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淡》(小说)第三十四篇 让老君山成为《道德经》的载体
2008年初,我移交了老君山的经营权,5月中旬,土地流转,河提工程动工,县长雷二虎帅19个部门在巡检镇政府召开老君山项目建设县长办公会,全方位支持老君山项目建设。这时,老君山项目建设没有做出总体规划,基本上都是按我说的做,边干边学,边办手续,总体上来说是顺利的。这是洛南开天辟地的大手笔,开创了洛南项目建设的先河。
我在这个时候建议修一条通往玉皇殿的登山公路,建设商洛第一条索道,把老君山的亮点充分发挥出来。这时老君山的建设者不停地呼吁养生,酝酿养老,忽视了景区人满为患的问题,最终结果是留不住人,赚不了钱。
再一个就是修庙的问题。
起初,老君山山门的庙,我给起的名字叫“玄元宫”,源于太上老君被唐皇帝认作老祖宗,封号为“玄元大皇帝”,这个可以在道教历史上产生巨大影响的创意,最终还是被篡改了。这是我倡导的“造神运动”搁浅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这些地标性建筑,由于人为的原因误入歧途,让富有文化内涵的创意泡汤啦。当然,这对于老君山项目建设的大局而言,也是微不足道的。可“千里大堤,溃于亿一些蚁穴”,没有对文化的敬畏,是个更糟糕的开始。这些细微的变化,让“造神运动”无法自圆其说,使老君山的导游词找不到衔接的佐证。
老君山发展到了今天,的确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没有必要杞人忧天,更不要吹毛求疵,我只希望,让老君山成为《道德经》的载体,让老君山项目建设的参与者成为传承华夏文明的道德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