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法 从电脑、微博再到微信的快速发展,极大提高了沟通效率,几乎做到了沟通无物理极限、时间上可以做到36524——即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可以做到随时、随地沟通的。 即时沟通的优势是便捷,拿起手机敲上几个字、拍个照片就可以发到朋友圈,效率是提高了,当然出错的机会也就多了:其一是错字和别字多了,其二没有了情绪平复时间,极有可能在激动之下,把不当的文字、信息给发到了公共空间,假如在几分钟内发现了尚可修复、可以撤回,时间稍长就无法撤回,往往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我的一位好友给自己立了一个flag:为了避免发生错误,他决定在微信发出去之前,要回看两遍,再按下回车键——其一可以检查一下错别字,其二是可以平复情绪,防止在激动之下讲错话、做错事。 乱讲一通 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现有人在乱讲话,看到一事,他可以不加思考地讲出来:您要这么办了的话,就会如何如何。 世界上偏偏就有人相信,有时会造成不必要的反复,还有时会造成时间的延迟。 余世维就讲过遇到这种大嘴时的应对办法:听到有人讲这事非常好、很靠谱时,就要主动多问一句:您帮我详细分析一下,这事好在哪里?靠谱在哪里?当听到有人讲这事很烂、这人很差时,也要主动问一下:这人差在哪里?这事哪里很差? 非常遗憾,如果当事人往下深问一句,经常会发现这些大嘴会发愣,最常听到的回答是:我其实是乱讲的。 更为遗憾的是,更多的人听到了这些大嘴的乱讲之后,往往就身陷焦虑之中,而没有向下追问一句。 慎言 沟通方便了,有些人讲话就更加随意,经常不过脑子就乱讲一通,误导了别人,对别人不负责任,同样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假如被人家当面问住,那得多没面子啊。 慎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还是不要做大嘴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