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跳伞人:谁持彩练当空舞


        19年前,长江中游城市武汉、宜昌、常德、荆州、荆门、潜江、天门、孝感、咸宁、鄂州、黄石、大冶、景德镇、仙桃等14个城市的政协文史委共同发起和组织了一次活动,集中采写这些城市的体育明星,编辑出版体育史料读物《长江中游体育文化》一书。

那时,仙桃市体育明星不乏其人,既有在体操项目上获得奥运冠军的李小双、李大双、郑李辉、杨威,也有在其它运动项目中取得不凡成绩的运动员,如女子跳水运动员童德荣、巩会江等。

有天,仙桃市政协文史委的领导找到我,说:“你写写朱荣吧!”

 

我和朱荣从未谋面,及至见到她时,才知道她当时已在仙桃市体育局工作。她拿出一张1992年5月的《中国体育报》,指着头版刊登的照片,笑着对我说:“这个就是我!”

 

照片上的朱荣英姿飒爽,在成都郊外一片绿茵茵的草坪上,她手持降落伞,笑盈盈地面对镜头。

这天是1992年5月13日,由4名妙龄女子组成的湖北跳伞女队出现在成都的天空,当她们如四朵金花依次飘落在地面上电子圆形靶上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在强手如林的跳伞队中,朱荣所在的湖北女队取得了3次连续踩点、第4次距靶心0.05米的好成绩。这是湖北队第一次夺得这个项目的第一名。这个成绩,不仅打破了1984年国家集训队创造的全国记录,而且打破了亚洲记录。

 

我知道,跳伞是一种表演项目,虽然不像其它竞技项目被列入国际国内体运会项目,但竞争性依然是很强的。这个表面光鲜的场景,肯定是朱荣许多故事的冰山一角。想到这点,我忽然无厘头地说了一句:“跳伞是个很好玩的事情。”

朱荣说:“好玩,也不好玩。”

 

那些年,随着国际国内体育赛事活动频繁增加,怀揣体育梦想的人如雨后春笋。但是,真正要在项目运动中取得不俗成绩,那就成了凤毛麟角。成似容易却艰辛,竞争者多,而且大家都很拼。

朱荣告诉我,她在上小学时,成绩很好。从小的理想,是上一个好大学,读一个好专业。被选中为体育苗子,是因为她个子高挑,身材匀称,不仅身体素质好,运动能力也很出众。

那时,朱荣是杨林尾小学五年级学生。体育课上,奔跑起来,像小鹿一样敏捷,跳动起来,像猿猴一样轻柔。这一切,被仙桃体校前来选拔苗子的篮球教练悄悄盯上了。

有天,班主任把体校初步选中的消息告诉了朱荣。朱荣当时很高兴,体育热的时代,许多人对这种机会是梦寐以求。当朱荣回家把这个消息告诉爸爸妈妈时,爸爸妈妈却不怎么高兴。他们的想法,搞体育太辛苦,而且难以出成绩,搞不好把前途搞荒废了。

朱荣学习成绩虽然很好,但对体育也由衷热爱。她想,既然机会已经来到了面前,就一定要抓住。这天,她瞒着爸爸妈妈来到了当时的县体校,县体校的肖仁沛教练对她进行了测试,一项是百米短跑,一项是立定跳远。

“回家等通知吧!”肖教练十分满意地对朱荣说。

1985年7月份,县体校的录取通知终于递到了朱荣的手上。直到这时,爸爸妈妈才知道朱荣偷偷到体校应招的事情,他们知道,女儿是铁心要从事体育运动了。通知都下了,再反对就会适得其反。唯一的期望,就是她能做好吃苦准备,一往无前。

朱荣做了篮球教练肖仁沛的弟子,每天除了文化课学习外,就是刻苦地练习基本动作。

可是,规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快。1989年6月的一天,朱荣在仙桃二中上完下午最后一节课回到体校后,发现体校的场地上有几个陌生人。30多名学员擦拭着脸上的汗水,正在收拾东西,好像刚刚结束了一场什么活动。在朱荣发愣的时候,肖仁沛教练笑盈盈地向她走来,把她拉到几位陌生人面前,向他们介绍起朱荣来。

