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殷谦

笔名北野。现为TV-72电视杂志常务副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1977年5月25日生于新疆伊犁。1998年被《伊犁日报》(伊犁州党委机关报)聘任为记者,2000年7月任《西安晚报》责任编辑、记者;2001年9月任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产业经济特刊部副主编、《中华合作时报》记者。   自1986年在《中国少年报》发表了第一篇文章起,先后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中发表文章2800余篇(首),作品多次获奖。 2002年4月19日被“世界华人作家协会”选举为理事。   16岁时出版成名作长篇小说《花开花落》,代表作有短篇小说《桃子熟了》、《海车儿》;中篇小说《难得一见》;长篇小说《花开花落》、《因为隆冬》、《左手婚姻》;诗歌集《似水流年》等。

殷谦:“2012”之末日船票(《末日·2012》序)


    写这本书的时候我曾想过一个问题,那就是讨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布丰的“退化论”都是没有意义的事,就如当我在思考人是猴子变的,还是猴子是人变的问题的时候,我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无论他们研究过多少物种,并且提出了相当有力的证据,但在关于人的问题上,他们的一切结论都是想象中的产物。反而,当人们普遍地在关注和讨论关于“2012世界末日”预言的话题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这是关于人的问题,也只有人在面临死亡的时候才会想到上帝。但是,此时我想到了人,因为如果地球真的毁灭在2012年12月22日,那么这个毁灭,也是人类咎由自取的结果。
  当灾难频繁到不正常的时候,我...

Read more

殷谦杂记之三:在小镇的幸福生活


    迁居小镇之后我的生活发生了一些沮丧的变化,首先是天气一天比一天凝冷,而我居住的房子太单薄,无法抵御严寒的侵袭,为此我每天要花很长时间努力把房子捣腾热。其次是我的稿费仿佛短时间还不能下来,而我又不想提前消费卡里所剩不多的钱。前天出版社签了《2012·心灵方舟》这部书稿,而我只有十五天的时间用于修改,交稿的日子已经迫近,我必须放下所有事物来完成这件事。可是我加入的一项装修工作还没有完全竣工,这时候我又不能半道走人。
    我仔细想了想,这几年我出版了近五十部著作,而我的稿费除了交纳个税,就是为儿子做手术。我记得在儿子将要...

Read more

殷谦:写在2010年最后一天


  12月26日:这几天我应邀去北京参加一个很重要的会议,为了减轻内心的那些惶灼感和孤独感,我邀请妻子与我同行,直到我们乘坐的客车上了高速公路以后,我才意识到我对妻子的依赖已经很久了,以至于到了无法抛却的程度。下车后妻子就像我们初恋时那样挽着我的手,一句话也没有说。而我在心里盘算着这几天需要花钱的地方,也许只有这样感觉才会好一点,仿佛钱没有被我随随便便挥霍掉,就在出站的时候,我甚至都在想要不要把预算都写在香烟盒的衬纸上。上了台阶就看到来接我的许挺先生,他握住我的手有好长时间,其实我知道他想说什么,可他没说出口,这也在我的意料之中。我们在川渝饭店吃饭,妻子莹静地在一边耐心地听我们谈话。下午...

Read more

殷谦杂记之二:坠落在2010的那些日子


    在雁北这个弹丸大的小城市我坚持到了冬至。而在这之前,我应该是在首都的一座摩天大楼里做我想要做的事。而现在正是与往常一样的一个普通的早上,伫立在冷冽的楼房的第六层,我有点儿神迷意夺了,窗外飘着如烟絮一般的雪花,被寒风肆卷着、交织着漫向田垄,很快就为眼前这片萧索之地盖好了皑皑的被子。阳台的檐梠上垂下如帘的冰锥,晶莹剔透,就像深藏在我某个记忆中的那一滴心痛的美丽。
    三岁的儿子满眼期冀地在我身后耐心等待,他希望在雪停之后带他出去套麻雀。这是我很小的时候经常玩的游戏,而此时我却毫无兴致。我想儿子这此时应该在幼儿园温暖的大...

