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的那点事儿


 作为80后一代,我们从求学到毕业,一路走来,亲眼见证了整个中国楼市的传奇和疯狂。

 
一个房地产行业,给各级地方政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肥厚的土地财政,撑鼓了各级地方官员们的个人荷包,暴富了上天眷顾的幸运儿城边村的拆迁户,带动了大量基建投资让我们的高楼大厦让美国都自嘲大农村,带动了整个产业链数十个相关产业的大量投资和上亿就业,也作为支柱产业给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最有力的支撑,更让千万人因为持有多套房产而成为名副其实的账面富翁,也让上亿家庭三代人倾其所有压上一辈子积蓄还要背负几十年贷款,举步维艰。
 
这里有一线城市的北京,十万一平那是正常水平,更别提那奇葩的学区房。这里有异军突起涨幅第一的合肥,收入可以涨幅10%,房价却可以涨幅100%。这里房价不涨时有各种买房送户口,房价上涨时又是限购又是限售好不热闹,这里还有更加奇葩的各种假户口假离婚。火爆的楼市让无数人为之疯狂,房价涨跌都时刻牵动着10几亿人的神经,引发各种爱恨情仇。时至今日,也仍然是逢年过节饭后茶余最炙热的话题谈资。
 
于是,我们不禁要思考,房地产可以永远作为支柱产业吗?房子永远不会过剩吗?房价隔三岔五的翻番,普通民众的购买力真的能一直跟的上吗?炒房的蛋糕能够一直切下去吗?
 
也许国家已经考虑到了这些深层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已经看到了不动产登记,看到了房地产税的讨论,2017年更看到了房住不炒的高层意识,和租房时代来临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