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自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人体需求而生。人体是经历30多亿年自然生态演化而形成的高度复杂的生命系统,如果离开了自然生态系统支持,人体只是化学元素而已。人体生命过程是一场连绵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自然设定了这一生物化学反应的基本条件。这些条件概括起来,就是人体生命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六大基本需求,也即“六大生命需求”“六大生命之根”,亦可称之为分析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六纲”。
(1)氧供给,人体重量的61%是氧(O),氧(O)元素廉价而又重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红血球承担氧气与二氧化碳的输送之责,人体时刻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的空气质量十分重要。
(2)水供给,水由氢(H)、氧(O)原子组成,人体重量的60-70%是水,大脑80%是水,饮入水、排出水,水源地、水库、水渠、水厂、水管、水龙头,维持人体水循环、水平衡,水供给、水质量十分重要。
(3)食物供给,人体24种基本元素,其中氧(O)、氢(H)、碳(C)、氮(N)四种元素占90%以上,一日三餐,吃喝拉撒,从采集渔猎到种植养殖、从田园到餐桌、从厨房到厕所,维持进出有度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食物供给、食物质量十分重要。
(4)维持体温,人体是由37.2万亿个细胞构成的小宇宙,人体细胞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四种有机分子,维持体温就是维持小宇宙内细胞的有机分子生化机制,皮肤系统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在调节体温上发挥重要作用,从衣着服饰、坑穴窑洞、茅草土坯房到高楼大厦,从冬暖夏凉到全年智慧控温,生产生活场所舒适十分重要。
(5)空间移动,人体生命移动以获得水、食物与爱,诗与远方,从徒步而行到人力车、牛马车,再到机动车、汽车火车飞机轮船,从林间小道到乡间小道,从古栈道、秦直道到现代公路、高速、地铁、高铁、航空航天航海,空间移动的动能十分重要。
(6)抗御天敌,看得见的猛兽己经远去,看不见的毒物、病原体、自然灾害不减,人口聚集导致瘟疫成为主要天敌,建立健全疾控体系和救助体系,提高公共卫生健康水平十分重要。
迄今为止,人类圈的发展进步,就是更好地满足上述“六大生命需求”。为此,人类付出了巨大努力,自然付出了巨大代价。毫无疑问,从生物圈中开辟出人类圈,意味着人类已经成为生物圈具有压倒性优势的霸主,有幸生存下来的物种也已经顺从了人类霸权。人类圈持续“增生”,不断“分化”,从生物圈所得越来越多,特别是在空间移动、维持体温、食物供给方面,表现出卓越的能力。除(1)(6)项外,其余四项已经可计量计价,这是了不起的成就。然而,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不同需求之间出现了尖锐的矛盾冲突,尤其是(4)(5)项需求满足程度提高,大量排放了污染之物,严重影响到(1)(2)项甚至(3)(6)项的供给质量,导致人体生命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人类圈与生物圈的双重健康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噪(音)声污染、农药污染、辐射污染、热污染,以及新污染物己经成为人类圈与生物圈共同抗御的新的“天敌”。
人类圈由内向外不断扩张,直逼生物圈边界,威胁生物圈安全。这是生物圈忧患,也是人类圈忧患、地球霸主忧患。
这个世界一切都在发生变化,人类及人类圈也在不断的适应新变化,在适应变化中获得新发展,更好的满足人的生命需求。
注:本文为党双忍著《绿色未来——生态空间理论与实践》内容节选。探究人类圈大势,观古知今向未来。2024年1月6日于磨香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