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议国内硕博点激增与学历贬值


 一早在经济评论文章中读到对国内硕博点激增带来的巨大连锁反应的评论,一连读了几篇,忍不住也写上一篇。

 

交代一下背景:我国从1981年开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科、专业点加起来,3900个左右,之后硕博士授权点平均三年一次扩张。每年,各地高校都会加入硕士、博士授权点的争夺,而审批通过的授权点,一般会在次年开始招生。

 

由于市场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不断上涨,加上高考人数的逐年增加,就业压力的不断上升,今年审批通过的新增硕博士学位点达2755个,而2020年新增数量为2023个,相比涨幅达36%。有学者预测,未来硕博士高学历将成为就业主流,大量企业中高层、在校教师、政府公务员等,硕士学历将成为基本门槛,而本科学历将成为除职业教育之外的国人基本素质要求。

 

学历贬值

2024年,国考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岗位达到2046个,同比增加814个;共计3756人,比去年增加1654人;要求博士学历的岗位为24个,比去年多14个,共计31人,比去年翻了三倍多。

 

国考在招录人数创下历史新高的背景下,允许本科、大专学历为起点的岗位逐年减少,大专生可以报考的岗位仅有56个,比去年减少了106个。国考学历门槛的升高,意味着留给本科生、大专生的上升通道将越来越小。

 

同时,由于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大量的制造业工种将被机器取代,在笔者接触的为数众多的通过职业教育拿到专科学历的同学,开始申请国外本科、硕士留学,一方面是为了不被人工智能淘汰,一方面是为了学习管理类知识或提升专业能力及理论水平,以便迈入企业领导阶层。

 

媒体一片惊呼:“学历贬值”,其实也正好说明:是经济和教育的发展,国人受教育程度和普遍素质提升的必然结果。

今年的硕博士授权点审批,不仅仅是增量大、增速猛,仔细盘点这次学位授权点大扩容,还会发现:比起博士授权点,含金量稍低、可以容纳更多大学生的硕士授权点,审核通过率极高,基本算得上“来者不拒“。

 

据统计,本次地方共计推荐1798个博士点,其中831个通过审批,通过率与历年相仿,维持在46%左右的水平。但是,硕士审批,整体通过率高达92%,推荐的2090个,就有1924个通过审批。其中大量的非综合类大学的“学院”获批硕士授权点,据此可预见:大量的二本硕士将进入市场参与职场竞争。

 

2023年,我国专硕招生比例已经接近60%。

图片

 

解读一下:

理论上说,专业性硕博士更注重应用,强调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这些人才,有利于支撑产业发展。

 

但在现实中,对于每一位读研人来説,它意味着“福利更少”“学制更长”,以及“学费更高”。

 

2020年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指出,要进行研究生学制的延长。其中,学硕学制依旧维持为3年,专业硕士普遍从2年或2.5年调整为3年,博士普遍从3年调整至4年。

 

即读研三年起步,读博四年起步(不考虑延毕的情况),教育的时间成本进一步增加。目前,已经有超百所“双一流”积极响应,实行专硕学制3年。

 

学制延长的同时,学费也在上涨,据澎湃新闻统计,从 2019 年到 2022 年,有 38 所“双一流”高校涨过专硕学费。其中涨幅最夸张的东华大学国际商务专业,从每学年 1 万元不到直接涨到了 2022 年的 7.9 万元。网易数读也选取了20所高校,发现读个专硕,一年学费轻松就能“超过万元”。

 

图片

 

而2024年,一大批高校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一众知名高校宣布,不再给专硕生提供宿舍。部分专硕生不得不每月花上数千元,在学校附近租房。“读研好贵!”是很多学生由心而发的叹息。

 

在此比较一下国外读研,海外院校一般分为授课型硕士和研究型硕士,授课型硕士学制大多一年(以英联邦国家为例),研究型硕士学制两年。对于职高入读本科院校的学生,本科3-4年,硕士1-2年,规划得好,职高毕业入读海外院校更划算,4年可拿到硕士学位很正常。

 

至于海外留学读研的成本,在这里就不详述,可以参见往期公众号文:

家境一般,如何规划留学、怎么选择靠谱的留学机构?

 

 

向下考研

当“硕士”成为人人追求的标配,2023年起庞大的四百多万考研人数,可以预见的是:从2025年开始,“向下考研”会越演越烈。

 

图片

 

这几年的考研人数,早就以极不对等的比例,大大超越了研究生录取人数。从“双一流”院校毕业的本科生,也兴起了“向下考研”潮流,即考入非“双一流”院校读研。报告显示,近五年“双一流”院校应届本科毕业后,到“双非”院校读研的比例逐年升高,从2018届的3.8%上升至2022届的5.8%。

 

与此同时,残酷的一面:好不容易读完了研究生,可能会发现,收获远低于预期。智联招聘今年4月的一组数据指出,“双非院校”的硕博毕业生offer获得率为33.2%,较去年下降17%,史上第一次出现低于“双非院校”本科生(43.9%)的情况。

 

也就是说,研究生就业,甚至比本科生更难。原因也不难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或许只是月薪5000的本科生,而不是心理预期更高、流动性更大,想要六七千甚至过万的研究生。

 

其实拥有研究生学历并不代表能进入高薪行列,但是尽量避免陷入向下考研的尴尬境地,规划留学是比较明智的。一方面海外读研的费用和国内读研的成本在日趋逼近;另一方面,由于国外硕博学位授权点的普遍和生源短缺,国内本科生申请海外排名较好的大学研究生并不难。

 

再者,外语环境、国际化视野、更广阔的人脉为留学生提供了更多层面的就业选择和职业路径。虽然,也有海归就业难的相关报道不时见诸网媒,但作为招聘岗位的HR来讲,一个有国际排名的海外名校硕士与内地双非专硕放在一起,相信不难选择吧!尤其是对于志在开拓国际市场,或兼顾国际、国内消费的企业来讲,尽量录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才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抛开笔者留学行业从业者的身份,实事求是的讲,近年留学人数的下降和中国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是相背离的,其中原因很多,但究其根本:

   ◆市场对高学历的需求是需求更多理论研究者还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人才?

   ◆海归不在国内企业就业,更大几率进入外企,开拓的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

   ◆留学人数减少,是否侧面反应了中国企业国际化脚步放慢或国际化能力减弱?

 

了解更多本硕博留学相关资讯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松惠MBA

预约咨询:13717148092 微信同号 段老师

 

 

图片

图片

 

相关阅读:

 

留学必看 2025QS世界大学排名

 

留学 | 马来西亚泰莱大学本硕博留学招生

 

科廷大学博士招生简章

 

如何顺利读完博士?为什么说留学博士最好的选择是进入高校任教?

 

家境一般,如何规划留学、怎么选择靠谱的留学机构?

 

马来亚大学研究生和博士招生简章

 

职场人仕国内考研还是海外免试读研如何选择

 

领导创新型学习组织文学硕士

 

韩国留学 | 韩国顺天乡大学中文集中授课博士

 

菲律宾亚当森大学硕博招生

 

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英文授课专业招生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集中授课硕博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