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创业之初,需要英雄式的人物来带动,但保持企业持续发展的,不能仅仅依靠英雄人物。一个人的智慧无法凌驾于团队之上,各行各业有着聪明才智、忠诚度高、能为企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才才是企业真正所需。 |
诸葛亮是个人才,但是一个人能发挥的作用总是非常有限,当企业规模壮大,需要越来越多的诸葛亮,而不是一个凌驾于团队之上的诸葛亮。
之前我们讲了,东方有个胡雪岩,做生意是万里挑一地厉害,一个人就创造了难以计数的财富,是个难得的人才。西...
作者文章归档:胡八一
企业在创业之初,需要英雄式的人物来带动,但保持企业持续发展的,不能仅仅依靠英雄人物。一个人的智慧无法凌驾于团队之上,各行各业有着聪明才智、忠诚度高、能为企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才才是企业真正所需。 |
诸葛亮是个人才,但是一个人能发挥的作用总是非常有限,当企业规模壮大,需要越来越多的诸葛亮,而不是一个凌驾于团队之上的诸葛亮。
之前我们讲了,东方有个胡雪岩,做生意是万里挑一地厉害,一个人就创造了难以计数的财富,是个难得的人才。西...
3个臭皮匠,他们的智慧合起来,如果只是简单地相加,它不及1个诸葛亮的智慧。人才为企业做出的贡献,远远大于普通人员。 |
现实地说来,企业外部的人和企业内部的人都不算少。中国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它缺人吗?并不缺!我记得去年在报纸上看到的一组相片,一个企业的招聘专员在厦门招聘20个人,往台上一站,台下黑压压一片,招20多个人,收到简历至少200份,招聘现场人挤人,和广州春运时候的火车站是同一个情形。
要说企业外部的人,那...
以人为本的内涵
以人为本,必须以人为根本。在设定战略、 实施战术计划以及进行任何经营活动的时候,总是把人放在第一位。
现在,许多企业把以人为本作为一种口号,大肆宣扬,而事实上,真正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并让它在生产经营中产生影响的企业不多。
以人为本并不是一个现代的管理学名词,早在三国时期的刘备就说过。有历史资料记载,当年曹操接受刘表的小儿子刘琮递交的投降书,宣布接管荆州。刘备只好卷起铺盖,向南方逃亡。当时有很多周边的小县城里的老百姓跟着他一起跑,当他们经过樊城、襄阳、当阳这些地方的时候,沿线的老百姓不断地加入他们,最后,竟形成了一支十几万人口的逃难大军。...
实际上,“有人才有可能”的管理思想并不新鲜,早在2000年前就有人提过了。
相传战国时期,当时的魏国在诸国中发展规模算是比较大的,有财力,物资也很丰富。现在我们说一个企业实力怎么样,通常是看这个企业的年营业额和市场份额,那个时候不是这样,看这个国家够不够强盛,比的是有没有“宝贝”,这就是国家财富的象征。
有一天魏惠王到齐国做客,齐威王就带他参观。魏惠王左看右看,发现齐国房子没魏国的高大,路也没魏国的宽敞,简直是一贫如洗,一点值钱的东西都没有,心下很是瞧不起齐国。
他决定好好地羞辱齐威王一番。
...以上所讲的情况,在改革开放之初,只要有产品出来就自然销售,几乎不存在管理的问题。1995、1996年纸糊的VCD有人抢,2002、2003年木板做的手机也有人抢,即使做坏了十个,卖了一个就可以把做坏的那十个的利润赚回来。
而企业发展到现在,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给企业在管理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一切促进了管理向更加注重人的方面发展。
东莞有个很大的家具公司,它是我的客户。它的老板跟我诉苦:“现在做生意太难了,经销商现在全都不做库存了,全部压在你这边,压力很大。”他带我参观的时候,我发现整个工厂里面最大面积的地方就是成品仓库。没有仓...
然而,事实上,我们也常常看到这种现象。在改革开放初期,一个人手上有点钱或是能做点什么产品,先把兄弟姐妹忽悠上来,兄弟姐妹读书也不多,听他一忽悠,满腔热血地跟着他干。你们跟着我干吧,我吃干的你决不吃稀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接着弟弟把弟弟的老婆、妹妹把妹妹的老公全都忽悠过来。由于当时的经营环境,实在是太好做了,只要把产品做出来就可以了,没有人才,这样的企业它也能赚钱。
在我早前接触过的一些客户里,这样的情形并不少见。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是每个人都重视人的作用,一样拥有数亿的身家。A企业就是这样的一家企业,它曾经四度被佛山市评为十大优秀民营企业家之一。
当年我在完成博士...
机械与技术使一切成为可能,而人使一切得以发生,它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财产。
一切管理,都是针对人的管理;一切企业行为,都是人的行为,而一切竞争活动,归根到底都是对人的竞争。资金、技术、产品有可能带给你暂时的成功,但只有人,才能最终将这些优势集中起来,累积财富,取得在未来时间段的持续成功。
聪明的犹太人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只有积聚人的力量,才能将物质的财富积累并延续,创造更大的财富。
你也许听过这样的故事。
有三个人将要被关进监狱,在进监狱之前,监狱长承诺满足他们三个人每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于是,他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
当人们开始关注地球与环境时,是人类经历工业文明之后思想成熟的标志;当一个人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与健康时,是他经历忘我奋斗之后思想成熟的标志。
如果你不否认以上两点的话,那么下一句也是正确的:
当一个企业开始关注员工与内部建设时,也正是企业经历市场与产品搏杀后成熟的标志!
道理是直观的,我无需赘言。但我们都知道,知之为知之,不做为不做。为什么呢?
一个中国式企业的成长故事
年销售额达30多亿的四川宏达家具集团出身于木匠世家,刘根水少年随父学艺,挑着工具家伙巡回乡邻家中打制木具,起早摸黑往返十里山地,人困马乏又耗工误时,便不禁问道“何不原地打制,一次运输?&rdq...
可考虑的措施
从人力成本出发,在做组织架构的时候,为了提高管理效能,控制运营成本,可以适当地参考以下的几个具体的措施。
一、适当扩大管理跨度
在构建组织架构的时候,对于管理层的人员,要考虑是不是可以适当扩大管理跨度,保持在7-8人,不低于5人。
在某些企业里面,一些管理人员处于“十世单传”的管理幅度下,只管理一个下级人员,只是一种人力成本的浪费现象。
从表1-3中,列举了企业内不同管理层管理的适当跨度,这是人力成本的最优化,这些数字是涵盖数,因为一个人管的人数保持在7-8人,那么他至少可以花一半的工作时间处...
一切从企业的战略角度出发
优化组织架构,推行组织架构扁平化,扩大管理幅度,减少管理层次,可达到优化组织运营流程,减少重叠岗位,合并同类岗位,削减非增值岗位,以便于控制总体人工成本。
很多企业的管理层认为组织架构在企业变革中是首要的工作。这或多或少由于组织架构涉及到权力的分配,如谁向谁汇报等问题。而这造成的影响是:组织架构先行,而经营战略、业务流程、绩效评估及信息技术等需要因组织架构的改变而改变。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由于缺乏依据,往往造成了企业因人设公司、设岗位,结果企业机构越来越臃肿。这绝对不是一个成功的降低人力成本的方式。优化组织架构,确实能降低人力成本,但是先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