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产业提升泉城品牌-万祥军:泉水文化论坛促产业化
健康中国新闻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万权报道:济南诸泉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泉水,要想把泉水文化做大做强,应该把泉水文化做成产业化。泉水文化论坛上国家旅游局原局长邵琪伟曾指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站在旅游产业角度看,抓住了文化就抓住了核心价值;站在文化产业角度看,抓住了旅游就抓住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具体到实际,就是如何推动景区从现有的“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模式转变。要实现这个转变,不仅要将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等诸要素联接起来,更要形成相互配套、相互依存的产业链,而且要带动各相关行业提升质态,打造品牌,把整个产业链做强。
“泉水文化论坛平台本身必须产业化。当然。泉水节产业化也理所应当,绝对不能停留在平台的基础功能上。”这一点,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原国家大健康医药产业委员会主任万祥军的观点非常鲜明。他在历届的泉水文化论坛主旨发言和泉水节开幕式致辞中都明确,几年来的泉水节和泉水文化论坛已经积聚了一些经验和模式,便于克隆和复制发展。其实,泉水文化节和泉水文化论坛已经形成了泉城品牌和经济经济发展的平台作用,能充分的发挥“对接人脉、融合资源和智慧分享”的职能和功能。
万祥军指出。下一个节点就是在泉水节和泉水文化论坛两个相辅相成的平台上,分类论证产业发展,实现生产力,提升泉城文化品牌,推动济南的经济发展。其实,不是我们的泉水没有更多的闪光点,而是我们对相关产业链的开发还远远不够。开发旅游,特别是开发文化旅游,要充分挖掘文化和文化背后的东西,发现它们的商业价值,进行合理开发。保泉保泉,保的是泉水资源,也是保泉水文化,因此擦亮泉水文化的这块金字招牌意义深远。
“济南泉水文化经过近几十年的整理和发掘,积累颇丰,仅泉水文化论坛收集的论文、产业化运作论述和各类泉水主题的著作层出不穷,但仍主要停留在学术层面,严格说来很难转化为有效生产力。”万祥军说:近年来,济南一直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而且又有丰富的驻济高校资源,可谓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如果能进行政策扶植,培育专业研发团队,举办泉水文创大赛等活动,多关注旅游市场,多关注年轻人的需求,济南的泉水文化完全可以像故宫一样古老而充满朝气,甚至可以做得更好。
要打响泉水品牌需泉水文化精品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一提到济南,泉水就是跑不掉的话题。作为济南城市的灵魂,泉水文化就在那里,但是如何让她更加立体、鲜明,被更多的人知道了解,济南还需要下更大的工夫。究竟什么是泉水文化,至今也没有一个精准的概括。济南市政协委员孙建军泉水文化论坛的观点是,想要将泉水的品牌打得更响,就要创造出更多关于泉水的文化产品。
泉水景区应加强核心景观、精品线路的旅游要素配套。在主要景点、历史街区范围内,配套一批管理规范、信誉较好的地方特色餐饮店、地方特产商品点等,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其次,丰富夜间娱乐休闲活动,利用影视、歌曲、诗歌、文学等多种方式,加快文化节目的开发。还可根据不同游客的需求,增设文化、休闲消费内容。
摆脱门票创收局限,发展高品质全域旅游“。“大明湖免费开放后的确带来了一些变化,但这些变化不足以改变济南泉水旅游乏力的局面。“万祥军指出,在这方面济南要尝试全新的全域旅游方式,可以大明湖为切入点,真正打通各个泉水景点,让游客来了就一次性玩个痛快,让游客来了就不想走。”万祥军认为,旅游景区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门票搞创收,还应该大力推动产业化,开发其他产品,比如在住宿、餐饮、购物等旅游链上做文章。济南作为人口大省的省会,毗邻京津冀,旅游势头不低,目前大明湖景区的免费开放是济南旅游一个新的开始,势必能推动济南旅游事业的发展。
泉水文化需要有影响力作品支撑。孙建军认为,泉水的开发利用不论是从泉水浴场,还是从环城游这几方面来说,都是让市民亲近泉水,直接作用于人们,让人们能切身感受到、直接接触到泉水的美。而从精神层面上,关于泉水的文化产品,或者是与泉水相关的市井民俗,推出的和保留下来的仍然比较少。
泉水是灵动的、清澈的、透明的,滋养孕育了济南人,让济南人也有泉水一样的性格,憨厚、淳朴、乐于进取。但是现实利用中,泉水文化没有形成的那么好,泉水文化究竟是什么,很难有一个概括。
