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孙明宇

普通中国国民

餐后水果的诱惑


  餐后水果的诱惑

  餐桌上开始上水果时,意味着菜已经上完了,吃水果时或吃水果后就该着买单了。餐桌上谁买单通常是事先知道的,所以你尽情享受水果好了,之后再喝杯茶也无妨。但在股市中,一段上涨行情结束前通常会上个大菜,还会赠送些诱人的水果,但谁最终买单是不确定的。人们都想吃餐后水果,但没有人愿意最终买单。吃到水果的人不一定是最终买单者,但最终买单者一定在等待吃水果的人中。大多数人都贪吃最后一道菜,所以总是有多数人会买单。我再也没有本金买单了,所以提醒自己放弃吃水果的渴望,有吃的就算了,一点一点地撤退,也许得不到什么便宜,但也不算吃亏。

  我又想到了钓鱼。被钓到的鱼一定是条贪吃...

Read more

输赢源于理性


  为了赢我们经常输。如果输不起,就是真输了、彻底输了。只有经受过输的考验,用无数输的教训,换取能赢的技能,用赢的技能再战一场,就能赢,彻底的赢、最后的赢。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前者是基础,是第一原则。在股票市场竞争也是如此,保证本金安全不但必要,而且必须。当忘记这条原则时,就会不断加仓,投资规模增大,投资风险增大,一次失败就可能将自己彻底击垮,这就是我们常犯的错误。

  聪明的投资者从不怕输,但不会允许输掉老本。伤而不亡则生。

  聪敏的投资者不会白输,从失败中,增长智慧。

  聪敏的投资者不会认输,耐心等待,伺机再战。

  任何投资者不可能控制市场,...

Read more

中国中铁:视跌价为加仓机会


  在跌宕起伏的股市之中,遭受失败是痛苦的,且难以避免,只能忍受,这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我们的心情因此被搅乱,失去理智和方向。被水淹没但能保持清醒还有生还机会,被水淹没又昏迷不醒几乎就没有生的可能。

  股市在最近一周内连续几日大幅跌落,可能还会继续调整,如果此时对自己的投资理念发生怀疑和动摇,甚至放弃自己认定正确的投资理念和方法,那么可以预见:你永远也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理念与方法。这个时候更需要冷静思考,更需要坚持信念。积极思考如何应对这种调整,比体验调整的伤害更有意义。

  调整之后实际上是创造新的投资机会,能够利用好这个机会,就可能对冲调整带来的损失,为后期赢...

Read more

操盘纪实:加仓中国中铁


  24日,中国中铁(601390)伴随大盘100多点的跌势,跌倒5.5元(日跌幅-5.66%),跌得比较狠。收盘前将可用资金全部加仓中国中铁。中长期看,目前这个价格我还可以接受,既是再跌一些也还能忍受。假若两会前有获利机会,就抛出一部分。不求做最好,单求不最坏。让市场判决吧。

  有色金属板块最近异常火爆,我看有些过头,即使是好股,过了头就未必有好结果,适当地见好就收比较妥当,更不能盲目追高。

  (在价值网写篇日记非得200字以上,我不理解该限制有何积极意义,这一行纯属凑字)。

Read more

忙春播,待秋收


  经济复苏是迟早的事,现在还没有复苏,甚至还会滑落。中国经济体总体上还是处于增强发育、成长壮大阶段,总趋势向好。股权投资较好的时机实际上不是在实体经济鼎盛阶段,而是在低迷阶段,这个时期对投资的需求最迫切,多数人又不敢投资,为了用投资推动经济,各种鼓励投资的优厚条件陆续推出,投资环境和成本具有相对优势。按照经济发展周期,低迷过后开始复苏,然后繁荣,这个过程中股权价值随之增加。实际上,当经济明显呈现繁荣时,对投资而言反而不是最佳时期,因为繁荣之后就面临调整,股权的调整会先于实体经济。

当下,实体经济由衰退转向增长也许需要2、3年时间,但假若等到实体经济显性上升时在开始股权投资,可能为时已...