原来,这几位陌生人是湖北省航校的老师,专门为选拔学员而来。其他学员的测试已经结束,现在正等待她回来进行测试。测试仍然是几项基本的运动项目:短跑、跳高、跳远。尽管没有吃饭,朱荣仍然是身轻若燕,迅疾如飞。在场的教练们都含笑点头。

航校要做什么运动?朱荣虽然对此陌生,但她知道,一定与飞机相关。平时听到天上嗡嗡的声音,她会和小伙伴们好奇地望着天空,把头颈都望得酸疼。

想到那种新鲜感,这一夜,她失眠了。

不久,朱荣接到了省航校的通知。这年7月的一天,朱荣来到位于沙市的湖北省航空学校。像她一样来到这里的有100多人,最后能正式录取的只有几个名额。

朱荣很希望能在航校留下来。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在一个多月的集训中,她咬着牙,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汗水。100多人中,筛选了8人,随后,8人中再次筛选出6人,朱荣终于成为了湖北省航校的正式学员。

1989年10月初,朱荣开始了航校的训练生活。

一连几个月,在继续体能训练的同时,学员们每天都要坐在教室里学习理论知识,在训练场上学习叠伞。有时,她们也会见到那些停在机场上的飞机。看着它们,朱荣还真有点急不可待,希望尝尝那种坐飞机的滋味。

这天,天气显得十分晴朗。教练告诉她们,今天开始进行新的一轮训练。一大早,在教练的带领下,她们一个接一个地走上了飞机。就在飞机起飞的那一刹那,朱荣突然感到心直往下沉。看着窗外,她突然产生一种恐惧感:这么高,人带着一顶伞,就能往下跳吗?此时此刻,原来怀有的那种新鲜感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是担心和惧怕。

所有的训练项目如期进行。坐过几次飞机后,朱荣才开始逐渐习惯。可是,轮到跳伞时,她的心又开始突突直跳。这一天终于来了,6名学员在教练的带领下,开始练习跳伞。

朱荣年龄最小,老师把她安排在最后一个跳。接在学员们一个接一个往下跳时,朱荣紧张得直往后缩。刘心安老师看到这种情景,直给她打气,但是她还是感到害怕。刘老师见没办法,就强制性让她跳。从飞机上跳下的那一刻,朱荣根据平时的训练打开了背后的伞。随后,伞带着人从800米高的天空往下坠落,朱荣感到自己的五脏六腑都要吐出来了。可是,当她随着伞飘落地面的时候,最终感到跳伞其实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可怕。不仅不可怕,还富有刺激性。

跳伞能给人一种从未体验的乐趣。然而,训练则是异常辛苦的。谈起那段经历,朱荣的眉头紧锁。她告诉我,航校的训练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地面训练;二是空中训练。

在最初的地面训练中,她们首先是锻炼上肢,每天要做5个引体向上,每次必须达到30个以上。其次是进行腹肌训练,联系仰卧起坐和两头起。随后,还要练习倒立。有一次,朱荣在练习倒立的时候,头重重地碰到地上,她忍着痛硬是没有让眼泪流出来。谭志德老师见此情景对她说:“你的上肢力量不够,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为了强化上肢力量,她每天都要加大运动量,比别人多做几次引体向上。

空中训练的基础动作也是从地面开始的。每天,她们都要趴在凳子上,练习身体平衡。人像飞鸟展翅一样卧在上面,每天5次,每次5分钟,做下来比倒立还累。

她们穿着大头靴,双脚并拢,从2米高的台上往下跳,反反复复。朱荣有时觉得吃不消,但她想,如果在地面不进行严格训练,就没有在空中盘旋的本领。地面上的训练,实际上是给空中的训练增加保险系数。因为,某个方面能力的不足,往往会给自己带来危险。

