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鹅”围绕在身边 投资者如何应对


  最近,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的决定》,对现行涉及重大违法公司的强制退市规定作出修改,将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纳入重大违法行为强制退市情形。该《决定》的出台,意味着被“问题疫苗”事件缠身的长生生物被强制退市已无悬念可言,该公司的股价在持续跌停的路上继续向前迈进。长生生物因此成了股市里又一只名副其实的“黑天鹅”。

  A股盛产“黑天鹅”,这是A股市场投资者的一个共识。尤其是今年,随着股市的持续走低,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的风险接连出现。在遭遇大股东股权质押平仓风险的情况下,某些个股突然之间就出现断崖的走势,有的个股甚至连续跌停。大股东股权质押平仓的风险还未消除,长生生物又给股市带来了另类“黑天鹅”的风险。因为在疫苗问题上弄虚作假,危及国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将遭遇强制退市。从监管的角度来说,从保护国人生命安全的角度来说,对这类公司进行强制退市,显然是很有必要的。不过,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显然是遭遇了“黑天鹅”,这将会带给投资者不少的损失。

  至关重要的是,证监会出台的重大违法公司强制退市制度新规,涉及到的不只是公众健康安全问题,还包括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可以说,“五大安全”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而其重大违法行为的发生又有着突发性,投资者很难作出事先的分析判断。所以涉及“五大安全”公司一旦爆出重大违法行为,那肯定就是“黑天鹅”事件。因此,重大违法公司强制退市新规的出台,实际上也增加了“黑天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如何应对“五大安全”类公司的“黑天鹅”事件发生?这对于投资者来说确实是一个新问题。对于原来的“黑天鹅”事件,市场还有踪迹可循,投资者还有可能回避。比如,股权质押平仓风险引发的“黑天鹅”,投资者可以主动回避那些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偏高的上市公司股票。又比如,上市公司重组失败风险,这类股票的价格通常都会被市场炒到高位等待重组的消息,那么投资者也可以远离这种股价炒高的股票。还有像獐子岛这种业绩变化不定,扇贝会跑来跑去的公司,投资者远离它就是了。但对于涉及“五大安全”类公司,投资者如何防范“黑天鹅”事件的发生,确实是一个新课题。为此,笔者的建议是:

  「欲知文章更多精彩内容,详情可前往9度财经官网查看,本文更有视频版《海洲实话》放送,搜索关注皮海洲,房间号13906,热点资讯在手,财富才能跟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