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吴本龙

lll

绝对地租与双底地租


  一、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的概念来源于传统的级差地租Ⅰ理论。根据该理论可知,如果农田被分为优、中、劣三个等级,那么,在面积相等的条件下,优等农田的租金一定是最高的;中等农田的租金次之;劣等农田的租金一定是最低的。其中,所有农田的租金与劣等农田的租金之差都称为级差地租Ⅰ。优等农田的级差地租Ⅰ是最多的,中等农田的级差地租Ⅰ次之,劣等农田的级差地租Ⅰ是零。不过,劣等农田不是没有租金,而是有最低的租金。如果连最低的租金都没有,那么,劣等土地宁肯荒芜,也不会允许别人白白使用。传统的级差地租Ⅰ理论把劣等农田的租金称为绝对地租。显然,劣等土地不是...

Read more

自然价格


  一、词条概述:

  自然价格是经济学说史中出现的名词,至今也没有统一的定义。经济学先驱英国人威廉·配第(1623-1687年)最先使用了自然价格的名称。后来,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1723-1790年)也使用了自然价格的名称。不过,他们两人所说的自然价格不是一个意思。由于这两人在经济理论学界的地位都很特殊,后人没法取舍,只能逐一解释。

  二、配第的自然价格

  1662年,威廉·配第在《赋税论》中说:“假如一个人在能够生产一蒲式耳谷物的时间内,将一盎司从秘鲁的银矿采出来的白银运到伦敦来,那么,后者便是前者的自然价格&rdq...

Read more

级差地租Ⅲ


  词条简介

  级差地租Ⅲ起源于面积相等而用途不同的各种土地因为容纳劳动力人数不同或容纳资本的能力不同而产生的租金差别。例如,在产业资本诞生以前,煤矿容纳的矿工人数往往大于同等面积的农田所容纳的农民人数。由于每个人创造的净产值大体相当,提供的地租也大体相当,因此,煤矿的租金应该大于农田的租金,从而产生地租差别。

  正文:

  在级差地租Ⅲ的概念产生以前,政治经济学已经产生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的概念了。级差地租Ⅰ只能阐述用途相同的土地之间(如农田与农田之间)的租金差别,不能阐述用途不同的土地之间(如农田与煤矿之间)的租金差别。级差地租Ⅱ阐述了同一块农田的租金在土地改良前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