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后,企业最需要做的两件事


疫情打乱了很多企业的计划,开工日期一延再延。在等待复工的这段时间,很多老板的内心是焦灼的,企业不能正常生产,没有订单就没有收入,还有一大家子员工嗷嗷待哺,什么时候才能开工啊!

最近有个漫画视频流传得很火:

在一群人中,客户、当地政府、员工等都睡得很沉,只有老板难以入眠,起来高喊:“我睡不着,胸口闷,脑壳有点疼......”

随即被当地政府拿起枕头”砸”倒。

好不容易等到政府批准,一些企业逐渐开始了复工复产。

本以为开工了就能回到正轨。这时,老板们的焦虑又来了,部分员工因为担心感染病毒,产生焦虑情绪,工作也不在状态。还有些远程办公的员工过着“工作两分钟,躺床两小时”的宅家白领生活。

“想着复工后,跟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然而现实并不是这样的。”一家广告公司老板十分无奈。

其实从员工的角度出发,原本七天的春节假期,被突来的疫情硬延长到将近一个月。每天的活动仅限于家里的一方天地,不少人都在“虚度光阴”,从而很容易患上“假期综合症”,难以从假期的状态中调整回来。

加上受到疫情影响,不少人认为企业复工后会加大感染风险,从而产生担忧焦虑的情绪,导致上班不积极、不配合。

这两种因素就造成了复工后员工工作效率低下,团队执行力不足的问题。

面对这个问题,老板焦虑是没有用的。唯有主动出击,才能有效解决。如何解决呢?

小编建议,要想提升员工工作状态,应从做好员工心理关怀和激励保留两大方面着手。

疫情下,如何做员工心理关怀  

面对员工因担心上班,加大感染风险可能的担忧。企业要做的就是安抚并且宽慰他们的心,舒缓他们紧张焦虑的情绪。

首先,企业要自身作则,担起社会责任。在取得当地政府批准复工的“通行证”后,才能开展复工复产;并且还要做好公司内部的防护措施机制,例如备好额温枪、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物品,聘请人士每天定点对公司消毒清洁等。

当企业把自身做好后,我们就有底气跟缺乏“安全感”的员工进行复工前的心理舒缓工作。例如告诉他,我们的公司目前的防护机制是很完善的,有采购了什么防护物品、每天对员工进行体温收集、每天消毒等等。

当员工对公司的防护机制满意了,他对企业复工的紧张担忧就减轻了,对上班也不那么排斥了。

其次,疫情让很多人面临着经济和身体健康备受威胁的双重压力,从而产生一些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在这段时间,企业需要及时掌握全体复工员工的心理健康状态,并对问题突出的员工加以心理疏导,进行必要的心理关怀工作。

就企业而言,面对面去问员工是否有心理问题的做法是不现实的。但是组织全员到医院检查的方法不仅耗时过长,而且在疫情防控的条件下也是不允许的。小编建议,企业可以人啊人.心理健康评估测评对员工进行线上心理普查。只有把员工的“心”稳了下来,才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企业的未来才会“稳”。

疫情下,如何激励提升员工状态    

有些老板可能会觉得员工在公司会比在家上班的效率高。

其实,这是个悖论

员工的工作状态,与办公地点无关,而跟他的内在驱动力相挂钩。老板之所以觉得远程办公的效率低,其实是一种产生失控感的焦虑表现。平时员工在你的眼皮底下干活,你可以看到他人在座位上。但是远程办公后,你看不到员工,就会产生他有没有认真干活之类的担心。

但是,说实话,即使在同一办公室,在你的眼皮底下,内驱力低的员工该划水的还是划水,只是学会“隐藏”并且你看不到罢了。办公地点的转变,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是不大的。

所以在这个亟需全员同心协力的特殊时刻,不管对于已经复工还是待复工的企业,老板或者领导需要及时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找到他们的“隐藏性”需求,也就是所谓的“内驱力” 。

然后采取针对性激励的方式给予员工一些精神上或金钱上的奖赏,这样员工的需求得到“意料之外” 的满足后,与之伴来的企业归属感能够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投入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那么企业如何了解员工工作状态,挖掘出他们的“隐藏性”需求呢?

小编建议可以使用T12人才测评。T12人才测评上的“动机分析”模块,能够对测评者的真实需求和状态进行评估,直观呈现出员工现阶段的工作投入程度以及最迫切的需求。报告上激励建议能够帮助企业对不同员工施以对症下药的激励措施,只有你更懂员工,才能让员工更懂你。

小结:各位企业朋友,你们复工了吗?员工假期回来后工作积极性不高,可以尝试以上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