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注定不仅仅是一个“没有任何借口”的执行者,一个拿人力资本对企业作持续投资的职业经理,既拥有对“资本”方的选择权,也应该拥有与能力相称的话语权
有的老板把职业经理界定为一个执行者,对于企业的业务布局、未来发展方向、重要人事安排等,往往不肯让职业经理“指手划脚”。
2004年9月,双鹤药业突然公告免去杨维平总经理的职务。杨从德国公司离职至被从双鹤药业“用力踢出”(杨维平语)仅一年半时间。“我跟董事会最大的冲突是,谁作战略?中国是董事会作战略,总经理去执行,这...
作者文章归档:张晓峰
职业经理注定不仅仅是一个“没有任何借口”的执行者,一个拿人力资本对企业作持续投资的职业经理,既拥有对“资本”方的选择权,也应该拥有与能力相称的话语权
有的老板把职业经理界定为一个执行者,对于企业的业务布局、未来发展方向、重要人事安排等,往往不肯让职业经理“指手划脚”。
2004年9月,双鹤药业突然公告免去杨维平总经理的职务。杨从德国公司离职至被从双鹤药业“用力踢出”(杨维平语)仅一年半时间。“我跟董事会最大的冲突是,谁作战略?中国是董事会作战略,总经理去执行,这...
春风必绿江两岸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毕竟,多重因素势必会推动职业经理市场化不断发展。
重视软环境建设,引导社会重视职业经理人队伍的建设、选拔、培养、使用,促进企业努力克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避免“大企业病”、“家族制”和“玻璃幕墙”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倡导职业化和科学测评,为职业经理人才成长、成才、创新、创业营造宽松融洽的环境,适其时矣!
科学发展观推波助澜
2003年12月,《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颁布是中共中央...
是什么阻碍了职业经理的脱颖而出?是什么束缚了职业经理的成长、发展与价值提升?又是什么导致一些职业经理义无反顾纷纷走上创业之路?职业经理这个舶来品在中国究竟有没有市场空间和价值?
从2003年开始,国资委连续六年组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央企高级管理者的工作,先后组织有82家(100次)央企103个高管职位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李荣融认为国资委全球招聘国企经营者,其意义堪比“神五上天”。
2005年,中国银行面向全球公开招聘包括12个总行部门级正副职管理者职位、2个境内一级分行行长职位和11个总行资深、高级专业技术职位的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中...
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复杂性也大大增加,主要表现为顾客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同时更重要的是,企业获取价值的主导因素由过去的土地、资金向智力资本转化。以智力资本构筑个性化企业才能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已成为一种趋势
知识经济正在创造着世界和未来。在如今的现代企业中,高科技投入、知识投入已占生产成本的90%。经济增长从资源消耗型转向知识和技术型,彻底变革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模式。在智力资本占主导地位的超强竞争时代,靠质量、技能和市场壁垒而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企业的成功只能来源于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和更快速地培育、积蓄、利用和更新企业的核心资源与...
不同类型的企业其价值来源与持续、管理重点和模式是有差异的。往往我们在分析企业组织时,未能抽象出其核心的判断要素,因此,采用大一统的管理理念和战略路径是肯定有害的。就像通用模式、海尔模式大家都觉得好,可是真要模仿,只会亦步亦趋,最后落得个东施效颦,企业家总在疑惑为什么这种标杆管理无效。
其实,企业的差异不仅仅存在于不同的行业。用类别思考方式或许是值得关注的。比如,按照企业的(价值)驱动力要素我们可以尝试为企业组织作如下分类(如图示)。
图企业驱动要素区隔
资源驱动型:如,油田、炼化厂、糖厂、棉纱厂、奶厂、食盐厂、铁路运输、中药制剂,即主要由资源...
企业组织的“人格”
企业组织的商业人格亦即要认可组织道德约束:敬畏客户、尊崇规则、诚信雷区、遵循规律。
规律可以发展,规则不可破坏,破坏规则要承担出局的风险;但规则也并非一成不变,你可以通过自身的智力资本去影响;
工业革命可以跨越,封建余孽却不可不除,小农意识不可不废;技术、资源可以花钱购买,去游戏市场经济规则的巨额学费我们却交不起!
改革开放的前十年,假冒伪劣泛滥,教训深刻;
注重单边利益、不愿协调、争相降价、自我贬值、导致社会财富微缩的痼疾令人沉痛;
盗版、侵权造成的我们利用国际惯例、享受世贸协定...
冰雪考验
华中告急!
华东告急!
西南告急!
华南告急!
运输告急,电煤告急,电力告急,供水告急,通讯告急!
1月10日以来的雨雪天气过程波及14个省(区、市),直接导致:
3000公里高速公路封闭;京广等铁路主动脉受阻;多个机场被迫关闭;
3000余万固话、移动通讯用户无法使用通讯设备;
14个省(区、市)7786.2万人受灾,因灾死亡24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20.9亿元;
个别电力主干网与支线中断,直接危及运输、通讯、供水以及居民用电...
实现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影响力和控制力”目标,央企的持续盈利能力、核心竞争能力必须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从价值创造、智力资本势能打造的视角,关注于未来的成长、持续地成长,促进人岗匹配、能力与资源匹配和整合,应该是国资委的追求,也是央企监管的核心
没有合理、科学的思考和操作路径,只能重复错误或换一种做错的方式。不去深入分析评估国企陷入困境、不能持续的根本原因,只能导向歧途。
让人力资本不断成长并人岗匹配,在创新和智力资本基础之上进行整合与动态调适,切实打造国企的控制力与影响力,应该是国资委的追求,也是央企监管的核心。诚如是,则新国...
综合上述分析来看,国资委需要重新定位。它决不是无所作为,定位准确其实可以大有作为。国资监管不是对任何一级财务报表的直接审核,不是离开行业、企业发展规律的随意捏合,不是只重既往财务指标的评价,而是整合内外部资产、关系、人力、培训、创新、智慧等资源,是破除全系统与子系统边界的动态调适,是切实保证企业运行规则的回归。一句话,关注于未来的成长,让央企成为真正的企业,让央企的政治家切实成为企业家。国资委的定位有以下八项要点:
其实,国资委最核心的是对董事会以及产业布局、经营布局的监督管理。如果再建立资产经营公司,则纳入对其监督管理。...
德鲁克推崇管理者首先要“做正确的事”,否则,决策与管理都是无效的。在《国有资产法》即将出台的大背景下,国资委、董事会、央企都需要身份定位、明确职责、确立规则、协同目标,在此基础上,打造自身的能力,把握自身的边界,戮力协同,推动国有资产的价值创造与责任履行,形成真正的航空母舰群
关注更具战略性的要素,同时有机地同财务指标结合;不断地探索国有企业管理与监管的恰当模式;强化企业高管内在战略驱动,或许是我们针对国有企业治理的合理的战略性思考路径。
集老板与婆婆、经营者和监督者身份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