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 于斐
当流量成本越来越高,只有内容才能形成可持续的流量。
当下,所有行业都是内容行业,会做内容的企业一定奇货可居,懂得内容生产和营销的企业,“钱”景一定无限!
我在北京大学讲课时提到,
品牌营销就是心智营销!
在技术壁垒被不断冲破、产业分工逐渐明细的今天,企业经营面临的最大成本不是在技术端、生产端、管理端,而是在用户端,顾客的认知成本是最大的成本。
在一个认知当道的时代,卖得最好的产品,不一定就是最好的产品,但基本上是内容营销做的最好的。
要打开市场,就需要洞察消费者行为并用他们的语言;内容生产和流量运营保持融合,做到内容为王,为用户打造极致传播体验。
优质内容一定要从用户的人性需求出发,在用户生活场景的基础上,为他们量身打造有温度、有参与感、真正解决其痛点和痒点的内容,助力品牌与用户形成情感连接,建立持久的关系。
如何将消费者的痛点转化成传播资源,让消费者的资源成为品牌的传播者,对中小企业来说是门必修课。
因此,中小企业应该做到主动宣传自己,制造话题和开展多种形式的生动活泼主题活动,并通过网站、海报、橱窗、宣传栏以及以社交网络如微博、微信、视频等新型信息与消费者一起分享,企业管理者要十分重视与用户之间相互沟通;应该在推广或咨询过程中,解决方案、体验优化、个性定制、服务费用等都与消费者进行交流探讨;应该做到双方处于信任、透明的环境中,真正提高社会对企业口碑的综合满意度。
事实上,在信息泛滥和消费升级时代,光有产品和项目已难以获得市场红利,救不了正在饱受煎熬的企业,只有洞察和认知才是生产力!
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成长型的市场实体,产品运作伊始,战略布局、战术实施的结果与期望值有较大出入,感觉身陷其中,难以脱身,这时候,要想获得新生,你就要把产品重新合理界定,避开与竞品锋芒、单刀直入,在保持原有的消费基础上,扩大特定消费群体。
除了功能性定位以外,品牌的情感性性定位可以说是产品竞争的核心力量。品牌资产的积累和内容生产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不能固步自封,更不能盲目跟风、朝令夕改。
中小企业要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市场优势等多种要素,对品牌资产和内容生产进行积累与整合。
在品牌资产和内容生产的积累过程当中,树立起品牌的关怀、信心、诚实、爱心等核心主张非常重要,要配合产品的功能性定位,确立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一种良好的诚信关系。
现实中,有不少企业在追捧互联网思维,其实真正的核心就是以“产品决定目标,项目决定组织”的理念作为企业互联网执行的方法,战术聚焦,重点突破。
海尔的“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即如此,小米手机提出的“为发烧而生”不像是在做手机,倒像做生活必需品一样。
作为老板,如果不能把企业的文化基因和资源优势经过精准的营销深加工手段、智造成围绕需求生活方式展开的品牌故事,并放进品牌建设中去,就是极大的浪费。
这不,除了日常经营管理外,董明珠做产品代言人、出镜微电影、甚至著书立说、励志演讲。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于斐老师指出,互联网时代是品牌速生速变的时代,企业追求的是结果文化,而不是历史文化。
因此,如何跳出传统模式红利的娇宠,在平等、开放、透明中吸引用户追逐是门大学问。
最高级的营销不是建立庞大的营销网络,而是利用品牌符号,把无形的营销网络铺建到社会公众心里,把产品输送到消费者心里。使消费者选择消费时认这个产品,投资商选择合作时认这个企业,这才是营销的最高的境界,也是品牌的力量。
由此,企业营销做得好不好,产品卖不卖得出去很重要!
要在众多同质化产品中脱颖而出,宣传定位上独特的卖点和主张必不可少,其承诺利益点能否切中要害,具备传播性和延展性,事关一个产品在市场中到底能走多久,能否给目标消费者留下有效记忆。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现时我们企业许多产品市场的细分。
说起市场细分,其实就是根据消费者对产品和营销组合的不同需求,把市场分割为具有不同需要、性格或行为的购买者群体,并勾勒细分市场的轮廓,目的是针对每个购买者群体采取独特的产品或市场营销组合战略,水井坊和特仑苏各自的定位高端,显然把市场做了有效切割。
使企业找到自己的目标市场,确定针对目标市场的最佳营销策略以求获得最佳收益。
中小企业要明白,如果你不主动定位,就会被别人和这个社会“定型”。
因此,你是定位在特色研发技术上,还是功能情感情趣上,或者状态愿景价值上,如何精准定位直接关系能否吸引住相关的目标群体。
二、体验优化。
菲律普·科特勒说过,企业应突破以销售为唯一目的的思维框架,必须去思索顾客的终身价值——即企业未来可以从该顾客身上获得的利益的现值,必须考虑如何才能在某一类别中与某位顾客做成更大的生意。
现在的消费者购买商品基本上是从原来的功能性消费---品牌消费---体验式消费---参与式消费这样一条价值链展开的,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注重感官体验、交互体验、浏览体验、情感体验、信任体验。
所以,企业的目标应该在于为顾客带来长期的价值,并创选出关系维持得更持久的顾客。
而建立品牌资产的关键在于发展与顾客的互相依赖、互相满足的关系。
因此,新产品在市场上开疆拓土,必须打破以往的惯性思维,在借鉴传统模式与招数基础上,寻求突破与创新,明白营销已经从以产品和消费者需求为中心转向以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和体验为中心。
要将目标对象界定在“个人化”的基础上,提供有针对性的满足,与他建立一对一的直接关系,比如现今流行的会务营销、体验营销、旅游营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