Read more

与心谈心:心在乐在


夜深未寐,对心谈心。  

今日股指上扬,但我心依然没有感觉轻松,看着不少股价涨停,我暗暗责备自己事前怎么没有买他们,过去我看到股价大幅跌落的时候,也经常后悔自己怎么没有事前卖掉他们,不论股市涨跌,我都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做,我的心就是这样被自责、悔恨和不知所措的茫然所折磨,这难道是我必然应当承受的么。白岩松说他的心:痛并快乐着。我感觉自己的心似乎并不痛但仍缺乏快乐的感觉。自去年11月至今,股市走出一段不错的上涨行情,我基本上全程参与了这段行情,也获得了在我看来还是不错的收益,按道理我的心不应该不快乐。

  我的心呀,你到底想要什么呢?看来不只是投资的收益(这肯定是我心想要的,但未必...

Read more

一定要限定目标行为,集中力量专攻一计


  纵观古今,无论战场竞争、还是市场竞争,成功者一个共同特点是:有意识地限定自己的目标和行为。通过这种限定,缩小了关注范围、集中了既有力量、形成了局部优势、取得了辉煌战绩。这种思想和战法,之所以成功,有其理论基础。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中处处贯彻了有限交易的思想。巴菲特坚持不做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和个股,把自己的投资对象限定在少数他认为有价值的股票上,他提出了投资能力圈的概念,只做自己能力圈内的投资。巴菲特在有意识地限定、甚至缩小自己的交易范围。正是由于这种自觉的限定,使巴菲特有精力对自己选择的投资对象、对自己采用的投资方法能够深度认知,达到精益求精的境界。

  孔子倡导&ldq...

Read more

西蒙斯和巴菲特为什么都能赢


  西蒙斯的成功和巴菲特的成功都不能证明市场中存在一种绝对赢利的交易方法,更不能证明定量投资好于价值投资,或价值投资好于定量投资,西蒙斯只有一个、巴菲特也只有一个,如果市场中有太多的西蒙斯或巴菲特,则定量投资或价值投资就不可能有效,这是市场平衡机制决定的。市场总是用多数人的失败平衡少数人的成功。理论上,人人有机会成为少数的成功者,但实际上能成为成功者的永远是少数人。这是市场结构化的基本功能。当有人获得利益时,一定有人承担相应风险。要么自己承担,要么他人承担;要么现在承担,要么将来承担。风险与利益总体上、长期看要保持平衡。总体、长期的平衡,是建立在局部、短期失衡上的。局部、短期的失衡,对投...

Read more

茶道阐释【转载】


  【摘者按】网上偶得此文,读罢甚感有益,转载于此,只为便于日后再读。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之国粹。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茶业,最初兴于巴蜀,其后向东部和南部逐次传播开来,以致遍及全国。 到了唐代,又传至日本和朝鲜,16世纪后被西方引进。 “三皇·炎帝神农氏,周·鲁周公旦,齐相晏婴, 汉·仙人丹丘子。黄山君。司马文园令相如……晋·惠帝……>”(《茶经·七之事》),唐·白居易,陆羽,宋&m...

Read more

坚持储蓄是积累财富的基本方法


  财富虽是身外之物,但又是不可或缺之物。拥有较多的财富则拥有较多的自由(大多数情况如是)。财富源于储蓄积累和投资增值。投资增值能否实现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也大,储蓄积累则相对稳定可靠。你可以不投资,但不能不储蓄。所以,坚持长期储蓄仍然是积累财富的不二法门。

  现在银行的储蓄利率已经很低,也许利率还会下调,但这不能作为放弃储蓄的理由,顶多减少储蓄的数量、增加投资的比重。

在任何情况下,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储蓄,用于应对生活之急需。任何情况下都应避免将全部资产用于投资,否则就不是投资而是赌博了。赌博有可能血本无归、倾家荡产,既是一次赌赢了也不会罢手,直到破产为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