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奈良平城感受大唐盛世


  这是一座废都,湮灭在野地,在荒芜的杂草丛中,我想追索久违的唐风。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耳熟能详,却早已化为废墟。直到1998年,日方开始挖掘整理,方得一见真容,但其文化力至今尤盛。

  710年,日本天皇迁都平城京(奈良),按唐都长安1/4的比例修建,通向平城宫的朱雀大路将平城京分为左京和右京,完全仿照长安,自此开启了“奈良时代”(710—794),历时85年,历经八代天皇。此时的日本受中国盛唐文化的影响,实施全盘唐风,中国佛教宗派不断传入,逐渐形成了六宗:三论宗、成实宗、法相宗、俱舍宗、华严宗、律宗,特别是儒学的传入,开启了日本第一次文化大繁荣。

  中国的平城也是北方汉化的开始。

  拓跋硅于天兴元年(398)七月迁都平城,(中国大同)至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迁都洛阳,在平城建都97年,历经六帝七世,一直成为我国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太和十四年(490年),孝文帝正式亲政,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太和十八年(494年),他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汉化改革。

  两个平城,都是中华文化诚服四夷的佐证,也是大中华圈形成之始,中华文化自此登上世界历史舞台,直到1840年,辉煌世界千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