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优激乐与逢劣消迹


择优激乐与逢劣消迹
喻建国
梦是个体的一种主体经验,是个体睡眠时产生想象的影像、声音、思考或感觉,通常是非自愿的。研究梦的科学学科称作梦学。中国是最早对梦进行研究的国家,早在弗洛伊德2000多年之前,我国就有一本关于梦的专著《周公解梦》。《周礼·春官·占梦》以日月星辰占六梦之吉凶,一正梦、二噩梦、三思梦、四寤梦、五喜梦、六惧梦。东汉政论家、文学家王符对梦有一见解:“夫奇异之梦,多有收而少无为者矣。”
现在对梦的认识:做梦的原因主要三:物理因素,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梦属于灵魂医学研究的范畴,是由内外信使的剌激,引起大脑的一小部分神经细胞活动,表现为高层次灵魂的最低水平的意识状态。梦不被人们清醒地觉察,也不能由人们自我控制,梦是一种不自觉的虚拟意识。
很多人害怕做梦,觉得梦会影响人的睡眠,使睡眠的质量受到打折。其实短时间的梦对人的睡眠质量没有什么影响。我对梦却很喜好,夜晚做梦让人另外获得一种生活,我还真觉得,梦让我的生命做了某种内容的增加,提高了自己的生命质量。梦境有很多会和人在白天的遭遇所留下的记忆有牵连,确实常常会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大脑无意识中将脑内信息无序地链接而成,有些信息是你早已忘记了的,有些是人们记忆边缘的信息,做梦时它们都会被调用,非常神奇。
由于梦的神奇,在我国流传有梦文化。梦被我国古人分为15类:直梦,象梦,因梦,想梦,精梦,性梦,人梦,感梦,时梦,反梦,籍梦,寄梦,转梦,病梦,鬼梦。中国传统的梦文化是在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对梦的研究成果,明代崇祯年间的《梦林玄解》是梦学中的集大成者,是现代研究梦学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民间流传深广的《周公解梦》也是我们研究梦学的资料之一。
有的人一觉醒来对昨夜的梦总想要有个信息反馈,便开始解梦,其实大可不必。花在解梦上的精神可以说肯定是一种浪费,而且解得不好还会为人们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人的白天会被夜里的梦牵着走,让人的白天变得神魂颠倒,胡思乱想。
我对梦境采取的方针:择优激乐,逢劣消迹。晚上做了一个好梦,让人快乐的梦,使人振奋的梦,就将梦境在自己的头脑中给予加强、录制、品味,让快乐持续的时间长一点,让振奋自己的力量更强烈一点。还可以将好梦包装一下,成为自己的一个留存,可以在近阶段时不时地提取出来,让它把快乐送给自己,或是让它的振奋作用不时在自己白天的生中闪烁一下,使自己获得很强的生命力的激发。对于不好的梦即劣质梦,醒来后立即消杀,灭它个无痕无迹,让它在白天里丝毫作用都不能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