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央行突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是被我吓出来的 最近G10央行行长急忙开会的真正原因是我的qq发言被他们截获,于是中国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被吓出来了。 我曾一再警告不要用对待罪犯的手段进行非法监控,可以通过正常的途径和我沟通。这些人就是不听,原因是什么? 一是这些人可能觉得很没面子。做过一些蠢事,无法向公众交待,例如,中国在07年下半年愚蠢的连续加息行为,美国前财政部长和伯南克愚蠢的放任雷曼的破产行为,只是后来在我手把手的教导之下,这些人才聪明了很多,至今为止政策没有出现过失误。之所以他们无法向公众交待,是因为他们只是我——一个民科的傀儡而已。 第...
作者文章归档:殷赣新

美国参议院通过了医疗法案是一个四不像法案
今天美国参议院通过了1.1万亿美元开支法案,法案称包括政府开支、教育和医疗开支等,这实际上就是美国的医改方案已经获得通过,美国国会的暗箱操作使得在大众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了医疗法案。美国整个分权体制形态虚设,这在将来肯定会使得美国公众惊恐万分。说也奇怪,1.1万亿可不是小数目,怎么没有引起媒体足够的重视?但是事情早晚会曝光,凡是涉及到暗箱操作的议员都会受到审判,奥巴马也跑不掉,在美国分权的体制下,民主党今后一定会因此负担上极大的政治风险,他们会在下次选举中失利,参与此次暗箱操作的部分共和党议员也会受到牵连。
但是整个美国国会和总统已经被一个中国人操纵了,这是美国大众做梦也不会...
欧洲未来会成为一个主权统一的国家
欧洲未来会成为一个主权统一的国家
上一篇文章中探讨了世界储蓄平衡的问题,虽然没有给出具体方案,但是实际上已经在文章中有所提示。令人搞笑的是美国人削尖了脑袋想出来的方案是竟然是印钞,印钞会加剧市场整体风险,给未来带来大量的不确定性,因此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它。
市场上充斥着一些“四不像”方案,那都是美国人“高科技”的结果。最起眼的是医疗改革方案,但是作为“四不像”方案肯定离原版的方案有较大的误差。这个“四不像”方案如果再通过了那我真的要称奇了,好莱坞以后甚至可以拍电影幽默一把了。
世界储蓄再...
世界经济再平衡策略之一:储蓄和负债的再平衡
世界经济再平衡策略之一:储蓄和负债的再平衡
本来这篇文章要在
前段时间惊闻美国的医疗法案在国会获得通过,要知道美国近百年从罗斯福总统以来有关类似的法案都因为受到国会的强大阻拦而从来没有成功过。在目前经济危机下按理来说通过的难度比平常要大得多,但是国会这次竟然就如同小孩过家家一样轻松通过该法案,通过之余议员们互相拥抱庆祝就显得理所当然了。
我自己也百思...
21世纪中国睡狮当惊醒
21世纪中国睡狮当惊醒
1、 近代中国所经历的深重灾难有其历史必然性
中华民族从清末开始就历经深重的灾难,从世界列强的野蛮入侵,鸦片战争,到处的割地赔款,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到国共内战,这种状况持续了100多年,几千年的强大帝国沦落至此,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如果以一国的军事武力来近似衡量其科技水平,那么可以大大简化我们的研究。如果以1840年清末的军队来对阵几千年前的汉武帝刘彻的军队,或是对阵千年前的唐太宗李世民的军队,结果如何呢?我的观点是千年后的清军将很可能再次被打败,研究结论就是这几千年来中国科技水平的增长几乎为0。中华文明的发展一直处在停滞状态,它似乎在等待西方...
真正应对经济危机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真正应对经济危机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尽管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经济泡沫及其引发的次贷危机,但是其本质上是根源于旧有的国际货币体系和失衡的国际经济模式。在旧有的国际经济模式下,美国为维持其霸权支出和国内过度消费开支,释放出大量美元以支付其巨额的贸易逆差。同时其他国家又通过购买美国国债的形式使得美元又重新流入美国,大量的储蓄的回流又逼迫美联储降低利率,促进美国过度消费,依次循环下去。因此,经济泡沫就难以避免了,再加上新古典是主流经济学,次贷危机的爆发就有了它的必然性。从这方面来说,不应过于指责格林斯潘,当时换了谁都一样。
新古典经济学最大的危害就在于它那不切实际的经济...
市场与监管
市场与监管
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市场经济最初的阐释者之一。他在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以下简称TMS)剖析了人类的心理特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Wealth of Nation,以下简称WN)则阐述了市场的运行机制。
亚当·斯密在阐述市场机制时认为,每个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象“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根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他们促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们真正想要实现的还要好...
世界应坦然面对经济复苏带来的通胀
世界应坦然面对经济复苏带来的通胀
通货膨胀不可怕,即便是发生恶性通货膨胀。因为治理通货膨胀比阻止经济崩盘要容易。令人恐惧的是美元危机的大规模爆发。美元危机的大爆发有令世界经济崩盘的力量,而且这个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爆炸。
美元危机与经济复苏时的通胀不是同一回事,不要混为一谈。经济要复苏,通胀不可避免,这里存在一个逻辑:经济复苏要以一定的通胀为前提。既要经济完全复苏,又不能有通胀,这个逻辑一般不成立(目前再好的退出政策也难以做到)。这是因为这次经济危机非同小可,不存在一个均衡点,即刚好可以退出,使得经济既能够圆满复苏,又不会引起通胀,如果经济衰退相对不够严重,那么不但可以存在这个点,而且...
国民净收入概念的提出与运用---以中国经济为例
国民净收入概念的提出与运用
国民净收入,国民净收入=国民收入—中间品增量价值=国民收入—(新增投资—折旧)=国民收入—新增净投资,若不考虑税收,国民净收入=国内生产净值—新增净投资=最终消费品价值。因为只有最终消费品才能消费,新增净投资是不能消费的,国民净收入反映的是国民可消费的最终消费品数量。
若不考虑税收,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国民净收入+新增净投资,定义新增净投资/国民收入为新增净投资国民收入比例,它衡量的是一国新增投资(基建、房地产、机器)占国民收入或国内生产净值的比重,由于只有国民净收入才可用于分配和消费,因此新...
衡量一国经济总量用国内生产净值指标要比国内生产总值指标优越
衡量一国经济总量用国内生产净值指标要比国内生产总值指标优越
西方宏观经济学定义国内生产总值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用公式表示就是:GDP=C+I+G+NX(支出法); GDP=工资+利润+租金+税收+折旧(收入法)。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C+I+G+NX—折旧=工资+利润+租金+税收
按照资本劳动还原理论,若用生产法计算的话,国内生产净值=一定时期内投入的劳动因子总数=最终产品劳动因子数+中间品增量劳动因子数+进出口净值(价值、货币和资本新论第202页第一行中要更正一下,即把GDP更换成国内生产净值)。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