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出来的店,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


 刷出来的店,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

刘纯银

周五下午,小马在结束工作之后约着几位朋友去一家西餐厅相聚,主要是看中这家西餐厅在某点评APP上的评分不错,还有几道自己喜欢的菜肴。可没想到,这次体验并不好。(113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国。建设诚信文化、打造诚信社会、培养诚信人格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对个人如此,对企业也是如此。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规范,也是一种人格力量和企业的生存之本。令人不安的是,当前仍然不少企业或商家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以次充优,以劣充好,不严格履行其应有的社会责任,甚至通过虚构交易,不正当获取商品销量、好评量等行为,来骗取消费者的信用。这不,近几年来,伴随电商的发展,“刷单炒信”逐渐有了产业链。某些商家为了在平台竞争中获得优势,雇佣水军刷单提升自己的信誉和市场竞争力或者刷差评打击竞争对手。

其实,对于企业或商家来说,诚信是一种财富。为什么人们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更喜欢买名牌产品或选择知名品牌商家?因为名牌产品(商家)有着较好的质量和信誉。而企业(商家)打造名牌产品(服务)靠的就是过硬的质量和对顾客的诚信。讲诚信者可以赢得市场,声名远扬,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那些通过刷出来的所谓的网红店,只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

古今中外,诚信得失的事例举不胜举。美国的安达信公司靠诚信起家,也因失信而败家,使其百年基业毁于一旦。前几年,我国南京冠生园因“陈馅事件”,曾名扬天下的优秀企业也因一朝失信,倾刻间“土崩瓦解”。海尔集团能有今天,靠的就是当年张瑞敏总裁带头抡大锤砸质量欠佳冰箱的保品牌意识。北京老字号“同仁堂”药店经久不衰,靠的是一代又一代员工对制药过程任何细枝末叶都毫不懈怠、马虎的责任意识。这些都验证“讲诚信才会长期繁荣发展”的道理。

诚信是企业(商家)的最大资源。不道德、不诚信,见利忘义,只能活一时;如果法律进行严惩的话,一时都活不了。因为“刷单炒信”已经给商家和消费者利益带来了严重的损害。一些没有刷单的优质商家,因为信用度不高而无法获得更高的知名度,这种现象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消费者也无法购买到真正优质的商品或者服务。正如一位律师所说:“‘刷单炒信’行为严重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构成不正当竞争。” 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电子商务法》等多部法律针对“刷单炒信”都有相应的处罚条款。

常言说得好,态度决定一切。诚信就像空气,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虽然企业(商家)是盈利性的组织,要追求利益,但是要把“义”放在前面,在讲诚信的基础上创造利。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诚信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企业(商家)创业、守业的根本。但愿我们的企业(商家)别因追求眼前利益或局部利益,做出不利于自己长远发展的不诚信行为。切记:诚信是企业生存之本,忘了这个本,企业将会面临生存危机,也谈不上发展,更无竞争能力可言,终究会市场经济所淘汰。

新闻链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11/30/c_11268009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