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有风险


 又业一家地产企业做IT

讲起最近的业内新闻时,龙总提到一家著名的商业地产公司,增加了一个科技板块,做起了科技相关的业务。

而这家公司每年开业的场子就有百十个,每年关门的场子也是百十个,当然与国内商品零售总额相匹配,关闭的数量理应大于开业的数量。

最后,龙总做了点评:这家公司估计遇到了不好克服的困难了,于是在另辟蹊径中,或者是已经茫然了。

规律不易打破

之所以被认为是规律,就是可以复现,就是不易突破和打破。

龙总多次说起他的观察:凡是那些个放弃了房地产开发主业,而主动或是被动去做IT的,多数离不远。

一家公司在某个行业耕耘多年,在技术、公关、精神层面多有积累,而愿意放弃这些缴过了许多学费才获得的积累,去做陌生行业,至少说明了对于原来所从事的未来不甚认可,认为前途不太光明了。

近几年来,地产业的销售额多在十八万亿上下,如果拿出一半去转做其他行业,还真没有几个行业有这么大的容量来接纳。

就如现下进入机器人、汽车、IT行业的地产公司甚多,鲜见成功的,倒有不少失手的案例,甚至把主业拖下水。

从观众到选手

做地产时看科技界如何风光,那咱就是普普通通的观众而已。

一旦招人、投钱进入,就成了比赛选手了。

多数人认为一年千亿销售额,每年投个十亿、二十亿的,那咱们弄他个十年、二十年还搞不出个响动来?

可事实就是那么残酷,绝大多数都如泥牛入海。

其一是对于科技行业的投入强度估计不足,只要看一下华为每年大几百亿的投入就明白您投入的十几二十亿,最多只能算是毛毛雨。

其二是基因不同,搞科技、做IT需要的思维不同,用地产思维做科技,还真的未必能成。

跨界有风险,下海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