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语丝211018]常乐我净


 [山语丝211018]常乐我净

 
中条山客
 
佛家认为,世间一切都是生死,都是由众多因缘条件而生生灭灭,它的本性皆是无常、苦、无我和不净。但是,一般人却认为恒常不变而无生灭,大俗人常常希冀万寿无疆,此乃曰“常”;以为人生是快乐的,是值得高兴的,名之为“乐”;以为人是自由、自主、自在的,是可以自我掌握命运的,性不变易,名之为“我”;以为身心是清白的,外界是干净的,能够解脱一切尘垢与污染,名之为“净”。其实,这是四种颠倒。
 
世间的很多事情都是没有规律的,意外与事故常常发生;人活在世实际上是个吃苦受累的过程,即使享受片刻也是担惊受怕;世界上有几个人能够完全自己做主?有几人是真正自由自在的?世界上到处都是垃圾与尘垢,少有净土。
 
那么,参佛修行者该怎么办呢?众生应该在“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等四念处认真修习,去除众生有常、乐、我、净四颠倒,使人生清净,克制一切烦恼和悲哀、祛除痛苦和忧愁,从而走上涅槃路。
 
对于自己的行、住、坐、卧等明了,做到观身不净、众生不净,此乃身念处;观察六根与外境接触时所产生的感受,发觉有受皆苦,活着就是受罪;观察外境时心的作用,认识到心念最是无常,性情多变,主要表现在贪、嗔、痴等种种烦恼上;通过观察五盖(贪、嗔、睡眠、掉悔和疑)、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器官)、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境。此六境与六根相接,则染污净心,故名尘)等,认识到一切法无我。
 
去除四颠倒之后,才能达到真正的常乐我净,即为“四德”。
 
其实,传统文化也提倡“常、乐、我、净”,不过内容与佛说不一样。保持平常心,保持喜悦心境,乐观处世;无我、小我,不要太在意得失;保持心地善良、同情心,有能力帮助别人的时候一定尽力帮助。
 
2021年10月18日星期一,上阳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