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线下到线上,中国奢侈品电商寺库凭什么盈利?


  品牌长期强调的品质感相去甚远,成为顾虑所在。

  不过,新兴平台的出现正在改写这一局面,Cartier 卡地亚、Forevermark(隶属De Beers戴比尔斯集团的钻石品牌)、Prada等奢侈品牌已经开始花费更多精力,投入到火热的短视频营销当中。在那里,他们如何做到广揽流量而又不失品牌质感?

  传统智慧与新兴模式为何难两全

  麦肯锡在最新的《2019中国奢侈品报告》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得中国者得奢侈品天下——2012年到2018年间,中国市场贡献了全球奢侈品市场超过一半的增幅。在中国市场,80后、90后年轻消费者是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分别占到奢侈品买家总量的43%和28%,为中国奢侈品总消费分别贡献了56%和23%。

  很明显,年轻一代已经撑起了中国奢侈品消费的半壁江山。抢占市场,就是取悦这些年轻的消费者。80后、90后生活在数字时代,90后更是数字原住民,为了赢得他们,奢侈品牌营销同样要从线下走到线上。

  不仅消费者在线上,消费也在线上。根据麦肯锡报告显示,尽管目前奢侈品消费的主要渠道在线下,但线上销售占比却在逐年稳定上升。同时,中国消费者获取奢侈品信息的主要渠道已经100%来自互联网。80、90后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考虑时间已经缩短到一周,信息的高效获取与互联网密集的品牌触点,加速了这一过程。

  然而,对奢侈品品牌来说,向数字营销转变并不如其他行业那么简单轻松。

  奢侈品牌在传统营销中已经有一套自己的成功打法,例如通过门店的设计、购物体验、秀场活动,营造出独一无二的品质感。今年5月,Cartier 卡地亚携手故宫博物馆,举办了一场“有界之外”主题展,再现了跨越文化的重塑力和艺术的创造力。Cartier 卡地亚拿出了许多欧洲各国皇室佩戴过的饰品,与故宫皇室藏品一起展出,品牌的身份象征不言而喻。

  但奢侈品的“品质感”在数字营销中却很难得以展现,体验脱节是根本原因——在线上并不能复制线下的欣赏与消费路径。同时,奢侈品对于年轻消费者也需要找到新的引力点,想要抓住年轻一代被高度碎片化的目光,创新必不可少。最后,年轻一代购买奢侈品的目的也开始变化,奢侈品已成为年轻人群间的“社交货币”,是他们价值主张的体现。

  因此,如何在线上营造出与线下相同的品质体验?如何抓住年轻人的宝贵注意力?如何满足年轻消费者对品牌价值的认同感?成为摆在奢侈品数字营销面前的三道坎。

  消费升级趋势下,寺库为高端市场定调

  如果我们将眼光放的长远一些,中国目前正在进行一场举世瞩目的消费大升级,已经富起来的人民不再只需要低质低价的商品,而是蜕变为高质高价的追求。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千禧世代”消费实力的崛起、以及高质量消费趋势的形成,中国未来高端消费市场空间被看好。

  今年可以算得上是零售市场狂野爆发的一年,流量、资本和整个社会的关注都涌入了这个行业。这一年,我们看到了各种企业开始介入,拼多多已经成功登陆港交所,网易、京东、唯品会、淘宝等电商巨头也都推出了自己的社交零售平台,企图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迅速抓住用户的心。

  不过,伴随着消费大升级的到来,用户分层、消费分层的趋势更加明显。奢侈品用户本是消费群体中塔尖的那一群人,随着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的进化,高端市场的前途无限光明。

  自上市以来,寺库在资本市场更是加大了合纵连横的战略合作,先后牵手电商巨头京东及亚洲奢侈品集团砂之船集团等。在业内看来,通过战略定调、跨界合作等方式,寺库将能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并探索有价值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增强寺库的产品品类和加强品牌合作关系,预计在未来几个季度将持续保持营收和净利润的上涨。

  观察寺库的扩张版图,不难发现,寺库正在通过合纵连横为高端市场定调。在线下,寺库升级全球供应链系统,拓展全球供应链和供应商网络;与中国两大标志性博物馆战略合作;在北京751举办首届“中国名物节”等,汇聚中国尖端品牌;在线上与欧洲最大在线美妆零售商Feelunique达成合作,增强寺库美妆产品组合。

