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袁学伦

在步步高等知名家电企业从事过管理工作,也曾在投资公司从事战略规划。商业管理媒体资深人士,先后涉足过《销售与市场》、《公司》、《赢周刊》等知名媒体,现任职于经理人传媒,中国价值型企业研究中心特约顾问。长期关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与成长瓶颈突破,作品散见于《销售与市场》、《经理人》、《人力资源》等众多专业媒体。希望与大家多多交流合作,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萧洁云:出售方法论


       本文刊发于《经理人》2012年10月刊      
 
       SAP中国区总裁几年时间里三度易主,最短者仅仅在其位8个月。
作为全球领先的商业应用软件提供者,SAP进入中国已有20年,但这片热土却始终没能成为其全球业务的“支点”,业绩一直不尽如人意。
不过,萧洁云让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改观。那是2010年4月,萧洁云接任SAP中国...

Read more

潍柴“出海”寻找新支点


本文写作于2012年8月
 
身为中国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之一的潍柴集团,其实一直在与产品结构风险做斗争。为了化解柴油机这一单一产品的经营风险,潍柴集团通过控股湘火炬、重组亚星集团旗下企业等一系列动作,成功扩展到整车、动力总成和汽车零部件三大业务板块,业务规模迅速扩大。
然而,仔细分析手握的三大业务板块,潍柴集团却是处于隐患四伏的境地之中。在中、轻型发动机及其他汽车零部件上,潍柴集团一直都没有太强的竞争优势,客车也难以在短期内追上领先企业,在所有的产品线中,潍柴集团最为依赖的仍旧还是重型发动机。尽管重型发动机在国内市场占有极高的优势,但其他柴油机企业,包括锡柴和玉柴已经开始...

Read more

八大全球化创新路径


本文有所删节后刊发于《经理人》2012年9月刊
 
潘石屹曾大声疾呼,“现在世界上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什么?就是全球化。今天的信息已经充分全球化了,物品也全球化了,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中国制造的东西,也可以看到马来西亚、越南制造的东西。此外,股票市场全球化了,期货市场全球化了,人类自身也在全球化。旧的秩序正在瓦解,新秩序正在建立。全球化是未来的惟一出路。”
毋庸置疑,全球化已然是所有企业不得不把握的必然大势,在欧债危机不断加剧、经济环境持续低迷的今日,志在迈向卓越的那些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路径上做出了哪些独特的创新?这些创新对于他们的全球化步伐产生了怎样的助...

Read more

郭凯:医疗拼图者


本文刊发于《经理人》2012年8月刊
 
霍尼韦尔、罗门哈斯等财富500强企业先后历经了15年的管理、战略和市场营销等工作之后,郭凯的人生在2008年发生了巨大转折,他从一名高级职业经理人变身为创业者,在上海创立了汉深医疗网络。郭凯坦言自己深受过去人生经历的影响,这一方面体现在他努力将美式管理制度中规范化、流程化的成熟因子注入到汉深这家本土新创企业中,另一方面更体现于汉深的商业模式之中——通过第三方医疗服务用美国通行的主治医生模式来拼好中国医疗结构这份独特的拼图。
 
瞄准中高端人群
在美国工作生活多年的郭凯,对于中国与美国医疗结构...

Read more

进退维谷的俏江南


       本文刊发于《经理人》杂志2012年8月刊     
 
      “风情女富豪”张兰、“京城四少”汪小菲、“话题女王”大S,很多人眼中的俏江南集团俨然就是这样一个个标签。近期这家在业界极具争议性的餐饮企业,再度引发众人的极大关注。今年1月在台北盛大开幕的俏江南台北分店,短短半年时间就传出因运营不善,恐将倒闭的流言,进入7月又被员工...

Read more

中国千亿名企的长赢基因在哪里?


/程东升 袁学伦(本文写作于20087
 
过去十年,乘着中国总体经济扶摇直上的东风,中国企业走过了激情燃烧的十年岁月,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高速成长。尽管中国企业距离真正做大做强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在竞争与摸索中也诞生了少数几家突破1000亿规模的市场化运营企业。
海尔集团2007年销售额达1180亿元;华为2007年全年合同销售额逾1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00亿元),同比增长率超过45%;联想集团2007年销售额上升17%至164亿美元;国美电器2007年销售额达1023.5亿元,位列中国连锁百强首位。
这些明星企业突破千亿靠的是什么?它们距离全球百年老店名企...

Read more

中国为何没有诞生世界级企业和企业家


      文/姜汝祥 袁学伦(本文写作于20085
 
      尽管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企业厉兵秣马、开疆辟土、高歌猛进,然而放眼全球商业舞台,我们不得不遗憾地承认,还没有哪一家中国企业真正迈进了世界卓越企业的殿堂,成为舞台上的耀眼主角;也没有哪一位中国企业家登上了商业领袖所能企及的世界顶峰,引领全球财富走向。对比世界级企业与企业家,依旧有一条不小的沟壑横亘在我们眼前,为什么我们未能渡越到彼岸?
 
中国企业未臻卓越
 
在全球经济一...

Read more

你找到寒冬中的贷款新路径吗?


本文写作于20092

 

“贷款难,中小企业贷款尤其难,在金融危机下贷款更是难上加难!”一位饱受资金短缺困扰的中小企业老板对如此慨叹。

银行对企业信贷一贯是“嫌贫爱富”,中小企业融资艰难也由来已久。当下金融风暴肆虐全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大批中小企业盈利能力与效益水平深受影响,资金越发捉襟见肘,其中许多更因资金链崩裂而倒闭于风暴中。中小企业如何才能从银行成功融资,抵御彻骨的寒冬?

“中小企业的领导者们大多还没有搞清楚哪种信贷产品、哪个信贷机构是适合自己的贷款路径,这是它们贷款难的一大重要原因。&rd...

Read more

鸿海:打破“微笑底部”!


本文写作于200810

 

中国OEM企业生产了索尼、苹果,生产了世界上大部分电子产品,出货量年年增加,毛利率却不断残酷地下滑。OEM企业如何摆脱低利润区,如何改写生存法则实现软重生?

有别于一般OEM企业面临的尴尬处境,主营消费电子产品OEM的鸿海一步步将营业额扩展,多年来一直保持着40%以上的增长速度,更在2005年成为世界第一大OEM企业。

鸿海在激烈的OEM战役中突围而出的秘诀何在?

 

创造“982”速度奇迹

 

对于早期的电子产品OEM制造厂商而言,注重的是如何以价格打入客户市场,因此如何降低成本是优先...

Read more

阿文美驰:亚洲加速


    本文写作于20084

   

“相比其他汽车市场,亚洲地区在未来有更多增长机会,要将这些潜在增长机会一一变成现实,我们不能靠美国总部或亚洲之外的其他机构来指导亚洲地区的业务发展。”阿文美驰公司高级副总裁、亚太区总裁萨契戴夫(Rakesh Sachdev)对笔者解释,这就是阿文美驰2007年3月成立亚太区总部的原因。
近几年来,受市场饱和、石油价格上涨、住房价格下跌和整体经济降温影响,欧美汽车市场持续低迷。2007年,美国汽车销售更是下降到199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汽车厂商举步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