

水根还要小丘转告镇长,几个大的老板最好还是要事先去拜访一下,把镇里的意图给他们提前通通气,这会让他们重视这个项目的,“政府办事,企业出钱,这也是基本的套路么。”

小丘一一都记下了,然后说这些天水根老板需要到处去跑,“这台金杯面包车看着旧了些,但发动机没问题,你就将就着用吧。”水根说这最好了。

 

第二天,水根开着破金杯又去了趟羊角湾村,他把县里翻拍的那张照片数码样给七叔公看,七叔公说他记忆中的牌坊就是这个样子,一点都没错。“但是照片没保存好,那副对联不是很清楚,后面的落款更是看不清了。”水根不无遗憾地说。

七叔公说他二儿子出生那年文革还没开始,那时牌坊还在,一次有个省里来的记者在牌坊那里拍照,“那天刚好娃他娘抱着孩子在村口看热闹,记者就给母子俩在牌坊下拍过一张照片,好像后来还给寄来了照片,只是老二成家后把这张照片给带走了,我一会给老二打个电话问问这张照片还在不在。”

水根说这最好了,“另外七叔公您给儿子打电话的时候顺便把村里要重修牌坊的事也给二少爷说说,他在省城的政府机构里上班,是羊角湾村在外最体面的人物了,看到时竖牌坊时他能不能回来给我们撑撑场面?”

七叔公说这不需要事先说,“到时我让儿子回来,他就必须回来!”

水根又问附近有没有名气比较大的石雕作坊。七叔公说镇上有几家,只是做些石碑凿个石狮子啥的,做牌坊,恐怕得去江对岸的大青山那,“前几年镇上董秋生大老板的老娘死了,就是我帮着去大青山那里定制的一整套行头,很齐全,老夫那时去就看到过他们在做牌坊。”七叔公说。

水根说您看这样行不行,我明天开车带您去那个厂里看看,“七叔公身体是否吃得消?”七叔公说也就坐一个时辰不到的车,没问题的。

水根就从包里扯出一个大信封双手递给七叔公,说自己对那一套不是很内行,还望七叔公全程操作。

七叔公说石雕厂那边是先付30%的定金,剩下的等牌坊做好运到安装好后再付,“只是这么大一套行头,不知道该开多少价,这钱还是明天谈完后你自己付吧。”

水根坚决要七叔公操办,七叔公说好吧,“老夫就先收下了。”水根说不够的话自己会追加的。七叔公掂了掂信封的分量,说应该差不多了。

水根说自己一会还要和华恩一起去旧牌坊那边量一量石柱石梁的尺寸,“明天一早我开车来接您老。”说完就告辞了。

水根走后七叔公马上就给二儿子打电话,二儿子说那张照片还在,“一会儿我把照片翻拍了发给老三就是了。”

晚上,镇中学的校长,七叔公的幺儿子就把打印出来的那张照片也给老爹送来了,七叔公拿放大镜仔细看了半天,才把那副对联给抄了下来。但是落款也还是看不清。

(未完待续,本小说谢绝转载,如看官觉得还行,请加作者微信深度联系:laopan53l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