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源:风水中的太极定穴


 丹霞源:风水中的太极定穴

 

太极是阴阳两者的本体,是理气的本原。

太极是圆晕。是回望穴场时,看见的隐约的、仿佛的、若有似无的圆晕,也叫太极晕。晕上有微水分,晕下有微水合。穴位就在圆晕之中。关于太极晕,古贤有很多论述。

1、穴法口诀中说,隐隐微微,仿仿佛佛,粗看有形,近看无形。

2、穴诀说,远看似有,近看则无,侧看则露,正者模糊。

3、葬法倒仗中说,穴场金鱼水界。圆晕在隐微之间者,为太极。上是微茫水分,下是微茫水合。合处为小明堂,容人侧卧,便是穴场。有此圆晕则生气内聚,故为真穴,立标枕对于此而定。无此者,非也。若晕顶再见一二半晕如初三夜月样者,名曰天轮,影有三轮者,大地也。

4、人子须知这本书中说,故以太极定穴之法,于穴场中回顾,见有圆晕在微茫隐显之间,是谓太极晕。晕上要水分,晕下要水合。水是稍低处,高一寸即为山,低一寸即为水也。水之合处曰小明堂,不必拘其宽阔,但能容人侧卧便可。

5、四象葬法内圆晕,乃生气凝聚灵气显露之处,开茔宜在晕内,不可锄破,否则生气泄漏,灵光消铄,虫蚁入圹,水泉侵棺,子孙贫寒

6、博山篇中也说,天下道理阴阳五行,阴阳五行不离一圈,这一圈者生死之窍,天地之间有小的圈,有大的圈,识得此圈处处皆圈,偈曰:白玉团团一个圈,乾旋坤转任自然,能知圈内四般趣,便是人间行地师

7、五星捉脉正变明图中又说,穴场既定,先须辨其太极圆晕。若见隐微之间,圆晕分明,则性气内聚,是为真穴,无此则非若已经开垦,遇者须凭目力详审之,若见二、三半圆如初生月样,是名天轮,更为难得

8、泄天机这本书上说,若然锄破太极圈.水蚁便侵棺

9、心得要旨上说,万物同归一太极,一物各具一太极,况地理乎?故点穴重认此晕,人知藏之土内,而不知见于土外亦有此晕。其晕常仿佛,不可为象,有影无形,隐隐隆隆,晕外微起似砂非砂,晕内微凹,似水非水,足其见于微者,明唇毯浅窝微突是其见于显者,乃天地生物本然之根。是真葬口也。未有有真穴而无此晕者。如日晕月晕之象,有全晕者,有半晕者,皆天然之妙,善察者睨而视之望而定之,不前不后,不左不右,恰当晕中。则生气缊而人物生焉。一或少差失之千里。

还有很多精辟的论述,为什么列举这么多?太极圆晕不仅重要,而且很玄妙。一时半会儿难以理解。太极圆晕,可能在穴内,也可能在穴场内。穴内的太极晕跟土质有关,比如温度、湿度、成分、颜色等。说明土壮,土壮则气旺。穴场内的太极晕,晕中必有真穴。在偌大的穴场中,寻找太极圆晕,然后扦葬,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定穴法。

太极晕,若从书本上读它,不易明白;若从峦头上审它,不易察觉。没有丰富的经验肯定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