泉水是济南最有特色的文化,可谓济南的灵魂。可是,创造出的泉水文化产品还不是很多,比如说,以泉水为主题的文艺创作,无论是在乐曲方面,还是在文学方面,十分有影响力的作品比较欠缺。市民们所听到的、看到的并不是很多,而十分具有影响力、传播范围广、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具有品牌效益的那就更是少之又少。济南还应当加强这方面的创作,这也是艺术、文化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济南急需开发能留人的旅游精品。文化产品不仅仅限制于一些艺术产品,还体现在旅游文化、饮食文化上。有些酒店推出过泉水宴,但是济南在饮食上也没有形成比较有特色的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的特色饮食文化。
在旅游上,天下第一泉风景区虽然已经是5A级景区,但是能不能留住人还是个问题。去逛个大明湖,可能半天就逛完了,怎样才能把人留下来,让他们在景区、在泉城待更长时间,发自真心地感叹济南的泉水“天下第一”。
济南现在缺少能把人留下来的旅游文化产品。“比如说去杭州有印象西湖。就是要让游客趁着月色,来欣赏一场呈现西湖之美、讲述西湖传说的演出。”在济南,怎样深入挖掘泉水故事,将故事与泉城美景结合,并以一种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文化作品几乎没有。
尽管济南已经推出了一些比较大型的泉水文化活动,“但还是处于自娱自乐模式。往年真正参与进去的主要还是一些老人,吸引不到年轻人和外地游客。今年已经有了很大进步,有了一些歌舞表演,在推出的方式上也有创新。不过品牌还是没有打出去,影响力太小。”大型的留人的精品少,小的精致的旅游产品也不多。没有哪一种产品,一提到大家就知道是从泉城来的,一说到大家就知道是去济南要买的。济南今后所需要开发的,就是这样具有影响力、传播泉文化的精品。
泉水文化论坛众话泉水文化旅游产业
济南市旅发委市场处处长刘荣耀:从泉水游向泉水生活游转变,从步游泉城、船游老城到铛铛车等交通工具的改变,都是在从原先单纯的观光向体验发展、还原城市“原生态生活”。但互动、体验类产品还是少,而且打造城市品牌,也需要统一定位以及口号,需要合力的作用。
华强方特(济南)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乾程:从泉水出发,整合各方资源,吸引旅游群体,满足各方面的利益需求,打造既有济南味,又开放、包容、共享的济南泉水文化。
济南趵突泉酿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书学:在济南,有两个“趵突泉”情结。一是“天下第一泉”的泉水,一个是用“天下第一泉水”酿造的美酒。所以趵突泉酒厂作为泉水代言的拳头产品,一直在深耕“泉水产业”,塑造泉水品牌产品。
九如山景区常务副总经理王小刚:九如山作为泉水源头,自建园以来一直受益泉水文化。近几年来,景区主题活动和精彩活动不断。今年冬天,九如山高端度假酒店一期有望开业,届时也欢迎各位专家、旅游界同仁一起来体验。
明府城管委会副主任王虎:宣传泉水是一个层面,再深层面是利用市民乐于接受宣传渠道,把市民的热情发动起来互动传播,最终通过参与和利益共享,形成市民对泉和老城的归属感,共同打造一个济南人的精神家园。
济南三元欧肯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焦其济:泉水路人皆知,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名声在外。但要把泉水品牌做到极致,才能助力城市品牌提升,也更能有利于企业品牌的融入。
良友富临酒店副总经理程露:做好泉水宴,让游客“留住胃”。目前泉水宴已开发了100多种菜品,原材料是黑虎泉泉水、大明湖荷花、遥墙的黄河大米,都是本土特色的,下一步就是如何进一步推广了。
国信旅游董事长张晓国:济南旅游就像是焖得一锅的好饭。济南是个低调内敛有内涵的城市,在今天旅游产业发展浪潮下,我们还要从点滴做起,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前景可期。(记者王亚妹何涛卢婷)
延伸阅读:泉城·泉水·泉文化
济南不仅仅是泉城,而且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它依泉而存在,因泉而有灵气,因泉而文明。泉水构成泉城济南独特的城市风貌和历史人文景观。每一处名泉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讲不完的美丽动人的故事。千百年来,人们依泉而生、伴泉而居,繁衍生息,与泉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泉生济南,泉水养育了泉城百姓,人们对泉水之仰慕、之眷恋,他们亲泉、爱泉、感恩泉水,代代相传,泉水承载了这座古老城市的生命与延续。千百年来,人们赏泉、观泉、咏泉以及围绕泉水开展的民风民俗活动,可谓丰富多彩。从古至今,由泉水引起的文化现象,一个时代接一个时代,从不间断。不论是诗歌、绘画、武术、书法、舞蹈、音乐,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会找到“泉”的影子。千百年来,蕴含着古朴与风雅的老街巷、老民俗,以及流传至今的历代名人的诗词文赋,构成了只属于这座城市的独特的历史文化画卷。
