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许多事情都有潜规则,现在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反腐常态化后,大量问题官员纷纷落马,能有今天这样的现状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这既是高层的英明,也是形势所迫;重视并治理党内腐败赢得了普通老百姓的支持,但我想在拨乱的同时,也要反正,给广大长期受排挤,受打压者一个合情合理的补偿,这也是纠偏纠错所应有的。
大量问题官员的落马是伴随着大量腐败现象的,而腐败影响着社会公平正义,使体制运行往着偏倚方向发展,各方都在承担不必要的成本,就个人而言轻则生活质量下降,重则精神萎靡,心理压抑,比如今天就有一则纪委通告:阜阳市纪委委员魏允林正在接受监察和纪律审查,而背景是市政府高级工程师黄自然持续十几年的喊冤。黄老今年已90多岁高龄,入狱数年,出狱后持续十几年反映问题,期间心理创伤可想而知,好在快要有结果了,说明坚持终有力量,有冤必将澄清。
我想既然有那么多的问题官员,体制与市场就存在着大量错乱的事情,而目前主要在治乱,治问题官员,重遏制腐败增量,清底腐败存量,其实也要平反,补偿被伤害者并为其正名,让一直规规矩矩,正直与善良者终将得到福报,心得以宽慰,真正实现事心双解,政通人和,所以我的建议是:在全党内部开展一次拨乱反正运动,让那些长期受到不公平对待,甚至收到排挤,打压者重获心理,思想得自由,而他们被平反也必将壮大斗争的力量,使经济社会运行在能够相互制衡的轨道上!
说到职称评审,我首先想说领导与普通职工的关系,我的观点是要么你专业能力非常出众,让领导需要你撑门面(即使如此,有时候领导也不喜欢,因为你不会来事,你不能放下架子,卑躬屈膝)要么你就得输送利益,比如逢年过节到领导家坐坐,至少给点小恩小惠,否则被善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从来没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面对各种不当利益诱惑的时候,我能坦然的绕着走,所以任何时候,面对任何环境,任何人我都能保持充足底气,其次就是过去的职称评审是否能够经得起历史,时代,人民的检验,而最近的职称评审是不是就没有猫腻?据我所知没有那么简单吧!在指标有限,在过与不过上存在巨大差下,可以想象有关系还是要走关系,因为机会成本太高,因为可以提高通过保障系数,支持职称评审的人社部门能自证清白吗?
就是过去的计划生育,本来是国策,服务于整个国家发展需要的,最终因乱罚款,乱惩戒成为牟利的工具,而职称评审也是如此,本来是国家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的一项福利,然而却成为单位领导与人社部门收获人情,获得利益的工具,更重要的是有些老实人,在有人就有江湖的地方不会来事或者不愿去来事,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能解决职称问题,而工作能力能有多大差异呢?我认为市场有失灵的时候,而体制运行更有偏差失误,甚至错误的时候,此时国家就要在体制机制上予以保障纠偏纠错,这样无论是市场,还是体制,都不至于往太偏倚的方向发展。
而至于选人用人问题,则是体制内顽疾了。大量腐败官员的落马无不有一项就是为他人提拔晋升提供帮助,收受利益,说明这个问题即使在当下仍没有有效的解决,大量的跑要行为在或明或暗下继续着,选人用人的质量决定着体制运行的质量,决定着事业发展的人心向背,纵然有体制环境,市场环境的制约,也应该破除万难,真正把人选好了,用好了,并且把制度规矩贯穿在工作全过程,方能理顺体制上下的关系,让更多人看事不看人,真正把工作做好,而不是把人服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