的确,跳伞是刺激的,在有些人看来甚至是浪漫的,但是,它也是危险的。

朱荣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是训练中出现过一次意外情况。那天训练时,她的伞突然被伞绳缠住,顷刻间,人和伞就像在做自由落体运动一样飞速往下落。她想打开备用伞,可是显然来不及了。就在离地面20米时,伞终于被朱荣打开,呈盘旋状,开始缓缓地往下落。当她安全降落到地面时,发现自己早已浑身大汗淋漓。

进入航校近一年,朱荣进行了全面而紧张的强化训练。从练习圆伞开始,每天飞行3至4次,跳伞3至4次。在训练次数达到800次后,才从初级的圆伞上升为翼伞训练。

翼伞有着滑动快、灵活的特点,是表演和比赛常用的伞型。起初,为了能准确地从空中降落到某个点,她和队友们在教练的指导下,专门在地上悬挂着一根绳子,像荡秋千一样,无数次练习定点,手打起了厚厚的茧,仍然不敢放松训练。

一般情况下,风速超过8-10米/秒,能见度在10米内就要取消训练。但是,为了掌握过硬本领,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她们同样坚持训练。

最难的是特技表演,不仅要求队员跳伞定点准确,而且还要在空中做出各种各样的漂亮动作:翻跟斗、玩盘旋、列队形……至于4人定点跳伞,则更是要求队员之间默契配合。

就在朱荣和队友们紧张训练的时候,各种赛事悄然来临。

跳伞作为一种表演项目,越来越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和重视。尤其是欧美国家,跳伞运动扩展到各种年龄层次,人们乐此不疲。在国内,各种运动会开幕式上,大型商业活动,也总是少不了跳伞表演。

1990年5月,广州市举行了一场全国青少年跳伞比赛。朱荣和4名老队员第一次参加了比赛,取得了女子定点跳伞第8名的好成绩。

对于朱荣和其他几名新队员,教练刘心安和谭志德充满了信心。1992年5月,在四川省航空运动学校举行的全国跳伞优秀选手赛上,他们果断地选定了朱荣等几名新队员参赛。这次比赛,朱荣和新队员不负众望,取得了名列第一的好成绩,为湖北争光添彩。中国体育报记者对这项活动进行了及时报道。

湖北女队成为全国的强队之后,各种表演邀请赛络绎不绝,如敦煌国际艺术节、三峡国际艺术节等等,到处都有她们的身影。

 

最使人难忘的一次,是朱荣在家乡仙桃的表演。那是1992年9月在仙桃举办的全国少儿体操比赛开幕式暨李小双、李大双巴塞罗拉奥运会载誉归来庆功会上,朱荣等12名女队员从沙市机场起飞,特地为仙桃人民作跳伞表演。面对家乡父老,朱荣心情显得非常激动。她知道,她是仙桃历史上迄今为止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名女跳伞运动员,所以,这次一定要把跳伞技术高水平发挥出来,给父母、给母校、给家乡人民一个好的汇报。

飞机飞临体育场上空时,一名女队员从飞机上跳下,将一面国旗在体育场的上空展开,形成迎风飘扬之势,这是表演的第一个节目“展示五星红旗”。紧接着,开始表演第二个节目“四色烟雾”。只见4名女队员手持红、黄、绿、白4中不同颜色的烟雾弹,在天空时而如云霞飘飞,时而如飞流直泻。在第三个节目中,7名女队员各持10多米长的彩带,上下翻飞飘舞,恰如仙女下凡。看到这种场景,全场观众禁不住一片欢腾,掌声雷动。

虽然不像别的运动项目有着摘金揽银的显赫荣誉,但作为一种表演项目,朱荣和她的队友们凭着坚定的意志,顽强的精神,刷新了全国乃至亚洲的记录,其艺术表演极富观赏性和感染力,给全国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谁持彩练当空舞?是朱荣和她的队友们。

谈起这种不同寻常的舞蹈,朱荣眉宇间分明流露出一种自信与欣慰。我知道,这种自信与欣慰,与其它所有成功的人一样,都源自于艰苦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