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胡八一

胡八一简介 现任: 香港柏明顿管理咨询高级合伙人,柏明顿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广州公司总经理、首席人力资源顾问。 曾任: ◆ 松下电器人事处处长; ◆ 杜邦公司人力资源总监。 荣誉:  国内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派领导人物  法学硕士、哲学博士  2002年国家人才技术研究院颁发的“人力资源技术杰出贡献奖”  2003年全国十大培训师  2004年全国十大杰出咨询师  2005年全国十大杰出咨询师  2005年全国人力资源行业十佳人物  2005年全国人力资源管理大奖研究成果银奖  2006年全国人力资源管理杰出英才  2007年中国行业发展杰出英才  赢周刊人力资源版特约顾问  中山大学MBA、华南理工大学EMBA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特邀导师  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暨南大学MBA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特邀导师  《人力资源管理》杂志社(HRM)专家委员会委员,《南方企业家》期刊特邀顾问  CCTV2《绝对挑战》栏目特邀人力资源现场专家  上海第一财经,CNBC联合大型财经谈话节目《决策》特邀人力资源现场专家  东南卫视《海西点将台》栏目特邀人力资源现场专家。 媒体印象: ——“胡八一天生就是个属于舞台的人!” 不在讲台上的他,和陌生人说话会脸红,主动搭讪更是不可能。如果是在别的讲师的课堂上有人让他上台讲两句,他也浑身不自在,倒不如淹没在人群中。然而一旦步上属于自己的舞台,他又立刻化作一颗魅力四射的明星,其滔滔不绝的语句、层层演进的推论,甚至一举手一投足,都能引来观众的瞩目和掌声。 ——— 载自《新快报•人物》 知识专利: 1. “8+1”模式绩效量化技术 自创的“8+1”模式绩效量化技术,是中国第一个人力资源本土解决方案,这不仅仅是属于他的工具,而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工具。 2. “三三制”薪酬设计 在总结咨询案例与培训经验过程中得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三三制”薪酬设计技术,它既从理论上向员工回答任何一次加薪、降薪、谁比谁高薪、谁比谁低薪的现实问题,同时又能保证薪酬“对外要有竞争性、对内要有公平性”的基本要求。 主要著作: ◆ 《绩效考核与案例精选》 ◆ 《岗位描述与案例精选》 ◆ 《8+1绩效量化考核技术》 ◆ 《岗位说明书案例精选》 ◆ 《量化的绩效考核案例精选》 ◆ 《薪酬体系设计案例精选》 ◆ 《组织架构与部门职能设计案例精选》 ◆ 《能力素质模型案例精选》 ◆ 《招聘与甄选机制案例精选》 ◆ 《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案例精选》 ◆ 《薪酬哲学与设计艺术》 ◆ 《激励员工全攻略》等 国际专业大会获奖论文: ◆ 《东方哲学与非线性人力资源管理》 ◆ 《人力资源经理的四个阶层》 部分课程介绍: 绩效型薪酬设计 * 岗位评价操作实务* 人力资源管理3P系统建设 * 企业制度、流程的执行管理* 中层干部高效管理技能训练 * 企业文化与生产力 8+1绩效量化技术与执行 * 人力资源管理诊断 人力成本与薪酬设计课程* 岗位设计与人员编制 员工绩效改善实务* 工作分析与岗位说明书 员工激励十大工程建设* 职务权限的建立 非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 积极心态与忧患意识的培养 人力资源规划* 团队合作解决问题 企业培训体系的建立 合作伙伴(排名不分先后): 北京康大、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海信电器、松下电熨斗、美涂士、流行美(国际)连锁机构、广东日立电机、犀牛日用制品(中山)有限公司、广东省微波通讯、广州岭南教育集团、香港东旭化工、顺德顺威电器、广东亨股实业、天宝国际兴业、广东省广弘九江饲料公司、蓝威龙集团、广州松兴电器、九江制药、四川明珠家具集团、佛山塑料集团等、 西门子、美的股份、深圳华为、广日电梯、日立冷机、泰科电子、伟易达、依利安达、三菱重工、松下万宝、日立电梯、万科企业、联合利华、三洋科龙、霍尼韦尔、百事可乐、中国电信、立白集团、康宝顺制药、TCL集团、金霸王电池、博世工具、依利安达、ABB电器、赢周刊、新浪财经、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时代光华、广东尧丰集团、浙江永强集团、浙江华悦木业、海南王者天创通讯、广东恒基金属制品实业、湖南经济电视台、江门供电局等。

胡八一:把握选人的维度


公司在选人的时候,要设一个大的门槛,让所有符合公司要求的进得来,进来以后,每个职位再设小门槛,也就是说每个职位要求什么技能?是软技能还是硬技能,这就是选人的维度。

 

 

 

要招到能胜任本职位的人,把握选人的维度很关键。

 

有了人才库,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选人的风险,而进一步地把握人才的质量,还需要靠招聘来把关。

 

在外部的人看来,做招聘工作无非就是筛选简历、面...

Read more

胡八一:让人才发挥效用--建立人才库


企业人才库要靠平时的多积累、多演练、多总结。失火了才去救火、病了才去医治、临到考试了才去“抱佛脚”最是要不得。

前面说了半天建立人才库的重要性,那么这个库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建立呢?怎样才能找到真正切合本企业的人才呢?

