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工作:邵家营,没有姓邵之人(四)


       

      到2020年7月15日是我来村工作的第一个整月,回想起一个月前因为各种原因,我还处于焦虑不安的状态中,是否能顺利?什么时候能出发?又什么时候能适应工作岗位?直到经历忐忑终于到村开展工作。“邵家营”,村民告诉我这里没有姓邵之人。第一次见她是在2018年底来汉中工作的第一个冬天,同事们都来给村里的贫困户送来慰问品,我经历着适应风土、气候、饮食等诸多“挑战”,带着十足的好奇心第一次窥探了邵家营村的一角。美,不是全貌,人心才是。

 

 

       我未曾试想过支队帮扶的这个村庄,竟然是两年后我要为之奋斗的地方。年轻人在村里会迅速耗尽激戾,而获得自己的新的工作激情,不得不讲,年轻人不到基层实在太可惜了这里的基层很大,大在风土上也大在其兴州之地的文化;这里的基层很美,美在四季,也美在每一个村庄和每一条小路。

 

 

      刚刚到村工作不是一帆风顺的。首当其冲的是方言,沟通的桥梁未能建起,再优美的语言再礼貌友善的词汇都难以直达人心,每次入户调查工作总是不够自信、不够主动。于是我每天努力竖起耳朵将村里交谈的各种话语坠入耳中,我的要求不高,一天能听懂学三句就已经很满足了,从此依靠竖起耳朵、不懂再问来走村入户。除了语言,全新的工作环境也是一种挑战,对于基层工作很多看似微小但是却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不过耐心的做思想工作总能见到群众满意的微笑。这些是基层人前进的动力,也是基层人自我的价值实现。

 

 

       如果你要问我收获了什么,那我会告诉你我见证了什么。村庄环境的改善和人居的整洁,群众对驻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还有党员同志们奋勇争先的旗帜引领,当然还少不了工作队、村干部们同心协力共克时艰,一手抓防汛救灾一手抓脱贫攻坚。这些真实的存在也让我开始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基层”,什么是“群众工作”,什么是“为人民服务”。我想只有真正俯下身子,真正用心沉下去,真正走进到群众心中去,真正以伟大的人民群众为师,真正从芳香的泥土中体会乡土中国,我才能骄傲的说:“这一次我没有白来!”

 

       在这里已经经历了的炙热考验,马上还要走过天收获的喜悦,甚至嗅到日里的冷峻肃杀,到村的工作就是如此,但基层工作的价值正在于此,他让你在一个全新的环境野蛮生长,你是自我荒废还是自我救赎往往就在你初心的坚守上。脚下的泥土日益深沉,心中的果实才最为壮硕。足下的这片土地有着我在2020年的炽热青春记忆。那些见证了的,那些经历过的,在我未来的征程中定会时时忆起。人生太短,经历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