  寺库的战略动作显示出一个深刻的趋势,即打破平台原有的辐射半径,向全产业链范围内提供更多维度的新服务。通过线上数字经济与线下实体经济的深度结合,加固自身的护城河优势,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精品生活体验。

  在今年的“美酒节”中,寺库用“内容+社交+电商”的沉浸式营销,给行业制定了新的电商营销新模式。我早就说过,沉浸式体验才是引爆势能最好方法之一。通过润物细无声般的场景,与消费者在精神上建立起深度的认同感,发挥内容营销的可流动性优势,拉近品牌与用户的距离,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

  市场有需求,企业才会有动作。随着奢侈品消费人群年龄层的下沉,电商、社交媒体将成为他们的主要活跃阵地。而寺库打造的中国精品生活圈,正成为这些年轻人了解时尚、接触时尚、掌握高端审美和生活意趣的头号阵地。寺库独有的吸粉模式,再加上对高品质、个性的小众高端品牌超强的整合能力,如今的寺库对追求个性的千禧一代无疑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这也充分说明,在消费升级背景下,人们开始青睐轻奢产品,中国市场的消费潜力才刚刚展现,时尚电商机会增多。

  另外,寺库第三季度活跃用户量创新高,从2017年第三季度的15.8万增加到30.4万,较去年增长92.4%。这表明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寺库通过战略合作在高端市场已经完成对消费者心智认知的培育。

  玩家齐聚的奢侈品赛道,行业领先的法则是做大生态圈

  随着奢侈品电商第一股寺库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后,中国的电商行业就坐不住了,纷纷开始布局进军,奢侈品赛道瞬间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比如,阿里成立自己的奢侈品频道Luxury Pavilion,还接连入股国外奢侈品电商YNAP、Ordre;而京东也不甘落后,成立自主奢侈品电商平台TOPLIFE的同时,也投资了YNAP最大的对手Farfetch。

  对后入局者们来说,动作虽大,换来的用户和销售额结果并不理想。相反像寺库这样的奢侈品电商原住民,却仍以50%以上的增速在狂飙突进。说到底,电商平台和奢侈品本身都是介质,一种过程工具,目的是引导用户和使用者接触全世界的美好生活,获得高品质的生活连接和生活方式。

  早在2018年年初的寺库年会中,李日学便制定了2018年的战略方向:大力推动寺库金融、寺库艺术、寺库生活、库店主、中国精品、库客计划、生态云、国际站等多元化业务,并在业务、商品、渠道等各个方面积极开展国际化战略合作。

  事实上,通过投融资、海内外市场、战略合作、业务升级等方式,寺库不断拓展业务版图,完善高端服务生态体系建设。目前看来,寺库已经具备了为中国精英用户提供全场景商品和生活服务的能力,这恐怕也是寺库2018年保持高速增长,增长率远远领先于行业的原因所在。

  就比如,寺库与砂之船集团(亚洲领先的奥特莱斯购物中心运营商)签订的战略协议,双方优势互补,不断推进线上线下融合的场景消费布局,链接最优质的线下资源,扩充寺库在产业链上下游的全面打通。实现运营、供应链到体验层面的全方位升级。这表明寺库对于产业链条的布局和自身的打磨不断完善,对于上游及下游端口的不断稳固。

  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中国互联网已经是不折不扣的“生态为王”。在玩家齐聚的奢侈品行业,寺库正在经历一场从垂直生态链到全球生态圈的伟大进化,就得有这么大刀阔斧的节奏和执行力。

  结束语

  2008-2018年,是寺库成长阶段的第一个十年,寺库从一家奢侈品电商企业逐步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线上线下精品生活方式平台,并不断为广大用户带来了他们理想中的美好生活。随着科技进步与商业迭代,人们对产品质量和服务体验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在下一个十年,寺库将从产品、服务的多元化加深平台转型的决心,多品类、一站式、体验式的购物将成为未来电商的主营趋势。

  传统零售市场的日子并不好过。以零售电商阿里京东为例,线上流量红利已消耗殆尽,产品业务到达了瓶颈,而拼多多还在继续抽底四五线城市以及农村消费力,反观寺库则专注高端消费群体,强调品质感、价值观是这些人的消费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