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人都是特殊的


 所有的人都是特殊的

喻建国

所有的人都是特殊的,没有一个人会和别的另一个人完全雷同,因此在你面对每一个人的时候,都要想到他和你以前见到过的任何一个人不一样,你对待他也要用这样的认知作为前提。

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长相,天下有相像的人,但绝不会完全一个样,最相像的双胞胎,只要仔细辨认,也能找到许多不同的特征。因此你要认识一个人,就得好好认清他的面貌,确认他的一些特征。

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过去和现在,也肯定会有每一个人不同的将来,要认识一个人就需要对他的过去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否则你就不可能认清这个人;要认清一个人就需要对他的现在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否则你肯定不可能认清这个人。至于这个人的将来,千万不要过多的揣测,这是绝对认不清的。一个人怎么可能看到别人的将来,说穿了,自己也看不清自己的将来。

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内在,内在中有一项就是思想,自己面前这个人的思想你能看清吗,绝不可能。思想是在不断变化的,无时无刻不在变,而且有时候还是天翻地覆地在变化。一个人在面对自己的现实存在时,立刻就有一个印象,有一个感知,接下来还会有无数联想,最不可思议的是这一印象和感知的无限连锁反应,那可是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的。

每一个人还有每一个人的健康情况,谁能对自己面前的这个人的健康情况说得清,没有一个人能够对自己面前看到的这个人的健康情况说得清,确切地说谁能把自身的健康情况说得清啊。自己的肺功能,脑功能,心脏功能,自己身体内各种器官的运转能力……自己晓得吗,不晓得,当然也就绝对说不清。

一个人对自己面前的人的了解都是一些皮毛,极其肤浅,自己在和别人相处时就是建立在这样肤浅的认识基础上开始的,在今后的持续相处中,你对其必将有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知。

对一个人的认识千万不要让其处于静态,上面已经说了,人是在不断变化的,是一个动态,动态是千变万化的。当自己要信任某一个人的时候,自然先要对这个人深刻了解,由于了解总有局限,所以信任也需要有一个信任度。世界上由于了解的不够准确而错误地定下了信任度,投下的信任常常会失误,结果铸成大错。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在历史上也是历历在目。

对一个人的信任度的确定必须建立在对这个人的认知深度上,这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主线认知清楚了吗。对方的三观主线的认定是建立对这个人的信任度的基础,不认清对方的三观主线而确定信任度将必然会因为信任度错位而铸成大错。

随便举个例,在当今世界上,父母对自己子女三观认知不清而错定了信任度,结果铸成大错的事不也是经常见诸于电视台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