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反对的理由当然是“劳民伤财”。这其实是个老理由。内地(主要是央视)头一轮电视改编名著的热浪时就有人提过。但基本没人把这观点正经当回事,所以最终还是拍了。对效果还凑合的几部,也就没人再提这茬。效果不好的,自然便惨遭加倍问责。不过, 现在要是有人再用这个理由,显然比当初更充分了:既然头一次改编已被证明失败,那以后的改编成算有多大,谁也说不好,所以何必拿巨额投资冒险?不过接着反问也就过来了—&md...!--newszw_hzh_end-->!--newszw_hzh_end-->!--newszw_hzh_begin-->!--newszw_hzh_begin-->
作者文章归档:于辰

你究竟应该拿多少工资
你究竟应该拿多少工资
工资作为现代城市居民的最主要经济来源已经有许多年了。自解放后城市居民大都靠政府以及工厂下发的工资生活。在计划经济时代,工资收入的差距很小,当时收入较高的政府部门的干部,月收入大约在100元左右,而收入较少的工人也在60元左右,相差不超过40元。当时国家收入最高的周恩来总理月工资也只有400元,比起现在歌星、球星的收入,简直不值一提。
工资收入开始拉开差距是在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逐渐取代了计划经济,人们的收入差距变得越来越悬殊。
首先,职业差别导致的工资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强。高收入职业如外企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律师、医生以及高层管理者收入大大超过基本劳动及...
假如历史有了经济学家
假如历史有了经济学家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思考
公元1067年,北宋第六任皇帝赵顼登极了。摆在这位十八岁少年天子面前的江山,几乎是一副烂摊子。
北宋建立起了一只在数量上超过以前历代王朝的军队,但在质量上却是最垃圾的军队,在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宋军几乎全部败绩,这导致少数民族政权倚仗军力,屡屡要挟宋朝缴纳“岁币”,以金钱换和平。方外未缓,方内复急,此时的宋朝距建立已逾百年,土地大量兼并,官员大量贪腐,流民大量涌现,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然而宋朝毕竟没坏到头,君臣还不至于离心离德,一些以天下为己任的“国士”还愿意为帝国的重振再放手一搏...
世界最早的社会主义者
诗画江南
在大多数人眼中,江南水乡总是伴随着诗情画意的,雨浥红蕖,冉冉飘香为农耕忙收的辛劳点缀了绚丽的色彩;乌船帆影,古度夜泊为羁旅辗转的忙碌搭配了生动的图景。其实一切都源于水,水至柔也,善养万物,是水为江南的风情定下了最初的基调。水乡泽国,所以只有有了水才能有湖光山色,才能有片片孤帆,悠悠渔歌。江南的历史是由水书写的,在氤氲变化中诞生,在水雾缭绕中发展,在小桥流水中慢慢学会了生活。
生活是一幅水墨淋漓的风情画,既有构勒又有点染,在五彩斑斓中将生活变为一种艺术,是江南的况味。由我看来,若说生活,则首推杭州。北京城帝王气太重,生活得太过拘谨;南京城辛酸史太多,...
赶路
北京● 武汉 ●印象
不觉来武汉已经有半年了,渐渐感觉到体会一个城市远比想象之中的难得多。我在北京城生活了十八年,但今天却归结不出一句能概括北京的句子。北京的味道太多太浓,让你不知从哪说起。北京的味道浓在秋天,我最爱北京的秋天。香山的红叶不消说,西山的虫唱,卢沟的月夜,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只属于北京,是北京的标志。
但过了秋天北京就有些惹人抱怨了,春天风沙大,夏天暴雨多,冬天又太干燥。一年中合适人们外出赏玩的时间着实不多,但北京的历史太厚重了,落在遗迹上的太多了,勾着你不得不硬着头皮去。五一,十一顶着大太阳逛故宫的大有人在,走到脚下发软,晒到头皮发麻却发现连三分之一都没看到。大冬天冒着刺骨寒风去观&...
生活中的吃自助餐现象
相信大家都听说或经历过这种想象:去餐馆吃自助餐,一直吃到发撑为止,生怕吃少了自己吃亏,结果搞得自己很难受。看似自己好像是占了便宜,但是并没因此得到任何好处,反而不仅浪费了食物也损害了身体,所以这种行为完全没有必要,是比较不明智的做法。
如果仔细想一想,生活之中有许多类似于吃自助餐的现象。比如说像是在公用卫生间和公共水池的水笼头总是哗哗流水,大家用水不节约,大量水资源被白白浪费了。还有就是请客吃饭,大排盛宴,大摆美酒,不喝多了就不够朋友,本来很贵的酒喝到后来就像灌药一样。在政府部门,特别是地方上,政府大楼盖得特别气派,增加了人民的负担还容易产生腐败问...
黑泽明的梦
黑泽明的《梦》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艺术电影,这位大师在用声与色来向我们传达他80年来所感悟出的哲理。《梦》也是一部很大胆的电影(所谓大胆决不是指暴露场面),其用看似毫不相关联的八个梦境组成一部电影,没有复杂的剧情与人物关系,一切都是梦,都是虚空的,但又似乎很真实。亦真亦幻,光怪陆离,方显出了他的大胆。黑泽明的梦不同于人类大众的梦(发财梦,春梦,升官梦等等),人们总在梦想着对物质的无限欲求的实现,对权力无尽扩张的满足!人们在用双手去实现着这些梦,但不知不觉中,双手沾满了卑鄙,沾满了血腥,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肮脏时,求无奈的发现,地球上的河流已经都被污染了,我们早已找不到清水去洗净污秽了。
但...
历史上谁可以称为圣人
近来经常在思考圣人这个概念,究竟要有多么伟大的成就才可称为圣人呢?没有人能给出一个量化的标准,我想思想比起实干来有时显得微不足道,可只要我们稍微拥有一些历史素养就会发现,思想家在历史上拥有的伟人远远超过实干家。
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其不朽名著《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的最后几行写道:
经济学家和哲学家的思想,无论正确与否,都会比常人所了解得更有份量。的确,统治世界的人可以说非他们莫属。实干家自以为他们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