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统金融中介,商业银行承担了社会资金与投资领域之间的纽带作用,它们吸收社会机构和个人的闲散资金,将这些资金以贷款形式投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对存款人而言,商业银行是债务人,为此,银行的资信状况十分重要,它关系到银行能否足额、及时地偿还其债务,关系到存款人所存款项的安全。商业银行的资信评估正是为了给那些希望了解与判断银行信用风险的机构或个人提供一种衡量工具。银行信用评级是对一家银行当前偿付其金融债务的总体金融能力的评价,它对于存款人和投资者评估风险报酬、优化投资结构、回避投资风险,对商业银行拓宽筹资渠道、稳定资金来源、降低筹资费用,对监管当局提高监管效率,减弱金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
作者文章归档:王玉珍

内蒙赤峰人,高级经济师,经济学博士。华夏银行广西分行行长。 曾先后任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市分行调统处副处长,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处副处长。
华夏银行北京管理部筹资发展处处长、办公室主任、计划信贷处处长、发展研究处处长、复兴门支行行长、朝阳门支行行长,华夏银行秘书,华夏银行武汉分行副行长、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总经理。现为华夏银行广西分行行长。1998年毕业于陕西财经学院货币银行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在金融研究、银行家、经济学消息报,经济参考报等报刊发表论文百余篇,著有《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制度分析》(1998年),《商业银行法制、道德与管理》(2005年),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现代商业银行全面预算管理导论》(2006年),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论文曾多次获得各级奖励,曾入选中国专家人才大辞典。多所学校特聘教授。
建立有利于金融创新的机制,打破金融抑制造成的风险
金融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中最重要、最具有能动性的变量,金融创新正日益成为经济变革中最活跃的因素,并支撑着社会经济的创新。金融创新是指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其活动中,对经营管理机制、市场资金交易机制、金融商品供给和组织机构方式等进行的一系列变革行为,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金融运营效率、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金融制度创新、金融组织创新、金融产品创新是金融业不断适应社会和经济环境变化、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措施,也是通过自身不断发展壮大,促进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同时,也可以通过创新,提高生存能力,主动化解和防范金融风险。我国的金融风险,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金融抑制、创新不足的结...
我国金融创新风险控制误区:金融创新支撑不足
我们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一个制度创新的时代,一个社会变革与制度创新、体制变迁与业务创新交织的时代。金融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中最重要、最具有能动性的变量,金融创新正日益成为经济变革中最活跃的因素,并支撑着社会经济的创新。金融创新是随着经济运行机制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应运而生的,也是促进金融业发展、降低和分散转移风险的一种手段。但是金融创新也是一种导致风险加大的手段,而且一旦给银行带来风险,其后果是巨大的。
金融创新是一把“双面剑”,一方面,它是社会制度变革和创新的必然需要;另一方面,它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历史阶段,金融创新风险防范的重点将有所不同。在...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风险分析与对策
我们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一个制度创新的时代,一个社会变革与制度创新、体制变迁与业务创新交织的时代。金融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中最重要、最具有能动性的变量,金融创新正日益成为经济变革中最活跃的因素,并支撑着社会经济的创新。金融创新是指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其活动中,对经营管理机制、市场资金交易机制、金融商品供给和组织机构方式等进行的一系列变革行为,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金融运营效率、促进经济协调发展。金融创新是随着经济运行机制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应运而生的,也是促进金融业发展、降低和分散转移风险的一种手段。但是金融创新也是一种导致风险加大的手段,而且一旦给银行带来风险,其后果是巨大的。特别是随...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理念变化及其趋势
我国银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从经营管理方式到业务操作流程都面临着巨大变化,但其中经营理念的变化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目前,商业银行信贷理念变化有如下趋势:
一、 信贷业务内涵由贷款转为信贷资产
在相当一段时间,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内涵主要是指贷款,信贷管理、信贷风险控制主要是贷款,这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在70%以上是相适应的,与贷款收入是商业银行主要利润来源是密切相关的。但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扩展和收入的增加,商业银行作为银行功能的进一步完善,银行的信贷业务管理、风险控制已经包括贷款、票据、承兑、贴现、开证、承诺、担保等各个方...
商业银行上演“存款大战”凸显商业银行制度性缺陷续二
三问人大教授炒ST股赚2000万?
也许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人民大学教授炒ST盐湖暴赚3000万》的新闻能引起了全国股民的这么高度的关注。也许其作者昨主角本人也没有想到,一天之间成就了一个名人--事件的主角任淮秀。也许让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 ST盐湖的第二大流通股股东陈蓁蓁,持有ST盐湖的股份数量达到92.06万股,按照ST盐湖上周五的收盘价计算,其持股市值同样超过了3000万元!更惊人的是任淮秀不仅认识陈蓁蓁,而且他们还是夫妻。更令人想不到的是,陈蓁蓁很可能在建设部城建司任副司长。
这里的疑问1是、一个大学的教授是凭什么操作理论进行炒股操作的?
任淮秀,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经济学博士,现...
商业银行上演“存款大战”凸显商业银行制度性缺陷续一
一、 市场份额论—信誉理论
“存款大战”说到底是抢占市场份额,谁的存款多、存款规模大,谁的市场份额就大。抢占市场份额除了生存能力提高、提高市场话语权外,更重要的是提高商业银行的信誉。我们的市场评价是谁占有的市场份额大、规模扩张快,谁的社会信誉就好,老百姓就信任,就到你这办业务,甚至出现相邻的两家商业银行一边排长队,一边门可罗雀,尽管排长队的商业银行服务设施、服务态度都不如另一家。从政府到老百姓都认为不能让占市场份额大的商业银行倒闭, 这就无形中把市场份额与社会信誉等同起来。
二、  ...
商业银行上演“存款大战”凸显商业银行制度性缺陷
2004年以来,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加强及调控效应的显现,商业银行新一轮的 “存款大战”也越演越烈,商业银行通过疯狂吸收存款,使部分银行存款规模快速增长、信贷业务急骤扩张,有的商业银行甚至用非常手段创造存款增长神话,在银行内部逐渐积聚的金融风险令人担忧的同时,许多评论和理论工作者认为这是商业银行发展中的缺乏理性和不成熟所致。商业银行的 “存款大战”并不是从今日开始,也不会于明天结束,只要外部条件出现,“存款大战”就成为必然,只不过每一次“存款大战”的表现形式不同、程度有强有弱罢了,这说明&ldq...
关于银行债权资产证券化的思考续
我国企业自有资本比例较低,负债率过高,债权量相当大,同时,债信用机制、债契约机制、债的非契约机制尚未建立,债权资产主要集中于银行且偿还性差,导致债务危机,实际上也就是债权危机。因此,我国的债权资产证券化也就是银行债权资产的证券化。但是,由于我国债权资产数量庞大,专家估计仅债转股的市场潜在量就达12000亿元,债权资产证券化过程既要有利于政治经济的稳定,有利于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有利于消化不良债权并防止新的不良债权的产生。因此,必须以市场信用机制的建立为基础。
首先,界定债权债务主体及所承担的法定权益和责任
不论债权人和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