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琼编著的《ChatGPT:AI革命》和《连线》杂志记者凯德·梅茨所著的《深度学习革命:从历史到未来》,都展示了人工智能AI在数字时代的发展空间。有了云计算平台和大数据,通过建立机器学习的模型,人工智能可以完成很多人类的基础工作。《产业数字化:以数字技术加速产业转型增长》一书讲述了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而《数字经济: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之中,则描绘了数字技术对基建、产业、政府、社会和资产的影响,以及形成的数字中国蓝图。
《ChatGPT:AI革命》一书中,刘琼等人作为人工智能的研究者,在ChatGPT大火之后,产生了用ChatGPT来写一本关于ChatGPT的书,以此来验证这个产品究竟如何。所以按照一般产品说明书的写法,本书从ChatGPT是什么、怎么用以及能有什么作用这三个方面介绍了这个今年最热门的技术产品,完成初稿之后,作者团队发现,ChatGPT对于一些传统的知识点生产的信息比较饱满和准确,但在创新思维、逻辑思维上还完全不能满足很多用户的需求。最终本书成型,还是依靠人工智能AI研究团队成员的脑力和工作。
《深度学习革命:从历史到未来》是一部人工智能发展史。《连线》杂志记者凯德·梅茨通过长期跟踪采访,讲述了从感知机、DeepMind到专注于神经网络的AlphaGo,以及最近大火的OpenAI研发的ChatGPT,近 10 年的“深度学习革命”,终于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博弈论、生物制药、搜索、推荐和自动驾驶等诸多领域取得改变世界的突破性进展。本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人工智能领域最近取得的突飞猛进的进展,关键就在于有一群执着、热情和可爱的研究者。
科技作家涂子沛的《第二大脑》,描述了人工智能时代的“智能增强人”。在马斯克提出开发脑机接口、ChatGPT大热之后,脑机协作或许将成为数字时代的新发展趋势。作为脑机协作的产物,第二大脑是一个介于互联网和个人之间的新工具,可以作为生物大脑的数字复制体,记录、存储、查找信息;也可以视作生物大脑的补充和延伸,借助算法对我们记录的信息进行整合和动态分析,助力思考、决策。由此涂子沛认为,人工智能不会取代我们,但熟练掌握了脑机协作、拥有第二大脑的人将淘汰我们。
科幻场景似乎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对应的,新的商业机会也总是萌芽于科幻的预想之中。在《科幻如何改变商业》一书中,日本三菱综合研究所的三位研究人员认为,创造出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但又和现实世界有一定联系的、独属于自己的头衔,这样的思考过程就是科幻思考法。科幻作品中经常出现一些神奇而不知道如何做出来的小工具,很多创业者会思考这些小工具为什么是合理的,甚至想试着自己做一个出来,就这样开启了自己的事业。
数字经济是指以数据资源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这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推出的《数字经济大变局》中的观点。而在周之文博士的《数字经济: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一书中,从“数字基建”“数字产业”“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资产”五个方面,阐述了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场景与实现路径,包括智能制造、智慧金融、智慧零售、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校园、智慧政务各方面,同时,也提出了数字经济政策制度、治理体系与监管框架的建议,构建了一个数字中国的发展愿景。
最后一起来看看清华大学韩秀云教授的《就业赛道怎么选》。就业难题并不是我国特有的,它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难题。2023年是一个解决就业年,需要国人共同努力,每个人都要自救,而自救最好的方式就是找份工作先干起来。就业形势变了,我们要因变而变,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危”中看到“机”,学会在逆境中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