济南的城市发展、历史沿革、民风民俗都与泉水有最直接、最密切的渊源关系。据史料考证,济南在历史上几经战乱,饱经沧桑,古城区曾夷为平地,一片废墟。然而济南这座古老城市不但没有被毁灭或迁移,却顽强的在这片沃土上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这都是因为有“泉”的缘故。剪子巷、东流水、芙蓉街、百花洲、濯缨湖、曲水亭……这些泉城人熟悉的名字,形成了古老的民居和街巷。济南以泉命名的老街老巷就有29条,以泉命名的村庄有88处之多,这也是因为有“泉”的缘故。济南人离不开泉水,吃的是在泉水中长大的鱼、鲜嫩的莲藕。走的是能踩出泉水的青石板路和曲径桥。喝的是泉水沏就的香茶,甘甜清醇,别有滋味。人们泉边取水,清斯濯缨,浊斯濯足。据有关资料统计,济南市目前人均寿命74.4岁,高于全国人均寿命3岁,这与饮用优质泉水有直接关系。清冽甘美的泉水是泉城的血脉,赋予了这座城市灵秀的气质和旺盛的生命力。
泉水承载了城市的历史、文化、政治和经济。泉水孕育了泉城济南,泉水成就了历代名人名士。美丽的泉水与悠久的历史文化之间有着一种不解之渊源,她们一脉相承,和谐统一,注就一幅宝贵的人类自然历史文化遗产。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泉、泉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就更加突显,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显得十分重要。对一个城市来说,它的自然环境是天赋的,因而是难以改变的,只有文化层面才是可塑的。因此,历史文化在城市建设中就显得尤其重要。城市建设中的文化含量越大、文化品位越高,它所塑造出来的城市个性就会越鲜明。
对于济南来说,“泉”、“泉水”已不仅仅是一种自然事物,它还浓缩并积淀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从而成为济南独特的人文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泉”已经由最初的维持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基本资源发展成为济南的城市特色和品牌,济南就是以泉水为特色的个性化城市。济南城市建设应处处体现泉水历史文化内涵,济南市新的城市发展目标,按照“新区开发、老城提升、两翼展开、整体推进”的思路,济南市将“东拓、中疏、南控、西进、北跨”,主要就是为了保护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老祖宗留下的这份宝贵的自然文化遗产。因为自然文化遗产在城市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这一方面表现在它往往是独一无二的,从而代表着一个城市的鲜明特色;另一方面,它又总是以其形象而直观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一个城市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深邃,让人们得到直接的体验和熏陶。
在一定意义上,历史文化遗产乃是不可模仿、不可重复的稀缺资源。倘若不加以有效地保护,就有可能一去不复返。因此,在城市建设中,要始终坚持以一种历史意识和眼光恰当地处理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历史本身还是文化传统本身,都不过是在人们的不断创造中逐步生成的。在这个意义上,它们不是“死”的,而是“活”的。
今天的人们仍然要像前人那样,为历史和文化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济南城市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保护泉水历史文化,发展泉水历史文化,创新泉水历史文化。按照济南城市总体规划,加强以古城和商埠区为重点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恢复和强化泉城特色风貌,改善和提升旧城整体环境。彰显“山、泉、湖、河、城”融为一体的泉城特色风貌,传承历史文脉,并与现代都市文明相融合,成为举世闻名、特色鲜明、富有魅力的泉城和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这就是突出了济南泉水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达到现代化都市与泉水文化的有机结合。
原标题:泉水产业提泉城经济品牌-万祥军:泉水文化论坛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