Read more

殷谦杂记之一:妻子·稿子·袜子


    令我伤感的2010年就要过去了,而这一年我一直创作着关于2012的一部稿子,到今天已经基本完稿了。感谢上帝,让我平安地度过了一个个焦灼紧张的日子,我想我可以奢侈地睡眠一次了。爱人永远都是我的第一读者,2010年我们的之间的交流基本都围绕着我所写的《2012·心灵方舟》这本书。
    真是一朝邂逅成相知。而在我遇到爱人之前,我溢望我的生活具有一些重要性,于是我安分地用青春换明天,并有意识地努力将自己转变成不同于我身后的那些整天只知道喝茶泡妞的无聊的家伙们。那时候我就从事着重要的工作,就是认真地编辑新闻摘要及一些关乎民生...

Read more

殷谦:从时代的废墟下抢救价值和信仰


    最近一段时间我不停吸烟,而当一直劝我戒烟的人对我投以失望的表情时,我竟然不以为然,并且尴尬及抱歉地笑笑,我的借口是,其实我很希望在烟雾缭绕中把一些自认为非常重要的事情想得很清楚。而实际上我并没有在较短的时间里想清楚这些事,但我似乎感觉到接近真理了,我努力从一口枯井中爬上来,探出头,看到了极光般的亮点,它就在离我不远的地方。
    时代出版传媒的黄山书社出版了我的作品集《人经》三部曲,这是三本书大概是散文、随笔之类的合集,主题是心灵和情感,它汇集了我这几年的一些零碎的或完整的思想,基本整合了我对“人之为人”的理解和观点...

Read more

殷谦:堕落的时代与沦丧的文化及其它


    我之前在两篇杂文《为什么国人普遍都缺乏意义感?》和《缺乏意义感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中分别谈到“意义”、“趣味”等当今中国普遍存在的重大问题,其中指出了当下走红的兽兽、闫凤娇、马诺、凤姐等“另类”所折射的中国文化病相。滑稽的是,中国当今的文化环境多变,犹如“变脸术”,在你还没有看清它第一张面孔的时候,它已经变成第二张不同的面孔了……突然看到红得发紫的“小月月”倚门卖笑。
    “中国脸”大概不易能够让人看得清楚,常以文化大国而自居的中国,文化已经沦落为只会扯淡的境地,“扯淡”文化不但是一个令人无法回避的严重问...

Read more

我这五年


    我这五年都做了些什么,我想有必要做一个简单的总结。零六年之前的生活很杂乱,我长期停留在一种无法摆脱的迷惘中,那是一段灵魂濒临死亡的日子,我极其希望颓废的精神获得重生。零六年之前我出版了几本书,但毫无建树,也就是零六年我才恍然意识到之前所写得的一切文学的文字已经不适应这个世界了,而且我觉得自己非常落伍,我的很多思想观念还停留在父辈们的那个时代。为此有很多朋友不止一次地劝我,不知是人改变了时代还是时代改变了人,总之现在是一个娱乐消费至上的时代,中国人“读书”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所以他们让我跟随市场,写一些热点话题比较稳妥。我驳回了这个说法,我作文自然知道文...

Read more

殷谦:没有哪个国家的文化媒介如此沦堕


    在我们时代欲望主宰着一切。商业化的浪潮冲击着原本就很脆弱的精神秩序和价值体系,再加上政治腐败的推波助澜,一种有害的精神气候就这么形成了:缺乏价值中心感、成就感和意义感,以及颓废、堕落成为不少国人日常的精神状态。
    时代的进步是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需要多元化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支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主流文化砥柱就能随意被连根拔起弃之一旁。在当今这个商业化、娱乐化主宰的时代,物欲似乎已成为人类的全部,人活着似乎只是为了钱,钱是承载人类欲望之船的海洋,很多人已成为优秀的船长,还有很多人成为出色的舵手,剩余人则成为努力...

Read more

殷谦:可怕的专家


    刚才看央视新闻频道直播“南京揭秘千年阿育王塔,最大悬念“佛顶骨舍利”露真容”,主持人崔志刚和两位中国社科院考古和宗教专家在谈佛舍利的话题。当第二个称安放有佛顶骨舍利的金棺银椁打开后,可以看到里面有三个琉璃瓶,周围还有一些包裹琉璃瓶的,应该是丝绸之类的东西,因为历经数百年,这些细软看上去已经腐蚀,像一块不规则的灰色海绵,上面有孔状的东西,斑斑点点。
    就在这时候,其中一个专家也许没有发现第二个金棺银椁中的琉璃瓶,错把这些包裹琉璃瓶的细软当成佛的头盖骨,竟然对观众介绍说:“可以清楚的看到佛顶骨上的毛孔……”我一听就傻...

Read more