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ChatGPT把这个神话的成果进一步扩大,将他们的能力边界不断突破,直至所有人类视为具有优势地位的区域。如此下去,很多人类的工作都将被人工智能取代,这已经是正在到来的事实。据美国的投资银行高盛最近推出了一个报告称,如果人工智能能够实现像他们的公司所承诺的那样,在诸多领域取代人类的工作,那么,未来几年之内,欧美国家将有超过三亿白领的工作岗位将消失,三亿,接近全美国人口。
换言之,相当于一个美国那么大的国家的所有人口,从此失去工作。想一想,这件事情就让人不寒而栗。这还没有考虑到印度、中国、东亚、南亚诸国。也还有很多相类似的工作岗位将被取代。比如日本由于老龄化问题突出,大量的护理工作需要被机器取代。全世界加起来,这个数字至少会超过五个亿了。
五亿本来有着体面工作和稳定收入的人群,将从此失去他们的乐园。这个前景肯定是令人忧虑的。
那么,我想有什么事是人工智能不能取代的呢。
早上我在冲茶的时候,想到这个问题,能让人工智能代替我喝茶吗?
如果我们把喝茶这个行为分解开,从种茶、采茶、制茶、销售茶、购买茶、物流送货上门,然后到煮水、冲泡,直至饮用,这一系列流程中,哪些是可以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呢?认真思考后,我发现好像只有最后一刻——端起茶杯杯子,将茶水吸入口腔,让茶叶在我的嗅觉味觉系统,激发出相应的快感,让我觉得愉快、幸福、满足,这个部分是人工智能目前还没法给我的。
其他,比如说。种茶,这个由由机器人完成,已不是问题的;采茶,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精细的工作,但是假以时日,让机器人通过传感器识别茶树上的茶叶的鲜嫩度、芽尖的大小,完全不是问题。那接下来是运输、炒制、包装、网络销售,这些都已经解决。炒茶叶已经有机械装设备了,把机械改成数控装置,它就是机器人的原型;网络销售,直播带货,可以用数字人24小时不间断地售卖,辅以高级算法,将这些视频直接推送到喜欢喝茶,对茶有兴趣的用户面前,也已不是什么新鲜技术了,甚至可以称是老套了。接下来的包装、发货和物流。在亚马逊、京东的仓库里,到处都是机器人在完成,辅以无人机、和无人驾驶汽车,通过卫星导航把相应商品送到相应的位置。这也是现成的技术。
至于说,冲茶泡茶,用机器人辅助,用人工智能控制,也完全不是问题,而且,可能比人做的更好,他们对对水质的检测,温度的控制,冲泡茶所需的水流的快慢、力度控制,都是人所不及的。
最后,就只剩下喝茶这个行为。因为这个行为目前还没有人工智能入侵。但它不会被攻克吗?其实细想一下,也许有一天我们也真的不需要喝茶。
想一想,我们喝茶,喝的是一种什么东西?其实只是一种视觉、味觉和嗅觉。视觉看到茶叶,激发你对茶叶的记忆,在想象中调动出相应的感受。泡茶时,我们将带有大自然清香的茶叶,投入杯中滚烫的沸水。茶叶在沸水中析出有机质、茶多酚、氨基酸和各种芳香物质,营养物质,散发出香浓的气味。嗅觉和味觉系统感知到它们,茶多酚进一步刺激到神经系统,让人产生兴奋和愉悦。使大脑的活动变得空前活跃。喝下一杯茶后,一个人变得精神振奋,工作起来有激情,这是喝茶让人愉悦的原理。
但是,我们真的必须需要这些物质的刺激,才能达到这样美妙的感受吗?
事实上不是。
首先,我们把喝茶或品茶的行为,视为一种审美活动的话,它本质上是我们的身体。通过视觉器官——眼睛,嗅觉器官——鼻子,味觉器官——味蕾和口腔,这几个感知系统,将获得的信息传递到大脑中,在大脑皮质层形成一种相应的反应。大脑皮质层获得的是信息的刺激,而不是物质本身的刺激。换言之,喝茶的时候,我们的神经系统并不接受茶多酚,只是获得关于茶多酚的信息,这和我们对于生活中一切美好事物的感受是一回事,我们欣赏一幅美术作品,是画作上的信息——颜料构成的色彩光谱和画面上的森林、河流、少女、笑脸、阳光、花朵的信息,给了我们美的感受,而不是画作上的帆布、颜料被传送到我们的大脑。
如果切断感觉器官和大脑皮质层之间的联系,其实我们喝茶和喝酒、喝中药、喝白水也是一样的感觉,甚至喝毒药也没有什么不同。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我们不依赖外界物质通过我们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获取的相关信息,向大脑皮质层传递。而直接通过神经刺激的方法,将这些外界的各种刺激以数字信号的形式传递给大脑皮质层,我们的大脑一样可以获得喝到美味香甜茶叶的的感觉。
那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喝茶呢?
这种情形,可以类比为我们听用软件模拟出的钢琴演奏的音乐,它和真实的钢琴乐曲区别到底有多大呢?尤其是在音质条件不是很苛刻,或者音箱分辨率不是很高清的情况下,抑或是听者对音乐的感受不是非常专业的情况下,谁又能分辨得清楚其中的差异呢?
同理,如果不是非常资深的专业品茶人,谁又能分辨得出来各种茶之间细微的感觉呢?神经芯片从数字系统里提取出相应的的信号,对大脑进行刺激,就可以实现你喝到不同茶叶带给的现实鲜活的感觉。从技术上讲,要实现这个结果已经不是难事,当人类把茶叶的成分分析清楚了,当马斯克的神经芯片更趋成熟了,《骇客帝国》中情形可能就成为人类生活的现实了。
问题是,我们需要把品茶这样令人类迷恋、沉浸了数千年的生活方式,和一种审美方式,变成虚幻的数字化体验吗?把活色生香的茶韵转换成数字鸦片,介入我们的生活吗?
这到底是毁灭还是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