企业人才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外部人才,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社会人才信息,进入本企业人才资料库,作为将来人才甄选的储备;二是内部人才,企业识别、甄选出具有良好素质基础和发展潜力的关键员工,...

Read more

让人才发挥效用--未雨绸缪窗不湿


选才有点像一场冒险或赌博,一个你对他工作能力、性格特点等一无所知,或者说知之甚少的人,你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邀请他来到企业,一旦失败,就等于是赌输了。要想让这场冒险或赌博胜算更大,必须靠事前的未雨绸缪。

虽然“防火者”默默无闻、悄无声息,而“救火者”大张旗鼓、轰轰烈烈,但“防火者”的目的却是从源头、根本上避免损失,而“救火者”只...

Read more

胡八一:让人才发挥效用--扁鹊的医术


小到生活细节,大到国家治理,都需要未雨绸缪。如果当危机发生了才去匆忙寻找应对的方法,就会为时已晚。
在企业里,许多人力资源部在招聘员工时,总是等到员工已经离职,才匆匆去寻找这个岗位的人,在短时间内,很难招到适合的人选,因此,企业离职率居高不下,要么招进来的人不能胜任本职
扁鹊的医术

我们只有救火英雄而没有防火英雄,只会奖励“救火者”,而不会关注“防火者”;我们平时不注意身体保健,等到有了病痛才想起去看医生;学生则平时不好好学习,临到...

Read more

胡八一:学习型企业的内涵以及要求


学习型企业的“学习”与以往所讲的“学习”不同之处在于:学习与工作不分离。就是要把工作的过程看成是学习的过程,在工作的全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学习、提高,把工作学习化;又要把学习看作与工作一样,提出要求,进行规划、检查、考核,将学习工作化。在个人学习的基础上,它更强调团队的学习、组织的学习和所有层次上的学习。

  1、加强团队交流,促进共享学习。从家族企业实际出发,以提高员工岗位技能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把员工的学习和家族企业的学习结合起来,大力提倡共享文化,强调共享交流,企业与员工共享学习成果,员工与企业交流学习经验。

2、团队学习,实现共...

Read more

胡八一:构建学习型企业,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创新力、学习力和影响力的竞争。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家族企业要适应充满变数的市场竞争获得生存和发展,并保持旺盛活力,就要持续学习,建立学习机制、完善学习策略、创建学习型企业,以不断提高企业的学习力、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

案例

无处不在的培训

汕头有个生产食品的家族企业,这家自成立以来,就十分注重对员工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定期组织培训活动,为能更好的贯彻和落实,在企业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的组织培训,将企业先进理念灌输到员工的思想意识当中,与柏明顿公司保持着合作,由柏明顿选派顾问师为该公司定期组织内训。

柏明顿的顾问师通过对该企业的实地考察,发现该公...

Read more

胡八一:企业培训如何做到“减本增效”


 很多深陷危机的家族企业,就像是行走在沙漠的商队,在找到下一片水草之前,手头仅剩的那半壶饮水就是管理的核心了。而人力资源部门这时也终于有机会成为“战略伙伴”,因为在企业出现经营转机之前,要靠这个“巧妇”来进行“缺粮少米”之炊。而实力显得还很薄弱的家族企业,在员工培训中,如何做到低成本高效益的培训策划和管理呢?

一、从外包到自给自足

家族企业在员工培训中,如果感到培训员工成本压力过大,可以考虑投入更多的内部培训,而用以低成本,进行培训员工。相对于从外部聘请职业培训师,来自内部的传播者更能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培...

Read more

胡八一:培训下属也是在提高自己


根据一项权威机构的调查,企业员工的离职原因,80%跟他的上级领导风格有关,可见上级领导对下属员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更无散兵游勇。在家族企业中,要想减少优秀员工的流失,培训就成为家族企业的秘密武器,其实,也是常规武器。因为上级领导担负培养员工、发展下属的重任,作为下属员工的良师益友,家族企业的上级领导要扮演好四种角色。

一、作为企业文化的教育者

在家族企业中,中层经理是企业文化的宣传窗口。无论是在工作,还是为人处事,中层经理都是下属员工心中的标杆。快乐的心情会传染,消极的情绪更会感染,所以,管理者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以正确的舆论导向教育下属员工,让下...

Read more

胡八一:企业培训常犯的毛病


当企业培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家族企业老板所认识,人力资源部门开始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遗余力时,企业老板绞尽脑汁推出的培训,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企业培训效果大打折扣。培训表现出来的毛病,如果不及时调整策略,采取措施,将导致会竹篮打水一场空,辛苦的投入换来的是员工的离去。

案例

标榜潮流却不实用的培训

江门有家公司进行名为“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培训,其间没有讲授沟通技巧,没有介绍团队建设,事实上既没能创新,又没有很好地解决问题。所谓“创新思维”仅仅是标榜潮流,培训课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创新思维是无法培训的。

【...

Read more

胡八一: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误区


1、家族企业对培训缺乏足够的认识

首先是家族企业不重视培训。不重视培训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如有的家族企业老板认为现在的员工想法多,流动过于频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培养了人才,但却留不住人才,为他人做了嫁衣,得不偿失,所以不培训。

有些企业认为培训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还有些急功近利心态的企业,培训了几次员工,就想立竿见影,马上见效等。

其次是培训“万能论”。一些企业在重视员工培训的同时,又进入一个误区,就是过分强调培训。员工技能不足了,培训;销售业绩下滑了,培训;服务态度不好了,培训。只要有危机,就会想到培训。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