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裕率弟子走进安溪、走近李光地 考察清代一代名臣李光地墓园风水 曾祥裕 曾海亮 福建安溪崇山峻岭之中藏有清代名臣李光地墓。2021年冬日, 曾祥裕率弟子走进安溪、走近李光地,考察清代一代名臣李光地墓园风水。 说起李光地,我们是从电视剧《康熙王朝》了解李光地本来是福建乡中的一介书生,在当地素有名望,其人才华横溢,又聪明过人。适逢容妃回乡探亲之际,李光地借着孤儿之事栏下皇妃车架要为民请命。他呈上万民书给康熙皇帝揭发福建迁界禁海政策实行过程中,地方官员贪污腐败,造成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卖儿卖女的情况。容妃心生怜悯于是将万民书带回京城,这件事情让康熙开始注意到李光地,并且赐他了官职。 李光地做官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辅佐姚启圣和施琅收复台湾,主要负责粮草后勤诸事。因为姚启圣和施琅之间有矛盾,李光地身处其中周旋安抚,不偏不倚,公平公正,李光地因此获得了康熙皇帝的赏识和信任。于是特意给了李光地密奏权,让他监督姚启圣和施琅二人。 历史给李光地给予很高的评价: 李光地(1642年—1718年),字晋卿,号厚庵,清朝理学名臣,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历任翰林编修、直隶巡抚、吏部尚书、文渊阁 大学士等职,一生清正有为,在协助平定“三藩”、举荐施琅领兵统一台湾、治理河患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康熙评价他“谨慎清勤,始终一节,学问渊博”。李光地去世后,雍正为其刻谕祭碑,在祭文里赞扬他“学问优长”“一代之完人”。 我们不仅敬仰李光地辅佐姚启圣和施琅收复台湾的历史功绩,而且仰慕他的易学造诣,他的易学名著 《周易观彖》与《周易通论》丰富了中国易学文化思想。 所以,曾祥裕率弟子福建人文之旅理所当然要考察一代名相李光地墓地风水,一是从风水印证李光地墓的特色,二是表达我们后学者对易学先贤的敬仰之情。 阴宅的选址与来龙、入首、穴位以及明堂消砂纳水诸多因素紧密相联。 李光地墓 位于安溪新坂村柏叶林,因外观呈“风”字形而被后人称为风水宝地,整座墓陵气势恢宏,有碑刻、翁仲、石兽、华表、御制碑刻等,1958年,因修渠等历史原因惨遭损毁,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墓陵经过复原修建,让原有景观得以再现,列入安溪县文物保护单位。去年,李光地裔孙与当地部分乡贤自发捐资近百万元,原址重修,恢复原貌,再建佳城。以此进一步弘扬李光地崇高品德,厚道博学,敦宗博学等可贵精神。 我们从后龙开始考察李光地墓的选穴依据。后龙从酉方行至过峡起一金星土墩,穴坐向为庚兼酉,龙虎砂围合,白虎稍显厚重强势。明堂朝应峰呈笔架状。左右水上堂在内堂甲口流出,水口砂封闭。但现在白虎头已破被开路。
李光地安息于此,想必是李氏家族请人选址。李氏一脉素来重视风水。据安溪湖头李氏族谱世系,李光地系唐高祖李渊二十子江王李元祥裔孙;一说为开漳先锋、辅胜将军李伯瑶之后,其祖系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渡东村人。后其祖经风水大师黄妙应指点,将李伯瑶墓迁到渡东,并按黄妙应之说定居在湖头 。 这说明福地客家人血液中流淌着风水基因,世代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